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面了不少大廠的web前端崗位,都被刷了,在決定入職前,手裏拿了幾分待遇差很少的offer,後期的面試愈來愈順,本身思考和總結了一下,原來面試也有好多技巧和方法可循,但願這些方法能夠幫助到爲找工做並且苦惱的你,可能每一個人的方法不同,不過至少能夠提供一些參考。前端
先說明一下個人基本狀況,93年生人,初中畢業後上了一家技校,網絡工程專業,函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信息管理專科證書,11年畢業,工做7年了,前2年換了3家公司,基本上作都是偏設計的工做,也就是你們總說的低端美工(非美術工程師,會改圖的切圖仔),最近5年都在一家外包公司作前端,從單打獨鬥到創建團隊再到爆發成長和穩定運行再到最近的衰落,5年時間裏,本身有不少心得,離職前也寫了本身的五年反思,不過本次的重點是本身如何在一家公司呆了5年以上還能憑藉綜合能力找到一份待遇還不錯的工做。vue
這裏咱們先要思考一個問題,在一個環境下呆5年,即使業務或者技術能力很強,也很難適合每個公司的招聘崗位,另外,在一個環境下5年,你的思惟模式基本固化到和你如今所處的公司文化同步。node
綜合以上兩點,就會有一個客觀存在的問題,技術與業務以及思惟固化5年,若是想快速的找到心怡的工做其實很難,除非你能碰到和你如今所處公司的業務、技術、文化基本一致的公司,那麼即使是這樣,你估計也不會對這個職位感興趣。webpack
個人經驗是這樣(很傷心的向你講述個人錯誤經歷),我剛剛提完離職申請,就在boss和拉鉤上更新簡歷,由於工做年限比較長,基本上都是高級工程師或偏架構和管理的崗位,並且因爲工做年限頗有優點,簡歷稍微漂亮一點,很容易可以拿到大廠的面試邀請,我拿到了京東、阿里、36氪、CSDN等比較大型的互聯網公司的面試邀請。web
我呢,在十幾人的前端團隊裏任命爲一個小leader,自覺得技術還能夠,本身懂一些前端的生態,作過幾個小程序和基於vue或者其餘框架的項目,就飄飄然的去面試了,結果就是面試官們一個個微笑着告訴你「靜候佳音」。面試
因此,比較好的作法是在招聘網站上把大廠的公司設置不可見,先投遞規模比較小的公司試試水,權衡一下本身的指望薪資和市場環境,瞭解一下技術現狀和外面行業的各類動態,面試官們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有哪些,根據這些,改進一下本身的自我介紹和簡歷。vue-router
技術上,除了js語言本身的特性問題,如原型鏈、做用域、繼承等,基礎的問題大部分都是數組的操做,排序怎麼寫,map和forEach的區別,object的屬性和方法有哪些等等,vue被問的比較多,vue的響應原理,父子組件通訊,vue-router的應用,vueX的核心api,還有就是部分關於小程序、ES六、webpack等問題,另外會問一些狀態碼、jsonp、同域跨域、動畫性能、前端優化方面的問題,其實大部分問題百度一下都能找到答案,不會由於某一個知識點沒有答出來就起了決定性做用,畢竟前端的範疇很大,比這些更重要的還有其餘問題。json
好比常常被問到,若是你與中級開發相比,工資要求比別人高,那麼你的優點是什麼?你比其餘人更有價值的地方在哪裏?這個也是本身要思考的問題,面試官有可能不會前端技術,但會經過溝通技巧把你的技術水平、工做能力等還原出來,是否可以直觀的表達出本身的優點也關係到你能不能入職一份你嚮往的工做。gulp
咱們以前的公司的大部分工做是頁面製做,一小部分是作前端業務邏輯的開發,並且我一干就是五年,所謂的一個技能重複運用了5年,你們理所當人認爲工做能力是沒有提高的,確定沒有人要,我也在思考本身的價值是什麼?小程序
設計排查 我在以前的工做中,會涉及上下游工做,咱們會作設計的排查,是否是少40四、500等特殊頁面,用戶登陸與未登陸的狀態是否完整,列表頁面有沒有loading效果,數據最多和最少的狀況怎麼展現,表單有沒有屢次提交的驗證碼,有沒有校驗和格式提示,這些都能有效的避免前端工做後期出現惡性迭代,提升前端效率。我是從UI轉的前端開發,日常除了看一些前端技術外,也會看一些用戶體驗和設計規範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實際項目中,面對臨時的需求任務,會結合技術、視覺、用戶體驗三方面的信息作出更好的決策。
組件劃分 另外一方面,組件劃分也是一部分,一個項目劃分多少頁面,劃分多少複用組件,如何更高效的組織它們,它們的api怎麼定,場景是否都能知足,每一個人寫一套別人已經寫好的東西,既浪費時間又不能提升,並且還不能集中精力去作一個精美的組件出來,後期使用和維護也有很大的問題,而這個正好是我目前的重點工做。
前端技術 固然了,打鐵還需自身硬,技術就是要懶,就是要提效,就是要比別人快,持續的學習前端技術,懂得運用自動化工具解決開發痛點並提升效率,從grun到gulp再到如今的打包工具webpack,怎麼找到目前工做和技術的契合點來提效;前端框架,有沒有應用和對比?怎麼根據團隊的實際狀況去選型和應用,解決工程上的問題,先後端分離的開發流程,怎麼定義符合restful 的api接口。另外,小程序和H5的區別是什麼?http協議怎麼樣?怎麼用node去解決實際工做中的問題,好比聯調轉發、mock數據、接口校驗等等,這些也是本身紮紮實實的底子,是本身吃飯的傢伙。
軟技能
另外,從一個開發到管理,技能有所變化,也涉及到不少知識,怎麼創建團隊?本身怎麼作獎懲制度,保證公平性,怎麼創建良性的溝通?怎麼激勵成員?怎麼調節矛盾?怎麼上情下達?如何應對平行溝通與斜向溝通?也有不少技巧,本身一方面在自考項目管理的課程,另外一方面,也看一些管理類的書籍,德魯克、安迪格魯夫等等,很助於管理工做的完成。
我在作自我介紹的時候常常被問到:平常的工做是什麼?後期回答是:「前端的技術架構、難點攻堅和工做分配協調,保證前端開發任務的順利進行」,這個纔是你7年工做年限崗位的職責,固然還有好比團建、技術氛圍、人員管理等輔助的技能,不是和初中級搶開發任務,也不是和各個負責人每天扯皮。
這個問題你即不能回答我是以技術爲主,管理一竅不通,也不能回答我只是協調溝通,不多寫代碼,技術比較弱,我也是在被問及屢次後,纔想到的回答,有準備和無準備的回答相差甚遠,至少我前兩次臨時想到的回答沒有令面試官臉上泛起信任的微笑。
有時候不少HR小姐姐會在boss直聘上溝通兩句就直接發麪試邀請了,最好抓住這個時機多瞭解瞭解你要應聘的崗位和公司,最最重要的是問清楚崗位的薪資預算,防止出現這種狀況:你面的很開心,面試官很滿意,最後由於預算問題浪費你們的時間。我也有遇到過,最好提早委婉的問清楚,畢竟最關心這件事是你本身。
還有不少直接HR看一下簡歷就在招聘軟件上給你發麪試邀請了,其實大廠的公司都會先電話確認,而後再發面試邀請函,你們都重視本身的時間,也是對應聘者的尊重。
我以前也負責過前端人員的招聘,個人領導也傳授給我不少經驗,大部分有面試經驗的面試官通常會讓應聘者自我介紹一下,包括本身的學習歷程,工做經歷,主要技能等等,根據這些信息初步判斷一下應聘者的技術水平,而後挑選一些細節的問題再追問一下真實性,若是感受技術水平與公司的崗位相符,就問一些本身團隊如今或者將來要用的技術,根據答題狀況評估一下學習成本,而後再問問求職者本身的職業規劃,講講這個崗位的職責和工做內容,看這個崗位是否與求職者的預期相符,輔助的會問一些平常的學習方式和愛好,綜合的對應聘者進行考量,畢竟是雙向選擇,僅僅乾巴巴的問幾個技術問題來找到合適崗位的應聘者其實很難的。
固然,並非每個人都能遇到溝通技巧運用特別熟練的面試官,我也碰見過好幾個拿着簡歷翻來覆去的看,最後憋出幾個不知所云也不知怎麼回答的發散性問題,我剛剛負責招聘工做的時候也常常出現這樣的狀況,你們尬聊十幾分鍾後不歡而散,應聘者以爲本身沒有給表達的機會,面試官以爲本身沒了解到應聘者。
個人經驗是如下四點:
第一,要作自我介紹,要講一下本身的工做經歷,介紹負責過的項目和主要職責,若是面試官對項目感興趣再具體講一下項目細節,爲的是讓面試官快速瞭解你的經歷和水平,最好能夠在簡歷上準備二維碼,方便預覽。
第二,要表達本身的價值,告訴面試官你的優點和價值,比別人強的地方在哪裏。
第三,要表達本身的指望,好比我指望本身在將來五年內,沉下心來作事情,框架也好,項目也好,工具也好,這些想作的事會不會有助於崗位工做的提升,有沒有大幅改進和提高,讓面試官對你將來的指望值提升。
第四,要問,你不能老是乾巴巴的去輸出,別人對你瞭解的很清楚,你卻一點不瞭解對方,找工做就像交女友同樣,要互相瞭解後再下決定,你要問問公司的核心業務是什麼呀,是朝陽產業仍是夕陽產業,這個崗位的主要工做是什麼呀,有沒有將來的晉升空間,公司有沒有培養的計劃呀,公司是技術爲主仍是業務爲主仍是銷售爲主呀,側面或者正面的去了解這個公司,瞭解要加入的團隊,去考量本身是否適合這個崗位。
四個點清楚之後,咱們就知道本身是去幹嘛了,根據現場狀況去反映,好比有的面試官對溝通比較生疏,上來問了幾個技術問題,你能夠委婉的說:「很差意思,我比較緊張,我能先自我介紹一下嗎?」,另外,若是面試官尬聊,本身也能夠趁着空檔去問問崗位的工做內容和公司的主營業務,或者說說本身對工做的指望,固然,也許會遇到不少突發的狀況,老生長談,仍是要控制情緒,由於本身的目的是高效的得到適合本身的崗位,其餘都是次要的。
上邊寫了這麼多,最後概括一個順序出來吧。
固然了,這只是本身的一些心得,不必定適合每個人,只是本身記錄一下本身是怎麼走出來的,能夠作一些參考,另外能夠看看羅振宇的《知識就是力量之如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做》來擴寬一下思路,最後,祝各位找到本身心儀的工做。
我在參加掘金秋招求職徵文,你也來參加吧👉掘金秋招徵文活動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