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晴天,去中心化交易所鯨交所嶄露頭角

任何一場變革都不會以敲鑼打鼓的方式來到你的面前。數據庫

1、回顧歷史安全

事件1:2014年2月24日,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MT.GOX,發現自有10萬枚,用戶75萬枚,共計85萬枚比特幣被盜;網絡

事件2:2018年12月,年僅30歲的加拿大數字貨幣交易所QuadrigaCX創始人傑拉爾德·科頓,在印度拉賈斯坦邦行政中心齋普爾因克羅恩病的併發症去世。因爲該交易所的密鑰只有科頓一人掌握,致使1.9億美圓的數字貨幣和法訂貨幣被「鎖死」,數千名沒法提現的用戶陷入恐慌;併發

事件3:2019年5月8日,三大數字資產交易所之一幣安,發現大規模安全漏洞,7000枚比特幣被盜,按當時市場計價,損失規模超過4000萬美圓;ide

相似數字資產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究其背後緣由,這些中心化的交易所,其實就是單機版數據庫,一旦發生單點故障,用戶資產必然受損,更嚴重地,他們徹底控制着用戶的資產和密鑰,做惡成本極低。學習

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裏,用戶的資產居然存儲在中心化的交易所內,真是個笑話。區塊鏈

2、從don't be evil(不做惡)到can't be evil(沒法做惡)加密

區塊鏈世界要解決的核心是信任問題,而信任機制的創建不能靠主觀意願,須要代碼或者智能合約在客觀上予以約束,沒法做惡才能儘量地保護用戶資產安全。遊戲

不少人對主觀上不做惡和客觀上沒法做惡的區別不理解,拿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舉例,一個是幣和密鑰被控制於交易所,另外一個是幣託管於智能合約,私鑰本身保管,任何其餘人沒法觸碰。事件

主觀上不做惡沒法解決信任問題,只有客觀上沒法做惡才能真正保障用戶資產安全。

做爲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鯨交所給了用戶加密數字資產一個相對安全的避風港,從安全帳戶,到智能合約多籤1+1,升級到1+1+3,以及將來的1+1+N,再到諾亞方舟計劃,無不踐行着can't be evil的核心價值觀,資產安全是一切交易的前提。

3、Everthing exchange

做爲鯨交所最先期的用戶,一路跟着鯨交所一塊兒成長,慢慢地理解了她的戰略意圖。玩過拼圖遊戲的人都知道,你得從邊緣開始,由於邊緣的地帶是直的,更容易被識別,把這部分找出來,拼圖的輪廓就能大體呈現出來,也更容易找到中心地帶各自的位置。

資產交易是交易所的核心功能,這毋庸置疑。圍繞這一核心,鯨交所自行研發跨鏈技術,解決受制於EOS主鏈資產豐富性不足的問題,實現EOS鏈資產和其餘公鏈資產的價值自由交換。

然而,在不一樣的行業週期,用戶的需求側重點不一樣。目前來看,整個幣圈還處於熊市,用戶的交易慾望和需求有明顯不足,學習和屯幣就成了熊市中的廣泛共識。

鯨直播、鯨快訊、鯨社區、易金鯨學院,爲幣圈用戶提供了一個充分的學習和交流區塊鏈知識的入口;鯨理財、鯨礦池,鯨算力,讓持幣者無風險躺賺;分鐘貸,緩解用戶短時間資金流動性不足;槓桿、合約、衍生品(即將上線)知足高風險用戶交易需求......

一塊塊拼圖擺好了,須要用戶來玩,才能體現拼圖的價值。安全帳戶大大下降用戶進入門檻,若是說160萬EOS用戶是一棵樹木,那麼鯨交所的目標羣體就是全球3000萬加密數字資產投資者這整片森林。去中心化交易所底層協議,開放給全球各國去中心化交易所,讓用戶實現自由流動。

交易+教育+理財+借貸+衍生品+去中心化底層協議,鯨交所將來不只是一家加密數字資產交易所,更像是一個安全、透明、開放的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Everthing exchange的願景也許終將變成現實。

4、鯨交所的X因素

交易所賽道競爭異常激烈,目前的鯨交所還處於苦練內功,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完善產品體系的階段。這就像開一家賭場,你不只要有百家樂、21點、還要有輪盤、德州等各類牌型,玩法全了,纔有底氣上牌桌,除了這些基本的牌型,鯨交所要打贏這場交易所之爭,筆者認爲還有幾點X因素。

X1:WAL鎖倉免手續費

10月1日,Charles Schwab(嘉信理財)發佈公告稱,將取消全部移動和網絡交易渠道中股票、ETF和期權的交易佣金。以後 TD Ameritrade(亞美利交易),E-TRADE(億創理財)和 Fidelity Investments(富達投資)都紛紛表示要削減相關費用。

這一切始於 Robinhood(簡稱「羅賓漢」)的出現,一款免佣金的證券交易軟件。這是一個教科書式的初創公司經過免費戰略,爭奪市場份額,從邊緣試圖顛覆傳統行業的故事。阿里、騰訊不就是這樣的嗎?

鯨交所的鎖倉免手續費策略也是如此,打蛇打七寸,對於賴以手續費生存的大交易所來講,免費策略會讓其很難受。若跟進,利潤必然受損;若不跟進,用戶必然流失。

X2:網絡協同

拿淘寶網舉例,淘寶要處理的是紛繁複雜的商品交易。當年爲了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淘寶逐步地摸索出了在線支付、擔保交易、信用評價、消費保證等一系列看起來不那麼重要,可是實際上相當重要的體系。

爲了逐步摸索出這些服務,淘寶早期的發展速度並不算快。一直到2007年,大部分人並無把淘寶看成一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可是當這些體系一旦創建了,加上淘寶從服裝等主打類目快速擴張到更多的類目,最後造成萬能的淘寶概念的時候,這個平臺的橫向擴張能力就很是大了。因此它會快速地從2008年的1000億擴大到2012年一萬億的年銷售額。

同時因爲這個橫向積累是很厚實的,在縱向方面平臺也有了強大的拓展能力。淘寶逐步從零售走到廣告、營銷、物流、金融等新的創新領域。

淘寶能有這樣的廣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網絡本身有很大的擴張動力。不一樣類型的賣家彙集在一塊兒,不但能夠分攤各類基礎服務的成本,也能分攤獲取客戶的成本。淘寶的核心是商品的豐富性,不是簡單的規模。

淘寶做爲一個協同網,是在廣度跟深度上不斷快速自我擴張。在這個基礎之上,又加入了數據智能帶來的價值,因此淘寶帶動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快速推動到了3000億美金這樣的市值。

再來看今天的鯨交所,交易+教育+理財+借貸+衍生品+合約等產品體系,安全的帳戶體系,開放透明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底層協議,這張協同網已初見端倪,她的爆發式增加或許須要的只是時間。

X3:政策利好

10.24往後,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針對區塊鏈以及數字資產交易的相關政策,筆者理解爲短時間利空,長期利好。這實際上是國家對廣大加密數字資產投資者的保護,去中心化不是去法律化,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爲,避免無辜投資者受害。

鯨交所在合規性方面一直作得很好,用戶kyc實名認證,積極擁抱監管。今年上半年幣圈盛行的IEO項目,鯨交所堅定不作,在當時,不少用戶不理解,認爲鯨交所不會博眼球,作營銷,回頭想一想,這不正是鯨交所can't be evil價值觀的體現嘛。

正規軍入場,第一件事就是剿匪,把違法違規的交易平臺打掉,正是鯨交所這樣合規平臺崛起的良好機遇。有幸參加了鯨交所週年慶,其中有不少搞傳統金融和法律的趙總朋友,筆者大膽猜想,若加密數字資產交易所正式歸入監管,鯨交所會成爲第一批擁有合規牌照的交易所。

5、寫在最後

鯨交所在上線之初,就在easy和hard模式之間,義無反顧地選擇了hard模式。這是一條雖艱難卻正確的道路,艱難的路不多有人走,但「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更讓人欣賞。

本文做者:坐在牆上等風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