UFS/eMMC/LPDDR等到底是什麼?帶你一文看懂

對於智能手機而言,任何一個部件都有可能影響到手機的總體性能和體驗,處理器、內存、閃存、屏幕等等。不過對於如下剛入門的新手用戶而言,當和其餘網友們熱烈討論UFS2.0、eMMC 5.一、LPDDR4這些名詞時,或許會一頭霧水:這些到底是什麼?框架

想要了解UFS2.0、eMMC 5.一、LPDDR4這些詞的意義和區別,首先須要瞭解的是手機內存和閃存這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dom

內存性能

手機內存(RAM,隨機存取存儲器)又稱做「隨機存儲器」,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也叫主存(內存)。它能夠隨時讀寫,並且速度很快,一般做爲操做系統或其餘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媒介。這種存儲器在斷電時將丟失其存儲內容,故主要用於存儲短期使用的程序。說人話,就是咱們常說的手機運行內存。操作系統

在PC平臺,內存經歷了SIMM內存、EDO DRAM內存、SDRAM內存、Rambus DRAM內存、DDR內存的發展,到現在普及到DDR4內存,而手機上採用的LPDDR RAM是「低功耗雙倍數據速率內存」的縮寫,與桌面平臺的DDR4內存相比,面向移動平臺的LPDDR4,其可以在帶來等效的性能(速度)的同時,兼顧更少的能源消耗。接口

閃存隊列

閃存(Flash Memory)是一種長壽命的非易失性(在斷電狀況下仍能保持所存儲的數據信息)的存儲器,即便斷電也不會丟失數據,數據刪除不是以單個的字節爲單位而是以固定的區塊爲單位(NOR Flash爲字節存儲。),區塊大小通常爲256KB到20MB。通俗地說,它就至關於電腦中的硬盤,運行內存在斷電後不會保留存儲的數據,而要長期保持數據不丟失仍是須要將數據從內存寫入到硬盤當中。對於電腦這樣的桌面設備,咱們能夠塞進去一塊硬盤,而對於手機這樣的移動設備,顯然就不現實了。內存

因而,1984年,東芝公司的發明人舛岡富士雄首先提出了快速閃存存儲器(此處簡稱閃存)的概念。特色是非易失性,其記錄速度也很是快,同時體積小,所以後來被普遍運用於數碼相機,掌上電腦,MP三、手機等小型數碼產品中。Intel是世界上第一個生產閃存並將其投放市場的公司,當時爲NOR閃存,後來日立公司於1989年研製了NAND閃存,逐漸替代了NOR閃存。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普遍用於PC上的SSD和手機的ROM,本質上是一家人,都是NAND閃存。ci

UFS和eMMCget

經過上面的簡單介紹,你們已經可以理解內存和閃存的區別。那麼咱們不妨先來看看閃存規格eMMC和UFS。其中,eMMC的全稱爲「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即嵌入式的多媒體存儲卡。是由MMC協會所訂立的、主要是針對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產品的內嵌式存儲器標準規格。簡單說,就是在原有內置存儲器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控制芯片,再以統一的方式封裝,並預留一個標準接口,以便手機客戶拿來直接使用。2015年前全部主流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這種存儲介質。同步

2011年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Joint Electron Device En gineering Council,簡稱JEDEC)發佈了第一代通用閃存存儲(Universal Flash Storage,簡稱UFS)標準,即UFS 2.0的前身。不過第一代的UFS並不受歡迎,也沒有對eMMC標準產生明顯的影響。

到了2013年,JEDEC在當年9月發佈了UFS 2.0的新一代閃存存儲標準,UFS 2.0閃存讀寫速度理論上能夠達到1400MB/s,不只比eMMC有更巨大的優點,並且它甚至可以讓電腦上使用的SSD也相形見絀。因而後來逐漸在高端設備市場上取代eMMC,成爲移動設備的主流標配。而實際上,UFS 2.0共有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是HS-G2,也就是目前的UFS 2.0。然而,另個一個版本則爲HS-G3,能夠稱爲UFS 2.1,其數據讀取速度將飆至1.5G/s,也就是UFS 2.0的兩倍。

那麼UFS和eMMC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在於,UFS 2.0的閃存規格則採用了新的標準,它使用的是串行接口,很像PATA、SATA的轉換。而且它支持全雙工運行,可同時讀寫操做,還支持指令隊列。相比之下,eMMC是半雙工,讀寫必須分開執行,指令也是打包的,在速度上就已是略遜一籌了。並且UFS芯片不只傳輸速度快,功耗也要比eMMC 5.0低一半,能夠說是當下以及往後旗艦手機閃存的理想搭配。

DDR和LPDDR

DDR=Dual Data Rate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嚴格的說DDR應該叫DDR SDRAM,人們習慣稱爲DDR,其中,SDRAM是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即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而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縮寫,是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的意思。SDRAM在一個時鐘週期內只傳輸一次數據,它是在時鐘的上升期進行數據傳輸;而DDR內存則是一個時鐘週期內傳輸兩次次數據,它可以在時鐘的上升期和降低期各傳輸一次數據,所以稱爲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DDR內存能夠在與SDRAM相同的總線頻率下達到更高的數據傳輸率。

▲DDR結構框架圖

而LPDDR是什麼呢?它的全稱是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SDRAM,是DDR的一種,又稱爲mDDR(Mobile DDR SDRAM),是美國JEDEC固態技術協會(JEDEC Solid State Technology Association)面向低功耗內存而制定的通訊標準,以低功耗和小體積著稱,專門用於移動式電子產品。

DDR內存經歷了從DDR到DDR二、DDR3以及DDR4時代,而DDR5的時代目前尚未到來。從DDR、DDR2發展到DDR3,頻率更高、電壓更低的同時延遲也在不斷變大,慢慢改變着內存子系統,而DDR4最重要的使命是提升頻率和帶寬,每一個針腳均可以提供2Gbps(256MB/s)的帶寬,擁有高達4266MHz的頻率,內存容量最大可達到128GB,運行電壓正常可下降到1.2V、1.1V。

▲點擊查看大圖

LPDDR的運行電壓(工做電壓)相比DDR的標準電壓要低,從第一代LPDDR到現在的LPDDR4,每一代LPDDR都使內部讀取大小和外部傳輸速度加倍。其中LPDDR4可提供32Gbps的帶寬,輸入/輸出接口數據傳輸速度最高可達3200Mbps,電壓降到了1.1V。至於最新的LPDDR4X,與LPDDR4相同,只是經過將I / O電壓下降到0.6 V而不是1.1 V來節省額外的功耗,也就是更省電。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