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比賽總結

SDN比賽總結

訓練的過程和總結

我的以爲從大二暑假學NS3就開始了訓練之路。從剛開始棟哥的每週一問,到後來一彙報,訓練過程能夠包含四個方面:SDN理論知識,SDN工具、論文閱讀與寫做、分享交流。算法

  • SDN理論知識

SDN理論知識包括了SDN架構及其中各方面技術,控制層、轉發層、應用層、南向接口、北向接口、Hypervisor層、編排器、OpenStack,都有一些涉獵瞭解。網絡

  • SDN工具
    - mininet
    - 控制器
    - OvS
    - P4
    - FPGA架構

  • 論文閱讀與寫做工具

(對於剛開始的我,這真的是比較痛苦的一件事,啊,什麼鬼,英文論文一篇老長,10多頁,當時確實想吐,兩頁看了一小時,如今看到一篇中文論文,個人內心真的高興,不過也是由於此次訓練,讓我飄過了英語6級)計算機網絡

這個方面仍是比較薄弱的環節,雖然已經取得了必定的進步,比方說中文文檔的寫做來講,對比以前已經提升了一個檔次,沒有肆無忌憚的揮灑(亂寫)了,但每次寫仍是耗費至關長的一段時間;英文文檔(沒法直視,只能藉助Google翻譯)翻譯

  • 分享交流

我以爲這是一個很是好的點,你們互相交流,有時候你們每週只能見這一次面。同時由於分享交流鍛鍊了本身的口頭表達,從剛開始上去講巨緊張,到後來說就能夠稍顯放鬆(多是跟你們比較熟的緣由吧)。3d

還記得棟哥提的兩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TCP/IP和SDN是不是並行關係?「,」如何把實驗室改形成SDN?「。針對第一個問題,當時的知識面較窄,網上各類搜資料,搜不到最後微博私信了一下《深度解析SDN——利益、戰略、技術、實踐 》的做者——張衛峯老師,從中吸收了必定的經驗,而後和翔志文討論纔有了答案。對於第二個問題,在網上搜索資料無果後,直接打了TP-LINK的客服電話,僞裝要買機器,尋求他們是怎麼解決的?惋惜他們是賣產品的,只管用無論原理也不是答案。最後一怒之下打了學校銳捷的電話,詢問了他們相關校園網接入的方案,結果被認爲有不正當想法被直接掛電話。直到今天這個答案已經有了必定結果,學長們經過OpenWRT把路由器刷成OpenFlow交換機,在經過控制器流表控制能夠解決,也可利用銳捷借咱們的設備去實現,歸納起來仍是自身對SDN掌握的不夠。blog

隨着訓練難度不斷升級,從最初打賭能不能Ping通的歡樂,到了今天能不能「回家」的驚喜。回顧一年來,訓練過程讓我感到了進步感,這就是作下去的動力吧。接口

備戰&賽前準備的過程和總結

  • 初賽

有了以前學長的經驗,以及一段時間的訓練準備,初賽題仍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主要仍是在比文檔。初賽題的文檔也漸漸造成了簡單的套路(你們可查看百度雲的初賽題文檔):ip

一、寫明開發環境及使用工具

二、解題思路

三、依據要求答題(可擴展)

  • 複賽

對於複賽而言,本身所作仍是比較少,配合翔完成了Ryu Web應用、文檔工做、sdnlab平臺搭建。

以爲比較有借鑑意義的一點,感受仍是要在決賽15天前作好每一個子任務及子成果輸出時間表和人員分工狀況,確保參賽前把一些基本任務都要完成。其他都是遇到什麼事,作什麼事...

Tip:此次比賽的相關文件都已上傳至百度雲

筆試的準備和總結

對於這次筆試絕大部分仍是比較吃老本,臨時突擊的一些知識只考到了一點點。

本次筆試主要仍是圍繞着三大主線:傳統網絡SDN理論知識圖論

  • 傳統網絡

我的以爲傳統網絡純看《TCP/IP詳解》是不夠的,由於筆試有關傳統網絡部分考的都是選擇題及填空題,不會出現協議的詳細解析,相反出的會是一些比較基礎的內容,我的以爲謝希仁的《計算機網絡》紅皮書可能更應該是筆試的關注點。

  • SDN理論知識

圖解OpenFlow》值得一看,因爲明年比賽是在北郵,《學術中國•院士系列:軟件定義網絡核心原理與應用實踐》這本書也要重點關注。

  • 圖論

不只僅是dijkstra,不只僅是單變量的最短路徑,筆試中還出現了多維度的最短路徑。學網絡應該好好學學圖論啊,把基本的圖論算法都過一遍。

答辯的過程和總結

答辯過程翔在暢暢和藝的配合下一路carry,場面效果很是不錯。

對於本身,答辯過程能夠說是沒有參與,若是說給評審老師發報告算的話(捂臉,切記要報告正面對着老師,發以前先看好有幾個老師,老師有時候會走出去,記得也要在他們桌子上放一本)。

答辯的環節,準備的問題被提問的比較少,絕大部分老師仍是比較關心於P4這件事情,較多地提問有關P4的問題,明年的關注點仍是P4這件事情上。答辯後發現,老師並無那麼可怕(可能咱們遇到一些比較溫柔的老師吧),還有就是明年要多準備幾回模擬答辯

目前的進步和經驗

有關於知識的進步積累,上述都已講過,這就再也不贅述了。棟哥給了咱們不少與外界交流的機會,銳捷網絡、培訓、外出開會,讓咱們走出去看見外面大世界,也所以有機會遊歷祖國的其餘領地,拓寬了咱們的視野,鍛鍊了咱們與外界交流的能力。還有就是棟哥在武漢帶我和暢暢去見的周筠老師,在吃完飯後回來的路上,棟哥向咱們介紹周老師的故事以及在暢暢推薦下逛了她的知乎回答,如今終於知道棟哥爲什麼奉之爲指路明師了。自身能力、性格修行不夠,從此定向周筠老師的熱情、處事爲人看齊。

對於明年建議和策略&下一步的計劃和安排

毫無疑問,明年是要把P4燒到NetFPGA上去了,因此明年可能有兩隊NetFPGA,一隊是基於NetFPGA的有狀態轉發交換機的實現,一隊是以P4FPGA爲基礎P4應用。

因此明年的計劃安排大致能夠列爲:

一、把有關NetFPGA的論文歷覽一遍

二、NetFPGA開發

嘮嘮話

本次比賽取得了二等獎,仍是對咱們的工做作了一個確定。答辯完後,評委的反應讓我一度有過幻想。一年來,感謝棟哥的栽培,以及團隊各位成員的共同進步。

  • 翔總:

和翔總一塊兒進入實驗室以來,你真的是一個很是努力、上進的人。我還記得第一次,在活動室討論時,20+的筆記着實驚呆我;一次次的組織咱們開會,(每次開會都幫咱們買水,那時候真的有點很差意思),執行力、完成度都很nice(我大學第一次遇到執行力,自律這麼強的人,看了不要覺得我在吹你,實在是真實感覺);團隊的凝結力,沒錯做爲大三大二大一的中間人,每次黃段子、趣聞,我都很喜歡,最後就是與外界的交流能力了。還有N多事,可能就無法展開了~

  • 志文:

在進入實驗室以前,交流僅侷限於見面打打招呼上。後來慢慢交流發現,你的交流實在利索,回覆1這個妙招也是你發明的,其實你作的工做仍是蠻多的,就是沒有展現給你們。說說我以爲比較頭疼的問題,即我的主義(純粹我的意見,不要打我),這也是我和你交流比較難受的一點。

  • 藝:

和藝熟絡起來,仍是在備戰的時候。有不少ONOS部署、OpFlex部署都要向你請教,特別是OpFlex的安裝(本身也在雲平臺嘗試了一遍,哇,這麼複雜你都裝得起來,這小夥能力不錯)。還有就是一塊兒部署雲平臺,那段嘔吐的歲月。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藝實在好相處。

  • 小強:

從小強就得從籃球提及,在小組裏抓到了除阿貴之外的第二個JR,因而便有了不少籃球的話題能夠聊(聊NBA真的能夠聊一天...)。小強的方向尚不明確,個人經驗也較淺,能夠多和周圍人聊聊,多給小強一些建議。

  • 暢暢:

暢暢是一個有想法且樂意與他人分享的人。比賽前虛靜閣的那次吃飯,與我分享了本身的規劃,確實亮了,打好地基再構造上層建築,暢暢對整個計算機學科的理解確實能夠,加油小夥子~

  • 自我反省:

拖延症、自制力、溝通能力方面實在太弱。例子就不展開了,捂臉,若是平日有問題的地方,你們務必指出~

也許多年之後翻開舊相冊,還會是這樣的照片:

答辯後合影.jp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