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劉強東怎樣崛起?

前天和劉強東聊天,從宿遷到北京,他花了20年,從北京到紐約又花了20年。劉強東的逆襲,有兩層含義:服務器

一是劉強東是典型的屌絲,從最底層依靠我的的奮鬥進入精英階層;網絡

二是他是站櫃檯起家。架構

2003年的一次偶然事件,他從傳統零售轉型互聯網電商,並開始了對傳統零售業的革命。這篇文章內容徹底來自於我對京東的採訪,是2015年即將出版的《京東和劉強東》一書(暫名)的部份內容。佈局

蘇北少年宿遷位於南北分界線,京杭大運河貫穿全城,岸上一邊是北方的白楊樹,一邊是南方的水稻田。這裏屬於蘇北,歷史上是江蘇的貧窮地帶。依託京杭大運河,當地許多人以跑船爲生。2014年12月3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宿遷劉強東父母家,劉母汪紹俠正等在家中,準備好了早餐素面條和炒雞蛋。 1979年左右,在汪紹俠的主張下,家裏借了2500元買了一條10噸的船搞貨運,劉強東和他妹妹則交由外婆撫養。當地有一句話:世界三大苦,駛船、打鐵、賣豆腐,雖然駛船可以比種地賺更多的錢,可擔憂受怕,怕風浪大、怕船相撞、怕碰上水底的石頭。汪紹俠曾經見過有的船行駛着,忽然碰到水下的石頭,船破了一個洞,幾分鐘後就沉沒了。汪紹俠告訴我,她每一年都會見到或據說認識的船家或船家的孩子掉進水裏淹死的、兩船相撞被夾死的、被浪打翻的兩口子沉入水底等等,比如刀口上討生活。 1998年春天,汪紹俠和丈夫年事已高,劉強東打來電話:「媽,駛船太辛苦,風險又大,大家不要駛船了,我來養家。」是年6月18日,劉強東在中關村電腦城買了一臺二手電腦,一輛二手三輪車,京東從這裏起步。學習

創業要落地創業的錢來自他在打工時攢下的一兩萬元,在印完宣傳單以後,就只剩下1000元傍身。1996年到1998年,劉強東在一家外企工做,作過倉庫管理、計算機系統維護,也作過經銷商的管理培訓,嚴曉青(京東大學副總裁)當時是他隔了幾層的上級,前者對後者的評價是「不惜力」,作事認真踏實。按照公司規定,公司高管來華出差,酒店牀墊都要換成自家公司的品牌,劉強東負責過這個工做,有的時候是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間,溝通費事,牀墊的擺放、牀單的鋪設都作得一絲不苟,管理經銷商的培訓會議時,社旗、標語掛在哪裏他都會抓。 網站

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的王珊(京東集團組織與人才發展中心職能BP高級經理)是京東2008年第二屆管培生,輪崗培訓的時候紮紮實實去一線作,搬倉庫,有管培生記下來,總共有五六十個日子呆在倉庫。那恰好是年末,遇上爆倉,天天早晨5點坐班車到北京豐臺百利威庫房。天特別冷,庫房沒有空調,王珊穿着雪地靴、好幾層襪子,站在地上也感受涼氣從腳底升起,滲進膝蓋。爲了讓本身暖和一點,他們站在廢棄的紙板和泡沫板上,感受這樣能隔絕地面的涼氣。 當時京東還須要手工打印發票,王珊有次負責庫房的發票打印崗,一天開1000張發票纔算合格,從早晨8點到晚上12點,噼裏啪啦地,敲個不停,眼前全是文字在飄。代理

當天正輪到王笑鬆(京東商城通信及圖書音像採銷部總經理)支援庫房,鼓勵她說:「你能夠的,必定能夠打到1000單。」王珊回答:「我以爲本身連喘氣的力氣都沒有了。」等加班回到北京城裏的住所,已經凌晨一兩點,和衣倒頭就睡。 當時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我不可能放棄。你還不知道將來要遇到什麼,若是連這種都承受不了。最開始跑3000米的地方就放棄了,之後的風景確定看不到了。」2008年她第一次跟劉強東見面,問:有什麼經驗可教?劉強東回答:「落地,你要從天上飄着的狀態落到地面上,之後才能走得更好。」當時,劉強東剛從汶川地震災區救援回來,又黑又瘦。事件

重視用戶體驗近乎苛刻京東商城日用百貨採銷部總經理孫加明記得,從汶川回來的劉強東,滿臉鬍子,車上全是泥,下車就給了他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中國汽車網在論壇上發起響應中國紅十字會需求,組織越野車隊運輸物資的召集,劉強東報名了,京東企業文化中心影像專員孔軼得知此事,申請跟着劉強東去。十幾輛車,從北京出發,途經西安,趕路兩天一晚上,到了受災的平武縣南壩鎮。他們在南壩鎮呆了半個月,天天從鎮上往外拉傷員,或者拉物資送到困死在山溝裏的災民營,或者帶上武警總醫院醫療隊的人四處看病,防止疫情發生。圖片

孔軼以爲本身日常愛戶外運動,已經比通常人吃得苦,但在災區夾生的米飯使人難如下嚥,連個洗腳的地方都沒有,在野地裏搭個賬篷睡覺。劉強東吃得津津有味的,一有空就背靠土堆打盹,一要出任務就來精神,不會把苦累掛在嘴邊,看着特別平靜。他們遇到一次最大的險情是,車隊困在懸崖上,先後無路,石頭從山頂滾下來,只能聽天由命。孔軼至今記得劉強東出發前的那封郵件,最後一句話:「若是中間出了什麼事,我相信個人同事會把公司運做下去。」 在出發以前,劉強東未事先跟嚴曉青(現京東大學培訓專家)溝通,就直接發郵件通告你們:考慮到風險問題,由嚴曉青全權負責公司業務。劉強東邀請嚴曉青加入京東時,京東仍是小公司作法,各類制度不完善,例如沒有規範的出差制度。嚴曉青第一次出差,填寫了詳細的出差申請,發給劉強東,劉強東轉而在公司內推廣。工作流

在這家外企兩年的工做,也讓劉強東學到了許多倉庫管理和經銷商管理的知識,對他往後創業有影響,天天早晨8點半準時召開的早會制度,也照搬到了京東。 在外企的精打細磨,也磨出了劉強東對細節的重視,這種重視延續到了京東的管理中。楊啓焜(京東商城通信採銷部移動業務部高級經理)作商品頁面管理的時候,直接從官網截圖放到京東上,劉強東問,這是誰作的?在楊啓焜眼裏,這是用戶體驗的提高,給用戶全面信息。劉強東說,截圖頁面內容過大,加載緩慢,網速差的時候就變成一個叉,而幾百萬次調用商品頁面,帶寬和服務器壓力巨大。 有次郭曉博(京東商城日用百貨採銷部母嬰採銷部高級經理)以49.9元的價格賣電腦包,按他的估算,採購的量要賣7天,結果實際銷量上升得特別快,可能兩天就要賣完了,他乾脆把價格漲到59.9元,能夠給公司賺更多的利潤,也能賣得快。劉強東在大會上批評他:你這個事情作得不對,短視,你有沒有想過,忽然漲價,傷了多少客戶的心?「他平易近人,有時候很苛刻,他對客戶這一起,幾乎是難以理解的,客戶必定是對的,你要換位思考。」郭曉博說。

當時,高管也常常收到劉強東的郵件,下令改掉一個產品的價格,不用問他爲何,直接改就是,或者半夜接到劉強東的電話,問爲何商品圖片是這樣的?壓力巨大。

到2003年,京東已經在海龍大廈、太平洋大廈、硅谷電腦城等開設6個櫃檯,而且在瀋陽、深圳開設了分公司。劉強東也在北京蘇州街的銀豐大廈買了他第一處產業,一套商住兩用的房子,其中一獨立隔斷的房間白天充當他的辦公室,晚上就打地鋪,能聽到蟑螂爬過的聲音。若是不是由於非典這個偶然事件,可能劉強東會沿襲着開設門店、全國佈局的路徑走,即是另外一個宏圖三胞,也會在現在遇到轉型之困。 轉型互聯網2003年,因爲非典,公司積壓了一大批雅馬哈刻錄機,庫房堆滿了,辦公室也堆着。有同事發現能在中國光驅網上賣東西,劉強東忽然發生了濃重的興趣,他那時候沒有QQ號,也不知道怎麼在論壇上發帖子,老是泡在上面發言,和版主取得聯繫,開始搞團購。 劉強東像是開啓了一個新世界的窗口,沒日沒夜地泡在網上,着魔了同樣,晚上12點發帖子,凌晨兩點又發,四五點也發。他困了就眯一下子,眯一下子醒來又發,特別興奮,他能在網上看到直觀的客戶反饋,是過去不可想象的。

他又找人來幫他作了個網站,開始在線上賣東西。網站上線不久,就有黑客侵入,留言:「京東網管是一個大傻瓜。」當時京東網絡這塊的管理員趕忙去機房折騰了兩個小時,解決了問題,在打車趕回公司的路上,又接到電話,黑客留言說:「京東網管仍是大白癡。」他們連最起碼的系統補丁、防火牆都沒有,幸虧黑客只是調侃一下,沒破壞數據。劉強東找來專業的技術員,和他一塊,在屋子裏關了一個月,弄出一套系統來。劉強東熟悉庫房生產等流程,後臺管理系統的架構邏輯他很清楚。

2004年末的酒會上,劉強東說:作了這麼多年,是我最踏實的一年。原來作傳統渠道生意,作代理,最怕廠商不給代理權,就完蛋了,命脈都掌握在人家手裏。不給貨源,賣什麼給客戶?每到年末就要想,明年的代理權拿得下來嗎?

京東轉向線上的時候,下班已經是晚上八九點,裴建東(京東商城營銷運營管理部產品管理部總監)還要幫管倉庫的同事把紙箱子改小,用於寄光盤。紙箱要麼是從本身家裏帶來的,要麼是在別的地方撿的,或者從撿破爛的那裏收購。劉強東有次開着紅旗轎車(這是他的第一輛車),發現有年輕的兩口子把剛拆掉的家電外包裝扔在路邊,就停車把紙箱撿起來放車上。那女的就給她丈夫說:你看看,你還混得不如撿破爛的,人家都開紅旗了。 那幾年,京東員工記憶最深入的是搬倉。京東第一次搬倉,是從銀豐大廈1203年一百多平米的庫房搬到街對面200多平方米的庫房。只隔了半年,又從新搬到銀豐大廈地下庫房。姚彥中(京東商城IT數碼採銷部電腦配件部總監)一看,哇,這均可以打籃球了。劉強東說,絕對夠了,兩年不用搬。半年後,公司的人全動員起來將倉庫搬到鳳凰嶺,劉強東和員工同樣,累了就在地上鋪上紙板打瞌睡,餓了用老乾媽拌着盒飯填肚子。

2008年冬天,由於爆倉,劉強東帶隊,晚上下班以後就去庫房加班,凌晨三點才結束。當時系統落後,無法進行準確的物料管理,得人工盤庫。幾十萬張儲存卡,就由四五我的的小組盤點。庫房沒有暖氣,楊啓焜凌晨三點走出庫房的時候,發現汗水把羽絨服溼透了。 姚彥中以爲劉強東是個血性的人,作什麼必須立刻作,不是拖泥帶水,慢慢地,事情就沒影了。在刻錄機這一行裏,劉強東靠着強悍的價格戰,上午一個報價,下午一個報價,把其餘代理商打殘了,最後剩下本身作獨家代理。

他的口碑也不錯,市面上仿製光盤,可以多十幾倍甚至二十倍的毛利空間,他一直堅持作正品。有客戶爲銀行作備份,第一次和姚彥中談的時候,嫌報價差距跟其餘人太大。姚彥中告訴他,若是你以爲別人的是真的,就買他家的好了。作銀行數據備份,存儲時間要長,不能說存幾天就失效了,承擔不起責任。最後客戶仍是選擇了京東。 掃街攻克供應商2007年,京東IT採銷部的員工是在中關村掃街,蒐集小代理商名片,回頭打電話談合做。當時京東打低價,全部供應商在抵制,有些小代理商談好價格又反悔,不給貨,怕京東打價格戰,他會受到廠家或者總代的處罰。京東會這個月找A採購,下個月換B,以避免其中一家代理商受到過大的壓力。2008年,爲了保證穩定的正品來源,京東提高供應商等級,砍掉一大批小供應商。有每個月兩三千出貨量的京東找到大區經銷商,對方說,大家量太少了,除非一單貨提夠多少數量,或者先付款再發貨。爲了和對方打好關係,京東主動幫助對方消化賣得很差的產品庫存。這樣一來二往,有了人情,對方也願意給一些暢銷型號,以及返點。爲了出量,京東以1500元採購的貨,直接原價售出,甚至連返點也補貼進去。由於只有出貨量更大,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全部的代理商一邊賣貨給京東,一邊向廠家投訴,由於實體店銷量降低,他們得給廠家理由。2010年,京東找上廠家,你直接發貨給我,我就不從總代那裏進貨。廠家以比市面價格低5個點的價格給了京東一批滯銷款,兩天賣完了。本來顧慮京東擾亂價格體系的廠家發現京東確實能賣得很好。京東也反過來提出,我來幫大家維護價格。 楊啓焜原先發現本身得準備60頁的PPT,從全球經濟開始講,講電子商務,講將來趨勢,講京東的發展,在臺上講得唾沫橫飛,熱血沸騰,下面廠商的人打瞌睡。後來發現本身的PPT準備得愈來愈少,廠商直接關心今年銷售數據。2011年是轉折點,京東只須要坐在辦公室打電話或者網絡溝通,不用再多解釋什麼,直接談價格、數量便可。「我仍是強調規模效益,沒有規模,什麼都沒有。不肯意合做,我不着急,量翻兩倍再談,若是仍是不行,不要緊,再翻兩倍。當我量佔到10%的時候,你不想談也得談」劉強東說。

2007年,京東採銷部一天的工做流程是,早晨8點開始,打電話談貨源,作訂單;中午的時候,小代理商把貨拉到位於北京蘇州街的銀豐大廈樓底(京東原辦公場所),採銷部員工負責收貨,幫助開着金盃小火車來拉貨的倉庫同事裝貨。晚上就處理回覆客戶評論等瑣事,一直工做至10點。一般,他們的晚飯就是買一個煎餅對付肚子。

這些人既是採購員又是收貨員仍是出納員,至關於一個小老闆,充滿鬥志。王笑鬆第一印象是有激情的團隊,第二印象就是公司還很原始,流程太簡單,萬一攜款潛逃或者搞點小動做,就亂套了。讓人吃驚的是,沒有一我的這麼作。劉強東每月給人開會,傳播他的理念,相信跟着他,不須要經過歪門邪道就可以得到收益。2008年加入的老員工基本都有乾股。 在王笑鬆眼裏,這個充滿激情的年輕團隊,對採購的理解膚淺,就是中關村站櫃檯的思惟,手上有7家供應商,就挨個打電話,誰報價最低就從那裏拿貨,看別的網站賣多少錢,用低一點的價格賣出去。這樣供應鏈是不穩定的,缺少戰略合做供應商,銷售僅靠價格也是有問題的,得是一個總體解決方案。他作了不少培訓,例如品類管理、訂價策略、庫存管理、談判技巧等。

京東一直在高速增加的同時,也一直風雨飄搖。2008年不少次都趕上了付不出錢的狀況。王笑鬆有次拿着付款單找負責財務部門的陳生強(現京東金融集團CEO),一般陳生強會跟他爭論好久,此次卻出奇地冷靜,看了一眼付款單,說:笑鬆,這個錢付出去以後,明天就沒錢給員工發工資了。王笑鬆也沒說什麼,直接收回了付款單離開。「都到了這一步,若是不是承認老闆、承認公司的模式,沒有人有信心繼續作下去。咱們相信他,有時候付不出款來的時候又以爲是否是太冒進了,吹牛皮了。真是奇蹟同樣,最困難的時候都有錢進來。」    「他歷來沒有暴露他的焦慮,永遠是充滿自信的樣子。一開會就說咱們不缺錢,錢立刻到位。爲何投資人都願意相信老劉,由於老劉承諾的銷售額、利潤,每一年都能作到。言必行,行必果。」王笑鬆說。 勇夫必有重賞孫加明說:「不少公司都有或者說曾經都有那種努力拼搏的員工,爲何京東能成功,由於它長期有一羣人在努力拼搏,並且人數愈來愈多。最大緣由是,有相應的激勵,不管是物質上的,仍是精神上的。老劉創造了一個公平的環境,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立馬不同。不少公司沒把這件事作好,員工發現他努力跟不努力是同樣的。」

郭曉博以爲京東不是多麼強,網站也不是多麼好,是這票人逼着你今天作了什麼特價,你談了一批什麼好貨,我明天必須談一個好的出來,不然沒面子,京東是這樣作出來的。劉強東當時口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今天談什麼好的單子?你今天能夠完成多少銷售?郭曉博告訴他今天作了什麼,劉強東有時候回答:不要把本身太侷限,你能夠作得更好,你膽子過小了。 

那時候,劉強東還不是「老劉」,也不是「劉總」,被你們稱呼「劉經理」。郭曉博告訴他:劉經理,我這個月業績確定好,能爭取第一。他就回答,你作好了獎勵一臺數碼相機。旁邊就有人插嘴,我也能作到第一。劉強東說,大家倆比,誰作到第一,誰就拿數碼相機。「當時數碼相機挺貴的,兩三千元呢。」那個月,郭曉博拿了第一,得了一臺理光數碼相機,他的同事拿了第二,得了一臺LG手機。

劉強東說今年(2007年)咱們要作到8000萬元,你們都不信,說這不可能。他說:大家別不相信,咱們確定能作到。他講了一堆策略,「咱們也不懂,就是他說什麼我就作什麼。」郭曉博說。

年會上,劉強東端着大碗酒,挨個挨個地碰杯。喝酒前他問,你今年能作到多少?郭曉博就報一個數出來。劉強東說,行,作到了,30萬元給你。兩人一碗酒給幹了。在京東,99%和100%是兩個概念,達成了就是達成了,沒達成就是沒達成,99.9%也沒用。在郭曉博眼裏,沒有99%,只有110%。

有一年,郭曉博的目標是整年銷售額11億元,到12月,必須完成1.1億元才能達成總體目標。這時候,他已經升職,帶着7我的的團隊。

爲了完成目標,他將策略拆分紅許多細節,團隊打了雞血同樣亢奮,該月作到了1.6億元。郭曉博拿了30萬元,他的團隊按照業績拿了20萬元、10萬、幾萬元不等。「這些年,我沒見過,老劉承諾了的沒兌現。」

郭曉博說的是,劉強東給每一個採銷部門的獨立激勵包,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多少,就給獎勵。那時候的年會劉強東端着酒,他的祕書在一旁拿着錄音筆,現場問每一個人的計劃任務是多少,能超額作到多少。若是作到了,就獎勵多少錢。

杜爽(京東商城IT數碼事業部總經理)調到外設辦公的時候,團隊底子好,卻由於半年時間沒完成業績,士氣低落,鴉雀無聲。杜爽根據目標倒推將策略分解成若干步驟,給這些人打氣,不容許有負面情緒傳遞。她告訴作得好,以爲被拖後腿的小組,你作得多,就能獲得更多的激勵。要求作得很差的小組不放棄,就算別人拿得多,你也不會被虧待。士氣振做起來了,連剛休完產假的媽媽也不想着回家,拿着電話跟經銷商沒日沒夜地溝通。他們利用剩下的3個月,超額完成了任務,40人的團隊拿到了200萬元的激勵包。這是杜爽比較得意的一仗。 

她曾經在傳統商超裏作過,「之前受到最大的傷害就是,老闆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就不行。我爲公司掙的錢越多,老闆爲何反而不太滿意個人工做呢?我喜歡帶着團隊打勝仗,指揮得當,積極進取,永不放棄,真的是扎進血液裏了。我深深認同京東的激情。」

劉強東說過一句話:

「辦公室是租的,倉庫裏的貨是別人的,有帳期,京東能作這麼大的生意,惟一依仗的是這一羣人。」

野心深藏不露劉強東對將來、對消費者有感受,有方向感,敢下指令。他個性鮮明,要麼喜歡他,要麼不喜歡他,不喜歡他的人進來也呆不長。這造成了跟隨的力量。他敢拍板,也有一幫人敢真信。馬成功(京東大學高級總監)觀摩戰略會議,劉強東說這件事就這麼定了。馬成功看旁邊的高管們,全部的人都不吱聲,面無表情,不皺眉,不撓耳朵。散會後,他問這些高管,老劉講的事兒靠譜嗎?他們說,沒問題,必定能作出來。他繼續問,怎麼作?對方回答:不知道,作唄。「他們相信老劉,卯足勁作,必定能作成。」 

多人提到,兩我的的場合,對劉強東怎麼提意見都行,可是公開場合要注意方式。你們沒見過他說髒字,或者罵人,最狠的就是給我出去,但說話讓人難堪,如今溫和了一些。他本質就是有野心,想掌控一切,公開場合不能掐他。軟綿綿的管理,對於這家創業公司來講,很是不利,這也是京東這些年可以迅猛發展的緣由。但弊端在於,什麼都要他發話才能推動,對創新不利。雖然有受權,但沒造成原發的推進力,核心價值觀裏有創新,但大的創新作得不夠,這是根深蒂固的習慣的延續,一會兒難以改過來。

在孫加明的記憶裏,劉強東惟一正式商量過的事情是,2005年左右,小熊在線的投資人找到劉強東問,能不能把京東網站賣給他,報價是1800萬元。劉強東把孫加明和張琦(2000年即加入京東,現京東資歷最老的員工之一)叫來商量,孫加明和張琦說,賣了以後,把咱們掃地出門了,咱們能幹什麼? 劉強東回答,那好,咱們繼續幹。「他確定猶豫過,不猶豫,就不跟咱們商量了。」孫加明說。

2008年末,嚴曉青按照市場部的安排參加一些論壇,有記者問到京東第二年的發展計劃,嚴曉青回答要作到40億元。劉強東把他叫到辦公室,嚴厲地說:

「誰讓你說的?你知道如今多少雙眼睛盯着咱們嗎?」 嚴曉青回憶這一細節:「他那種藏着不要說出去的野心,印象深入。」 

如今的劉強東善於學習,不會外露,但在2007年的時間,劉強東是不恥下問,如飢似渴,拿着筆記本記錄以爲有價值的東西。他原本是沉浸在零售世界裏,忽然被風險投資拉到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世界。劉強東沒有懷揣改變世界的夢想,順着傳統生意走下來,由於風險投資的介入而打開視野。 一我的的視野、能力並不是先天擁有或者一蹴而就,由於自身的學習能力、勤奮努力而步步升級。2007年將劉強東拉到全新的互聯網世界的是今日資本創始人、總裁徐新。當年今日資本投資京東1800萬美圓,京東上市後,今日資本獲利25億美圓。徐新說:「中國投資人碰到像京東這樣的公司很是可貴,之前是咱們教劉強東,如今是咱們跟着他學習。」她看好京東,長期持有股票,她開玩笑對劉強東說,等你成首富了,我再套現。劉強東回答:先作到一萬億再說吧,好日子在後頭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