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廣東,酷熱難耐。前端
當大多數人在空調房裏盡情享受着電力帶來的清涼時,有一羣人卻不得不冒着高溫在戶外奔波工做,他們就是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的電力巡檢人員。git
炎炎烈日下,爲了保障自身人身安全,電力巡檢人員須要穿上棉質的長袖長褲工做服,頭戴安全帽進行室外設備的巡視和檢查工做。「走一圈下來全身都是汗水,衣服均可以擠出水來」,南方電網廣東能源技術公司機器人事業部的楊英儀博士如此描述夏日室外巡檢工做的艱辛。github
廣東電科院能源技術公司利用百度飛槳(PaddlePaddle)深度學習平臺爲自主研發的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提供視覺賦能,實現對變電設備的準確檢測與分析,讓原有單次6小時的人工現場巡視由機器人替代,極大地下降了運維成本,提升了巡視工做的智能化水平。算法
01安全
費時費力的人工巡檢網絡
電能從生產到消費要通過發、輸、變、配、用五大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到電能的正常供應。其中,輸變電是電能經過電網傳輸的重要部分。電力巡檢的核心工做內容,就是對輸變電設備進行運維,以確保其正常工做,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和電能的穩定供應。框架
一直以來,電力巡檢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哪裏有變電站,哪裏有輸電線路,電力巡檢人員就要到哪裏去。不管是無邊無際的平原,仍是叢林密佈的山區。運維
就變電站巡檢而言,對設備的巡視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現在已經成爲高級工程師的楊英儀博士也在電力設備現場巡維的生產一線上待過,他回憶起當時所在班組的老班長開玩笑說過的話:「咱們天天不是在巡檢就是在去巡檢的路上」。性能
電力設備巡檢工做是枯燥而繁瑣的,一次典型的變電站巡視工做涉及的巡視點多達1000多個,這一般須要兩位工做人員花費6-7個工時去完成,不止耗費人力,更耗費時間。隨着經濟的迅猛發展,電網的規模愈來愈大,輸變電設備的數量也愈來愈多。在現有的人員規模狀況下,如何提供智能化的巡檢裝備,令人力投入更少、運維效率更高,是擺在全部電力人面前的一道亟待解決的難題。學習
02
實時智能的AI巡檢
多年來,廣東電網也一直在進行各類方法的嘗試。目前,機器人已經被引入電力巡檢領域,並能夠取代人工完成大部分自動化巡視工做。可是,針對表計識別的傳統圖像識別方法因爲受到複雜背景、光線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檢測與識讀的總體準確率仍然較低。
廣東電網經過與百度公司的合做,利用AI算法實現裝備賦能升級。
基於飛槳的AI算法幫助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提升了設備圖像識別的準確率,提高了裝備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解放了勞動力。
如今,利用智能巡檢機器人開展室外巡視,只需預先設定機器人的巡檢點,規劃好巡檢路線,機器人就會自動進行全部相關表計的檢測與讀取。工做人員無需花費6個小時在現場巡視,而只須要在遠方的主控室一鍵下達巡檢任務。
「因此如今咱們變電站能夠利用智能巡檢機器人替代人工開展示場巡視了」,楊英儀說道,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好處在於,受環境、氣候及做業時長等因素的影響較小,能夠下降人工巡檢的勞動強度,下降運維成本,提升巡檢做業和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從更長遠的意義上講,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推廣應用與賦能提高,可有效推進變電站巡檢無人化的進一步發展。
03
百度飛槳的賦能及模型揭祕
新技術的應用並非一路順風的,中間也走了很多彎路。
2016年,廣東電網圍繞智能巡檢機器人研發成立了重點攻關團隊,團隊中有作高壓絕緣的,作傳感檢測的,可是沒有一我的是機器人專業科班出身的。用他們的話說,他們對機器人技術「一抹黑」,徹底不瞭解。通過2年多的實踐和摸索,光機器人本體和後臺,更迭了至少六個版本。
以變電設備巡視中的指針類表計檢測和識讀爲例,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使用傳統的圖像處理技術,用人工設計特徵方法進行特徵提取。這樣的方法只能獲取圖像中目標對象的淺層特徵,這使得識別過程極易受到光照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各種干擾因素影響下,總體識別準確率並不高。
2017年,廣東電網與百度創建了戰略合做關係,賦能前端巡檢設備也是合做的重要內容之一。智能巡檢機器人攻關團隊引入百度飛槳(PaddlePaddle)平臺,利用其所提供的YOLOv三、U-Net,使機器人面向表計的深層次特徵提取能力大大提升,突破了環境因素的制約,方法的準確率和魯棒性顯著提高,在表計目標檢測、示數讀取等方面的效果尤其顯著。如今,對於用原有傳統方法處理起來極爲困難的表計目標,用深度學習方法已經能夠得到處理效果的有效提高。
U-Net是飛槳語義分割庫PaddleSeg中支持的四個主流分割網絡之一,整個網絡是標準的encoder-decoder網絡,具備參數少、計算快、應用性強等特色,對場景有較高的適應度。U-Net使用跳躍鏈接,以拼接的方式將解碼器和編碼器中相同分辨率的feature map進行特徵融合,幫助解碼器更好地恢復目標的細節。
在變電站表計示數識讀這一案例中,機器人對錶計的讀取須要通過表計總體目標檢測及二次對準、錶盤目標檢測及示數讀取兩個階段。原來的機器人主要是採用基於傳統人工設計特徵的圖像處理方法實現表計的目標匹配和輪廓檢測。因爲這些方法只能實現淺層特徵的提取,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容易受到圖像背景、環境光照、拍攝角度等因素的影響,分類錯誤率較高。此外,樣本量的增長對此類方法的做用也不大,大量深層特徵沒法被挖掘並用於提高算法的性能。
背景特徵難區分
相似區域易誤檢
環境光線影響檢測準確性
現場干擾(如水珠)
針對這些問題,對機器人的賦能升級採用了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對涉及目標檢測與圖像分割的兩個關鍵階段進行了改善。出於下降圖像處理的傳輸時延和資源需求、提升前端處理效率和智能化程度的目的,上述兩個階段均是在機器人本體上完成。所以,改進方案選擇了更適用於前端推理實現的YOLOv3和U-Net模型。
在面向表計目標檢測的具體實現中,攻關團隊所採用的訓練集包含了946張圖像樣本,標註了2838個表計目標,而測試集則包含了236張圖像樣本。在基於飛槳YOLOv3的檢測實現中,對錶盤檢測的最高mAP達到了0.9857,有效地提高了目標檢測的查全率和查準率。
檢測結果示例
mAP指標隨迭代次數的變化圖示
在面向表計示數識讀的具體實現中,利用翻轉、旋轉、隨機裁剪等方式進行圖像預處理,爲U-Net模型提供更多不一樣的訓練樣本;在錶盤分割中,則利用U-Net實現表計指針、錶盤刻度線、錶盤示數等關鍵要素的有效提取,繼而利用圓心定位、數字分類、角度估算等後處理方式實現表計示數的有效估計。在101張測試樣本中,指針示數識別結果的誤差與召回率的分佈以下表所示。
目前,廣東電網和百度飛槳的合做主要集中在變電設備巡檢領域,將來將在輸電線路巡檢、現場風險管控等方向上開展合做,逐步推進電力巡檢行業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做爲中國全面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百度飛槳已經成爲全面推進國內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重要基石。正如飛槳得到第六屆世界互聯網頒發的「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這份榮譽所彰顯的,飛槳技術領先、功能完備、生態豐富等特色向世界展現着中國科技的力量。
04
參考文檔
基於PaddleDetection的YOLOv3模型訓練過程可參考: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Detection/blob/master/docs/YOLOv3_ENHANCEMENT.md
基於PaddleSeg的U-Net模型訓練過程可參考: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Seg/blob/release/v0.2.0/turtorial/finetune_unet.md
錶盤分割教程可參考:
https://github.com/PaddlePaddle/PaddleSeg/blob/release/v0.3.0/contrib/README.md#%E5%B7%A5%E4%B8%9A%E7%94%A8%E8%A1%A8%E5%88%86%E5%89%B2
想與更多的深度學習開發者交流,請加入飛槳官方QQ羣:796771754。
若是您想詳細瞭解更多飛槳PaddlePaddle的相關內容,請參閱如下文檔。
官網地址:https://www.paddlepaddle.org.cn/
>> 訪問 PaddlePaddle 官網,瞭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