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筆記的心得



分享的初衷和目的
前端


2018~2019年間,有很多實習生和畢業一兩年的同窗加入咱們,前端小組一會兒壯大很多。編程

海致星圖前端小組安全


公司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研發任務相對較重;另外,前端這個領域知識雜且廣,現有框架更新很快,新的框架紛至沓來。網絡

一入前端深似海
框架


因此整體而言,整個前端團隊不只偏年輕化,並且處於一個有挑戰、快節奏的職業環境。對於小鮮肉同窗,如何快速投入實戰中,並將工做經驗及時有效地昇華爲技術經驗,於自身的職業發展和公司的業務壓力而言,都顯得尤其重要。工具


從本人的過往經驗來看(僅做參考),以爲要想作好這一點,離不開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知識的梳理和概括能力,而這又每每離不開一個好習慣:作筆記。學習


因此在組內小鮮肉同窗剛起步階段,我想結合一些我的親身經歷過的小故事,系統地來分享一下我這些年來作筆記的心得和方法,相信分享漁的益處遠大於分享魚。字體


對於組內的同窗,我也期待個人分享能給各位帶來如下幾點改變或強化:優化

  • 意識到作筆記的好處ui

  • 認識到電子版思惟導圖的好處

  • 把筆記當成工具(思考工具、持久化工具、訓練工具)

  • 養成作筆記的習慣

  • 造成一套適合本身的總結和管理知識的方法論


分享的內容


2.1. 我爲何要作筆記

懵懂少年時,曾認爲作筆記是一種不聰明的表現,也由於懶,致使我在那一個成長階段會比較排斥作筆記。讓我觀念發生轉變的,主要是由於兩件事。


第一件事與我初高中休學的經歷有關:那一段青春期,比較迷惘和叛逆,厭學情緒高,後面還休學了一年多,學習荒廢很多。後來又找了一所高中,重返校園,入學時有一場英語測評考試,看到卷面上的題目時,感受很熟、不難,但就是手生,記憶模棱兩可。細想一下,原來本身已有兩年沒怎麼看英語了。


當時觸動很深,心裏落差也很大:本身之前在英語上仍是花了不少功夫,也總結出了很多實用的考試技巧;中斷了兩年,那時那地,感受頭腦空白。內心甚感慨:要是當年我把那些概括的學習經驗記下來就好。

遺忘的苦惱


之前仍是一個「好學生」時,由於一直都有保持學習的連貫性,是處於一個不斷複習和深化的過程,因此出現高程度遺忘的狀況不多。而這一次輟學的經歷,讓我在一個曾經相對熟悉的領域,有了高程度遺忘的體驗。自那之後,我深入意識到了人的記憶具備不穩定性,也意識到了經過作筆記來對抗遺忘的重要性。


第二件事,是由於我讀了一本書:


《個人事業是父親》


簡介:書的做者叫作蔡笑晚,他不只是一個的父親,並且是一位量產人才的教育家。蔡笑晚先生把作好父親當成是一輩子的事業,在他的培養下,四個子女堪稱人中龍鳳:大抵就是十三四歲上大學,二十多歲就成爲著名大學的教授。


正是這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他在書中提到了這樣的一句話:「一我的會不會讀書,就看他會不會作筆記」。我當時不是很理解這句話,由於我貌似沒有在作筆記的實踐中受益過,但我知道這句話的份量,它出自一位量產人才的父親,他的教育經驗是具備可推廣性和參考性的。因此,我相信只要我肯堅持去作筆記,去了解作筆記的好處,它也必定會爲我開啓一扇門。


以上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開啓了我重視作筆記以及摸索如何作筆記的人生歷程。時至今日,已有十餘載,下面我也將分享一下,這些年來我作筆記的一些感悟。


2.2. 我認爲作筆記的四個好處

2.2.1. 好處一:作筆記是一個不斷接觸概念的過程


《寫給你們看的設計書》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名叫作《寫給你們看的設計書》,做者Robin Williams大概講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不少年前的一個聖誕節,她收到一份聖誕禮物,是一本介紹植物綱目的書,她從書中瞭解到,有一種叫作「約書亞樹」的樹。

約書亞樹


自了解到「約書亞樹」這個概念後,她發現原來在本身住了13年的地方,周圍種植了大量這些樹,但此前一直都沒留意到。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做者相似的經歷和感覺,我是深有體會。且在聽完做者的故過後,如醍醐灌頂,並有感悟以下:

  • 人對信息的識別具備選擇性,被你無心識忽略掉的那些東西,每每是由於它們在你大腦裏沒有「概念」

  • 人認識事物的過程是:先有概念,後有關注,再有深刻

作筆記又未嘗不是有如此神效:先讓你經過概念(專業術語)來意識到某個事物的存在。當某個概念在你大腦和心中留過痕跡,即使你暫時還不清楚它的指代、對它本質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可是當你之後在書本或平常生活中,再次接觸到這個概念或實物時,它都會引發你的關注,並不斷地加深你對它的理解。


如下是原文摘錄:


《寫給你們看的設計書》原文摘錄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已經是成功的一半:作筆記給你對事物的認知,先起一個概念的頭,在我看來,意義非凡。


2.2.2. 好處二:作筆記是一個可視化思考的過程

2.2.2.1. 什麼是可視化思考?

在講解可視化思考的定義前,我想先講一下可視化建模這個概念。

上大學時,我曾學習過《UML-統一建模語言》這門課程,UML是用來對軟件系統進行可視化建模的一種語言:它定義了一系列的圖形單元如對象、關係(泛化關係、關聯關係、依賴關係)和關係圖(用例圖、類圖、時序圖、活動圖和協做圖等),從不一樣維度來描述和剖析軟件領域的對象及對象間的關係。

領域模型


建模,其目的就是:在未理清實現思路和正式實施前,先對要作的事情先進行梳理、推演和量化分析。而可視化建模,就是藉助客觀世界的可見實物(文字、圖表和圖形等)來輔助完成建模的過程。


理解了可視化建模的概念,我想應該也理解了可視化思考的概念。

什麼是可視化思考?在這裏我再正式講解一下:

  • 通俗來說:可視化思考就是用看得見的方式來思考

  • 文鄒鄒來說:可視化思考就是使用客觀世界的可見實物如文字、圖表和圖形等,對思考過程當中出現的對象和對象之間的關係,進行可視化建模,讓你的思考過程在現實世界有一種穩定的、可見可呈現的模擬和演繹


從可視化思考的定義來看,在自學時作筆記也能夠稱得上是一個可視化思考過程。


2.2.2.2. 可視化思考的好處是?

從生活經驗來看,我的認爲有以下兩個好處:

  • 好處一:讓人更專一于思考,而不是記憶

  • 好處二:思考的過程被持久化,有助於保持思考過程的穩定性和連貫性


而這兩個好處,都有助於咱們進一步達到思考的深度。

深度思考


在平常生活中,咱們常常會看到一羣人圍着下棋。其實下棋也是一個比較經典的可視化思考場景,在此我想借下棋這個場景來解釋可視化思考的好處。


有讀者是象棋或圍棋愛好者嗎?在這裏我給你們留一個思考題:若是一個棋手會下盲棋,那他下明棋時水平高(睜着眼下),仍是下盲棋時水平高(閉着眼下)?

明棋 VS 盲棋


在這裏我分享一下個人見解:我一開始認爲是閉着眼下會比較厲害,由於我認爲他把不少細節熟記心中,更能達到一種思考的深度。但有一次在觀看象棋大師比賽覆盤節目時,我聽到解說員提了一句:一個棋手下盲棋時,棋力會下降,能達到他下明棋時六成的功力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時我不是很理解他的觀點,一直在思考他爲何這樣說。後來我得出這樣的見解:

1. 下盲棋時,人在計算的同時還會分配大量的注意力去保持記憶的精度,而有損計算的深度;

2.人的大腦在連續、深刻思考時,有時候會被外部干擾打斷思路,須要從新恢復以前的「運行上下文」,更壞的狀況是沒法恢復;

3.記錯一步,滿盤皆輸;


爲了驗證猜測以及聽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我也在知乎上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下盲棋時棋手能發揮幾成功力?

知乎提問


如下是來自一位專業棋手的回答:

專業棋手的回答


在回答中這位專業棋手提到了下盲棋會分神記憶和想象,也提到了會下降計算的深度。這也必定程度驗證了可視化思考的好處一:讓人更專一于思考,而不是記憶。


再看另外一個回答:

小蜜蜂網的回答


回答中也提到過,未通過專業訓練,絕大部分棋手在下盲棋時都會出現記憶錯亂的狀況。這也從反面驗證了上文提到的可視化思考的好處二:思考的過程(即思路)被持久化,有助於保持思考過程的穩定性和連貫性。


關於可視化思考的好處,在此作個小結:可視化思考,一是能使咱們更專一于思考,二是能幫助咱們保持思考的穩定性和連貫性,這兩者均有助於咱們進一步達到思考的深度。


2.2.3. 好處三:作筆記是一個持久化知識和思考成果的過程

2.2.3.1. 什麼是持久化?

持久化是一個計算機術語,即把數據信息保存到可永久存儲的設備(如磁盤)。這樣一來,即使咱們出現遺忘的狀況,也可以藉助這些持久化存儲設備還原數據信息。而說作筆記是一個持久化知識和思考成果的過程,其實也是指:咱們能夠把學到的知識和一些思考成果經過筆記的形式永久保存起來,而不用擔憂遺忘。


2.2.3.2. 爲何要持久化?

人怕失憶,文明怕失傳,知識是否能被可靠地記載,對於個體的認知升級和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而言,都相當重要,這也是持久化的意義所在。


2.2.4. 好處四:作筆記有助於提高概括能力和系統性思惟

學習某一門學科,筆記作到最後,都會構建出一個高度完整和精簡的知識體系。

而這個過程也伴隨着盲點梳理、語言提煉、知識統合、認知重構等思惟活動。在這個過程當中,咱們的概括能力、系統性思惟都會獲得必定程度的訓練和提高。


2.3. 我如何作筆記

按學習場景來分,筆記一般可分爲三類:課堂筆記、會議筆記和自學筆記。本文主要講的是作自學筆記的經驗。


2.3.1. 我使用的工具:電子版的思惟導圖

第一次接觸思惟導圖,應該是在我高二上高三時。當時在書店看到了一本李曉鵬老師寫的一本書:



《高考狀元的屠龍寶刀》


說來慚愧,我當年並無學到李老師的真傳。惟一收穫的是:

  • 知道有思惟導圖這個東西

  • 知道思惟導圖作筆記知識會比較結構化,排版也比較簡單


如今回想,當年沒真正把思惟導圖用起來,主要是由於在紙上畫思惟導圖遇到了以下幾個問題(當時並無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 比較費紙面的空間,常規尺寸的筆記本畫不了多少思惟導圖內容,須要找大白紙,後面發現大白紙也不夠畫

  • 比較花時間,一張圖局部寫錯或有須要更新,得從新再畫一張

  • 零散的大白紙保存比較麻煩,組織不是很清晰,不方便查找


因此總的來講,當年我以爲用紙畫思惟導圖,時間成本太高,並且很差維護。

而我真正把思惟導圖用起來,應該是我大四實習期間,那會我接觸到了思惟導圖軟件Mindjet MindManager,此時接觸到的已經是電子版的思惟導圖。

Mindjet MindManager


電子版的思惟導圖,具備以下優點:

  • 字體清晰、一致

  • 能夠無限摺疊延伸

  • 方便修改

  • 方便快速查找(借用電腦的快速搜索功能)

  • 可複製粘貼

  • 方便保存和備份

  • 方便分享


因此使用起來,效率比以前紙質版的高不少,而思惟導圖原有的優點:知識結構化、排版單一簡潔,也相應被放大。


總之,電子版的思惟導圖,結合了計算機的優點,讓思惟導圖更易用、實用、好用。其不只起到了記錄知識的做用,並且起到了做爲分析工具輔助思考的做用,極大地提升了我梳理知識和深刻學習的能力。自畢業以來我一直沿用其作筆記,並受益至今。


2.3.2. 我學習知識的通常思路:萬物皆對象,分對象,捋關係

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要學的知識,是咱們一輩子都繞不過的一個東西。


因此我時常會想,對於要學的知識,是否具備一種通用的學習方法,來組織學習過程,以提升學習效率?若是有的話,相信咱們的學習方向會更加明確,而不至於無頭亂飛、徒耗心神。


對於這點困惑,我編程中獲得了一些啓發。面向對象編程思想中有這樣一句話:萬物皆對象,這極大地影響了我對世界的認識。


萬物皆對象


我從中獲得的啓發是:世界再複雜,也無非就是由對象和對象間的關係組成。從大方向去看,若是咱們能梳理清楚對象及對象間的關係,也就能清晰地認識世界。


從大方向去看,學習一門學科又未嘗不是如此?一門學科,其知識也是由對象(概念)及對象(概念)間的關係組成的。只要咱們可以剖析和梳理清楚這門學科所在領域包含的對象(概念)及對象(概念)間的關係,咱們就能理解清楚這門學科的脈絡。


道理是這樣說,但咱們真正開始梳理前,擋在咱們前面的還有籠罩其上的層層迷霧。這個揭開迷霧的梳理過程,如玩掃雷遊戲同樣,咱們要如何下手?

學習未知的學科如玩掃雷

這是一個須要根據具體場景具體分析的問題,在通用層面,我我的的通常思路和習慣是:

1. 先面後點,先總後分:從最核心的定義出發,而後快速、大量瀏覽一些較爲精簡、歸納性強的文章,先造成總體認識;

2. 單點逐一攻破:記錄過程當中發現的關鍵知識對象(概念),而後逐一解析並掌握;

3. 迭代重構:對衆知識對象(概念)進行二次分類、抽象,直到知識結構趨於嚴謹、清晰;

4. 不斷重複前面3個步驟,直到撥開雲霧:眼裏能見全貌,內心有知感;


2.3.3. 學庖丁解牛:注重對內在規律的學習和剖析模式的概括,以觸類旁通

作過技術招聘的同窗可能會對一點深有體會:不少候選人的工做經驗與技術經驗嚴重不匹配,可能應驗了職場一句扎心的話:1年工做經驗重複用3年、甚至5年、乃至更多年。


工做須要不斷精進


是什麼緣由形成這種結果?因人而異,也因環境而異,但內因每每大於外因。在這裏我講兩個常見且容易改進的狀況:

一是無進取心,不想走出本身的溫馨圈。


溫馨圈


二是有進取心但多爲蠻幹,走不出本身的一畝三分地:在具體實踐時不注重內在規律(底層原理)的學習,致使即使在熟悉的領域工做不少年,對知識和業務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初淺的層面,沒法將實踐經驗及時、有效地昇華爲更爲本質的知識經驗;面對重複的工做也沒有基於內在規律(底層原理),進一步概括出一套具備指導意義的套路、模式,致使工做效率不高,產出也每每不如一些善於總結的新人。這樣的工做能力天然難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關於如何改進,我想你們都很清楚:一是在態度上要端正——樹立終身學習,不斷精進的理念;二是在方法上要注重內在規律的學習和剖析模式的概括(剖析模式,在這裏能夠理解爲解決某一類問題的通常套路、模式)。


第二點也是本小結要講的核心要點,在這裏分享《庖丁解牛》的成語小故事:

庖丁解牛


視頻中的主人公庖丁,是精進中的高手,入行三年,即能透視牛身。

眼見非牛,而是牛的結構與脈絡


解牛時不割不切,所用牛刀長達十九年,仍保其鋒利,可謂技藝超凡。

用了十九年的牛刀


爲何庖丁如此厲害?正如其對魏文惠王回答,他使用的不是技術,而是「道」。

庖丁解牛使用的祕訣


咱們不難發現,懂得持續精進之人,都會格外注重「道」的學習,其成長軌跡每每具備一樣的特質:從無術到有術,再由術入道,依道而行,終漸入佳境,達到道行合一的化境:行即道,眼所見亦是道。


眼見非牛,乃「道」


這也說明了,爲何有些人能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而有些人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情。先天的悟性會佔必定優點,可是後天的持續精進與對「道」的執着,纔是煉成「火眼金睛」的關鍵。


那麼庖丁解牛這個故事,具體到學習,又能給咱們帶來什麼啓發?


其實每個學科亦如牛通常,都會有本身的結構和脈絡。因此咱們在學習時,不要知足於表層知識的學習和簡單問題的解決,要如庖丁解牛般,注重學科結構和脈絡的梳理和學習,並爭取概括出一個通用、可遷移的剖析模式,將之推廣到同類學科的學習,以作到觸類旁通。


正如視頻結尾大師大師所說:「人世的錯綜複雜,與牛身的結構是同樣的。不懂道理的人在世上橫衝直闖,只會徒然地損耗形神。」懂得精進的高手,注重底層原理的學習,看事情更能接近本質,作重複的工做也是越作越好、越作越快,不只能活出生命的質量和長度,更能活出人生的高度。

《教父》經典臺詞


2.3.4. 應用技術的剖析模式分享:背景串聯、先總後分、構建場景

分享完庖丁解牛的故事,接下來,我想具體分享一個剖析模式實例:我是如何剖析應用技術「這頭牛」。


計算機領域誕生的許多技術,每每是爲了解決現實中的某些問題,因此廣泛具備必定的實用性和創造性。而當咱們從書本接觸到它們時,它們每每已經停留在高度抽象的理論層次。


若是對技術的產生背景缺少情景化的感覺,會弱化咱們對其真正價值的理解和思想創見的領會。在感官上也會以爲該領域內的知識模塊很零散、彼此間缺少強聯繫,進而致使理解不深入、記不住或容易遺忘。


因此,對於應用技術的學習,在這裏我想重點強調一下學習知識產生背景的重要性。而在具體方法論上,我比較倡用導背景串聯(瞭解因果鏈:需求、衝突、目標達成路徑)、先總後分(先面後點、先定義後解構)、構建場景(實踐感覺)的剖析模式,來組織學習。


在平常自學計算機知識的過程當中,我會從以下緯度去解剖知識(組織學習),以達到快速學習的目的:

  • 產生背景(requirement和solution)

  • 先行知識

  • 下定義(類屬、做用、特性、評價)

  • 比較(橫行枚舉和縱向比較)

  • 組成(成員)

  • 組成(成員)間的交互過程(關係)

  • 驗證DEMO

  • 應用場景

  • 關鍵字/關鍵句

  • 問題(記錄待解決的問題)

  • 思考(記錄疑問,提問式學習法)

  • 參考


2.3.5. 像開發軟件那樣去作筆記,對筆記不斷進行迭代和重構

筆者以爲多年前的本身,明顯具備消極完美主義者的一個特徵:由於一次達不到最好,而選擇不去作,進而致使永遠都沒有踏出第一步。例如會在作筆記時,由於一開始排版不夠好、知識體系混亂等緣由,而排斥作筆記。


而我觀念的完全轉變仍是由於選擇了軟件工程這門專業,接觸到了「迭代開發」、「重構」這兩個概念,讓我意識到一個成熟、完善的軟件系統並非一蹴而成,它每每須要通過不斷的迭代和屢次的重構。類比之下,作筆記又未嘗不是如此?


軟件系統是對客觀世界業務場景的一種映射,筆記一樣是對客觀世界知識的一種映射。要想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也須要不斷迭代和屢次重構。因此我以爲作筆記的正確姿態是:先從草稿開始,想到什麼寫什麼,忘記美觀,忘記嚴謹,要有迭代更新、不斷重構的意識。


2.4. 我如何管理筆記

咱們所作的諸多筆記,其實就是咱們本身的小型知識庫。我對於本身的知識庫,有以下三方面的需求:

基礎需求

  • 可持久化存儲

  • 良好的組織分類

安全需求

  • 可備份

  • 防災性強

優化需求

  • 可在無網絡環境下離線使用

  • 方便檢索和定位

  • 方便備份間的同步


基於以上幾點需求,個人方案是:

1. 主要以思惟導圖電子文件的形式,持久化存在;

2. 在組織上,按知識學科分類,並採用英文簡寫+中文的命名方式;

本人知識學科的組織分類


3. 使用「大廠」的同步盤,把本地的筆記文件自動備份到線上,實現雲備份,且大廠的防災措施更完善(之前前後使用過免費的金山同步盤和騰訊微雲同步盤,可是後面這些大廠都放棄了這一塊業務,本人當前使用的是付費的堅果雲,已有三年多,只存筆記的話我的版中的專業版就夠用,每月大概16.6元);

堅果雲我的版簡介


4. 在多臺電腦(如我的、公司)安裝同步盤客戶端,並使用相同帳號,實現對筆記文件在多設備本地備份(哪怕大廠備份掛了,本身本地設備還有備份);

5. 由於筆記文件首先是保存在本地,因此即使在無網狀況下也能在本地使用;

6. 使用電腦的全局文件搜索功能,方便筆記文件及內容的快速定位;

7. 同步盤具備版本管理功能,方便備份間的合理同步;


2.5. 比可視化思考更高一層的思惟方式:惜思考之時,構建「人機記憶系統」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知識經驗已如浩瀚海洋,而現代人類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發展,須要記憶的知識也愈來愈多。

浩瀚書海


可是另外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許多人在學習時畏懼背誦和遺忘,記憶對多數人來講是一塊短板。有很多好學的學生和望子成龍的家長,甚至會所以陷入焦慮。面對這兩難的「困境」,咱們該如何應對?


咱們最多見的一種解決思路,是市面上各種培訓機構所推廣的各種記憶術。相信會有乾貨,但從其宣傳來看,感受這些記憶術彷佛比較單一地依賴於咱們大腦的記憶系統。同時其鋪天蓋地、終年累月的廣告宣傳(不少時候是焦慮營銷),也在把很多學生和家長引入了一個本末倒置的誤區:過於關注大腦自身的記憶能力之短(甚至會陷入憂愁和焦慮中),而忽視了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以及記憶具備的工具屬性。


對此,我我的建議的是:要惜思考之時,構建本身的「人機記憶系統」。儘可能少受焦慮營銷的影響,沒必要爲「大腦記憶之短」而憂愁,對記憶能力的提高,眼光也不要侷限於大腦,能夠經過構建「人機記憶系統」來提升記憶的總體能力:藉助於計算機,能夠爲記憶能力無限擴容,並加強記憶的可靠性以及提取的速度和成功率。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來具體詮釋個人觀點。


第一方面:從思考的價值來理解爲何要惜思考之時

要談思考的價值,咱們首先要談人的價值。

人的價值,是相對於人類社會而言,在我看來,人的價值具體體如今:對人類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貢獻。爲何這樣說?由於人類個體與其族羣的生存和發展,均離不開這兩種財富。


而精神與物質財富的創造,又離不開一項重要的思惟活動:思考。因此思考不只體現了人的價值,並且指導了人去創造價值,這就是思考的價值所在,也是我認爲要惜思考之時的根本緣由。


第二方面:從工具的屬性來理解爲何沒必要爲「大腦記憶之短」而憂愁

大腦的記憶系統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個工具,而工具具備以下屬性:

  • 工具自己是不創造價值

  • 沒有一種工具是適用於任何場景,工具存在「缺陷」是一種必然

  • 工具每每是不惟一的、可選的,甚至能夠被創造


我以爲工具這三個屬性,能夠給予咱們這樣的啓發:

  • 讓咱們意識到思考比記憶更具價值,思考才應該放在第一位

  • 既然大腦記憶系統存在「缺陷」是一種必然,就沒有必要爲之神傷

  • 面對大腦記憶系統的「缺陷」,咱們每每有其餘選擇來彌補之


我以爲以上三點啓發,有助於咱們更加客觀地認識人腦記憶系統及其不足,並樹立一個更加積極的態度去看待之。何況,人類是工具的創造者,而不是工具的奴隸、人的成長,每每也是從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和接受自身的不足開始的。


因此面對大腦記憶之短,咱們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尋找或創造可替代的方案來彌補之,不用過度爲之憂愁,否則就是在作本末倒置的事——沒有惜思考之時,也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良培訓機構的焦慮和誇大營銷


第三方面:從人類的進化史來進一步理解思考和記憶的主次關係

其實從思考的價值以及記憶做爲工具的價值,咱們已經能夠理解兩者的主次關係:思考爲主,記憶爲輔,但這是理論層面的論述。其實從人類進化史來說兩者的主次關係,是更詳實的例證。


在Lifehack的創始人&CEO,Leon Ho的

《Human Brains Aren’t Designed to Remember Things》
一文中,提到了這樣的觀點:
Human brains ar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ot remembering,
人類的大腦是用於處理信息,而不是記憶。這句話不是在說大腦不記憶,而更可能是在強調:處理信息是大腦的第一要務。做者從人類的進化史來論述這個觀點:在遠古時代,人類祖先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下,而且面臨極爲惡劣的生存環境,天天都要面對來自飢餓的困擾和洪水猛獸的威脅。

原始人類惡劣的生存環境


要想在這樣的環境存活下來,人類祖先並不會把記憶做爲主要的生存任務,而是把大部分的時間用於處理信息:這個東西能不能吃、這個地方有沒有危險......


從人類的進化史來看,思考着實是在解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問題,且因爲專一于思考以及思考所具備的指導性、創造性和統籌性,弱小的人類祖先「智慧」地打敗了許多遠比本身強大的野獸,並前後發明了語言和文字,這使得人類在地球生物進化的賽道中一騎絕塵。


因此在我看來,是人類的思考能力讓人類存活下來,並一步一步登上了地球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記憶有助於生存經驗的傳承,但只是起輔助做用。


第四方面:從記憶的三個基本過程來認識計算機系統的記憶優點

信息加工理論認爲,記憶分爲三個基本過程,分別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提取。並且認爲只有通過編碼的信息才能被記住,編碼是對已輸入的信息進行加工、改造的過程,是整個記憶過程的關鍵階段。


當衡量記憶能力高低時,咱們也能夠從這個三個緯度來切入:記得快不快對應「編碼」,記得久不久、牢不牢和多很少對應「存儲」,是否可以立立刻回想則對應「提取」。


咱們不妨從這三個緯度來細化、對比一下人腦和計算機的記憶過程,以探知兩者的記憶能力。以記憶一本書爲例(先假設人腦和計算機的輸入速度同樣)。

人腦須要完成如下三個步驟:

  • 編碼:在錄入時,使用聯想記憶、理解記憶、視覺記憶等

  • 存儲:編碼完即記錄在大腦中,但記憶可能不太穩定,絕大部分人須要不斷複習

  • 提取:根據關鍵字等回想

計算機須要完成如下三個步驟:

  • 編碼:在錄入時,文字以字符編碼的形式存在,整本書則以文件的形式來組織

  • 存儲:把文件保存到硬盤的某個目錄

  • 提取:打開文件的存儲路徑或直接經過關鍵字全局搜索來定位


咱們首先用三個簡單的步驟,就敘述完人腦記憶一本書的過程,其實這是至關理想化,由於:

  • 在編碼環節,絕大部分人是須要耗費不少的時間,並且未必記憶得全和精確

  • 在存儲環節,即使大腦記住了,也須要結合遺忘規律曲線去按期複習,以對抗遺忘,這也至關耗時

  • 而在提取環節,成功與否,仍然具備不少不肯定性


總之,人腦記憶東西,尤爲是記憶量大的,至關耗時,且不是一次到位,須要反覆的編碼和提取,以強化記憶;而對比計算機記憶書的過程,給咱們的感覺每每是:快速、簡單、一次到位、記憶量大、存儲穩定。


因此,從記憶的三個基本過程(對輸入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提取),咱們能夠更微觀地體會到計算機的記憶優點。


第五方面:構建「人機記憶系統」的好處和原則

《Human Brains Aren’t Designed to Remember Things》
一文中,做者還提倡這樣一個觀點:在學習時,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如何用大腦記住信息,而應該學會用工具輔助咱們去記住信息,而且要像咱們人類祖先那樣,把最重要的腦力用於去思考(處理信息)。若是過份關注如何把巨大的信息量塞入大腦,這樣只會把本身淹沒於信息的海洋,而且耽誤 了大腦最重要的工做:思考。

淹沒於知識的海洋


因此在這裏我也建議每個同窗,能夠依據大腦的特性並藉助計算機的記憶優點,去構建本身的「人機記憶系統」。想對於純粹依賴大腦去記憶,「人機記憶系統」具備以下三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下降大腦記憶過程當中「編碼」階段的難度,讓咱們在接觸知識的時候不用刻意去記,或花不多時間去記,讓咱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和知識產生鏈接,這種互動每每是對知識更有意義的思考和加工,更有助於咱們貼近知識的本質。

第二個好處:計算機硬盤存儲的穩定性會比大腦更高,並且咱們能夠經過增長硬盤的容量或數量來爲「記憶」擴容。

第三個好處:咱們能夠藉助計算機強大的檢索功能,簡單粗暴地經過全局搜索來快速定位到咱們保存在硬盤裏的數據,並提取之。


在這裏也說明一下,關於如何去構建「人機記憶系統」,本文更可能是方向性和原則性上的建議——注重大腦與計算機的合理分工:讓大腦專一于思考知識的本質,只需重點去記知識的組織規則和提取規則,由於其記憶量很小;把記憶知識細節的工做委派給計算機,讓計算機做爲可靠的存儲載體和快速查找工具。


只要咱們記住了這個分工的原則,咱們就能夠根據自身的習慣、經驗以及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來構建適合本身的「人機記憶系統」。特別地,咱們前面談的作筆記並將筆記用電子文件的形式保持下來,其實也能夠看做是構建「人機記憶系統」的一個實例。


本章結從思考的價值、工具的屬性、人類的進化史、計算機的記憶優點、構建人機記憶系統的好處和原則這五個方面,來談了爲何建議各位同窗要「惜思考之時,構建本身的人機記憶系統」以及「如何構建人機記憶系統」。但願可以在「處理思考與記憶的關係」和「提升記憶能力」這兩個方面,能給你們帶來些許啓發。(題外話,其實我更但願啓發應遠不止於在記憶能力提升這一塊,更應該是:在心裏上咱們要去擁抱自身的全部缺陷,在策略上咱們能夠結合一切外部工具來構建閉環的人機協做系統,把那些咱們不擅長的、阻礙咱們專一思考的活,有選擇地委派給外部工具,以讓咱們可以更加專一于思考。)



結尾語


本文主要從「我爲何要作筆記」、「我認爲作筆記的好處」、「我如何作筆記」、「我如何管理筆記」以及提倡「要惜思考之時,構建人機記憶系統」這五方面,來分享了我我的這些年來,作筆記的心得。


在此也補充一點,當今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據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馬丁測算,到80年代,人類知識的倍增週期已縮短爲3年,知識的半衰期則縮短爲5年。也就說,咱們當前不只是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折舊速度也是十分驚人。因此咱們僅僅關注具體的學習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咱們對知識的學習還要有選擇性,否則以有涯之生隨無涯之知,就會疲於奔命,陷入被動。而具體到如何選擇,我我的的建議有兩條:

  • 一是功利性學習,學以至用

  • 二是從興趣出發,自我取悅,但不要三分鐘熱度,否則就容易淺嘗輒止,終無一所成


最後我也再重申一下,我期待個人分享能給組內的同窗帶來如下幾點改變或強化:

  • 意識到作筆記的好處

  • 認識到電子版思惟導圖的好處

  • 把筆記當成工具(思考工具、持久化工具、訓練工具)

  • 養成作筆記的習慣

  • 造成一套適合本身的總結知識和管理知識的方法論


因爲本人水平和經驗有限,若有紕漏或建議,歡迎私信。若是以爲不錯,也歡迎點贊、轉發和留言,大家的支持,將會是我持續寫做的動力,謝謝閱讀。

                        

歡迎關注《IT一大道至簡》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