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技術路線的選擇重要但不具備決定性

幾年前的文章,感受不錯。
[轉] http://blog.csdn.net/myan/article/details/3247071編程

最近微軟在技術上連續有大動做,在PDC上發佈了Windows Azure雲計算平臺,預告了Visual Studio 20十、.NET 4.0和C# 4.0。若是放在幾年前,我相信微軟粉絲們必定是歡聲雷動,不過此次狀況有點不太同樣,在網上看到有人在抱怨微軟技術更新速度太快並且四面出擊,還有人揚言要改弦更張,投奔Linux或者Java陣營。我本人也收到一封來信,寫信人大意是說本身大學時選擇.NET路線,一路跟下來很辛苦,2.0還沒學好,人家已經4.0預覽了,感到很困惑,問我該怎麼辦。老實講,這樣的問題我沒法回答,每一個人具體狀況不一樣,所應該採起的態度和解決方案也不一樣。從我本身來說,其實技術路線問題也曾長時間地困擾我,因此我想把我如今的一些想法攤出來跟你們分享一下。羅列以下:安全

  1. 根據我長期的觀察,作開發技術的人按照其人生路線設計,能夠分紅幾類。
    第一類是把本身的命運寄託在一項事業上。這樣的人知道本身想幹什麼,並且有能力把技術當工具來實現本身的想法和事業。這裏所說的事業是廣義的,並非說你非要本身開公司當老闆,而是說你承認一件事情,好比促進人們交流和言論自由,帶給你們更多娛樂,提高大衆身心健康水平,加強國家國防實力,或者提高某個行業的信息化水平,而後你可以以技術爲手段,在這個事情上作出成績。這種人作着本身認爲值得一輩子投入的事情,願意領略這一追求帶來的人生起伏而且無怨無悔,我認爲這是作技術的最高層次。
    第二類是把本身的命運寄託在組織和團隊上。這種人雖然不知道本身到底想幹什麼,可是技術水平出色,並且綜合素質突出,敢於變化,可以把技術當敲門磚進入某個優秀的團隊,以團隊的目標爲目標,依據團隊的需求而轉型或者堅持,跟團隊一塊兒幹出一番成績。這類人有使人羨慕的職業背景,在大公司裏高薪厚祿,生活比較安定溫馨,可是中年之後會常常自問到底作了什麼本身想作的事情,爲本身過於風平浪靜的人生感到惆悵。但總的來講,這個層次也是比較高的。
    第三種是把命運寄託在技術上。這種人有能力成爲技術的專家,而後就但願奇貨可居,待價而沽,把技能當商品出售謀求富足人生。這種人沒有大的人生目標,不想把本身的命運跟企業和組織綁定在一塊兒,也不肯意作什麼改變,只是知足於技術高手的層面,寄但願於其技術專長可以長期值錢,有點投機主義者的意思。
    第四種是還處於出賣勞動力的階段,在這裏就很少說了。
    我想說的是,在過去不少年裏,不少技術人其實是把本身定位在第三種人裏。而實際上,只有成爲第一類和第二類人,纔算達到了比較成功的狀態。第三類人實際上最危險,由於技術的變遷不可是可能的,並且是必定的。他們要麼立刻被淘汰,要麼追得老了累了追不動了之後被淘汰,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若是你認爲某個軟件技術的興起或者衰落對你我的的職業生涯構成了決定性的影響,那麼你可能正走在錯誤的路線上,應當儘快改弦更張。架構

  2. 對個體軟件人來講,什麼是核心競爭力?不是時間差,不是技術,不是基本功,不是什麼思想,也不是聰明腦瓜,而是你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
    有人看到新技術出來了,急急忙忙遇上去嚐鮮,覺得本身快人一步,就能如何如何,實際上這種想法根本不靠譜,最多在論壇博客上風光兩天,等這項技術投入實際應用之後一點便宜也佔不到。
    有人把某個技術、框架、平臺研究得裏外通透,覺得這樣就能奇貨可居。實踐中,這種人能紅火一時,但很難超過5年。這是現階段技術發展生命週期所決定的。此外,如今愈來愈多人意識到了,可以靠讀書看文章讀代碼作練習學會的東西沒什麼門檻,智力正常的人只要願意花功夫,都不難達到你的程度。有的人認爲,本身有能力駕馭技術潮流,哪一個紅學哪一個。我在技術行業裏不敢說閱人無數,見過的高手上百是有的,說句不怕得罪人的話,可以連續抓住兩個以上的潮流而且始終處於領先位置的人及其少見,一隻手就數的過來。更常見的狀況是,上一個階段的成功會成爲下一個階段的障礙,所謂隨機應變屹立潮頭之說,每每只不過是當紅小生給本身壯膽的狂言,時過境遷以後,他就只能聽着新一代當紅小生的豪言壯語而默默苦笑。
    有人強調基本功,這是對的。在任何技術性行業裏都同樣,基礎打得多深,上面就能造得多高。現實中,基本功紮實的人不多見,這跟中國教育的弊病有關,因此基本功好的人,通常應變能力強,學習速度快,比較受歡迎。但說基本功是核心競爭力,仍是沒有抓住本質。咱們常常能看到基本功差很少的兩我的,一個發展的很好,一個發展平平,這代表基本功成功職業生涯的是重要條件,但不是決定因素。
    有人強調這個那個思想,實際上軟件行業裏的偉大的思想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個,窗戶紙一點就破,其餘衍生出來的思想,就跟技術風潮同樣,各領風騷三五年,成不了你核心競爭力。
    還有人強調本身的智商,聰明腦瓜,以爲本身比別人聰明,本身的聰明是核心競爭力。大學生、剛畢業的人持這個觀點的比較多,然而有過人生閱歷之後,天然會對這種觀點不覺得然。本質上這是由於社會對於「聰明」的定義與學校不一樣,一個解題高手在學校裏多是受人仰慕的聰明腦瓜,但在職業人生中則多是個大傻蛋。咱們身邊不少人走了一條不盡如意的人生道路,每每不是由於他們不夠「聰明」,而是由於他們太「聰明」了,聰明反被聰明誤。我想這也是爲何人們要發明「智慧」這個詞以區別於「聰明」的緣由。另外,關於這種觀點,還有一點不得不指出,那就是在軟件這個行當裏,通常聰明就能夠了,絕頂聰明佔不到多少便宜。
    那麼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觀察圈子裏不少成功和不成功的技術人,提出一個觀點,那就是我的的核心競爭力是是他獨特的個性知識經驗組合。這個行業裏擁擠着上百萬聰明人,彼此之間真正的不一樣在哪裏?不在於你學的是什麼技術,學得多深,IQ多少,而在於你身上有別人沒有的獨特的個性、背景、知識和經驗的組合。若是這種組合,1,絕無僅有;2,在實踐中有價值,3,具備可持續發展性,那你就具有核心競爭力。所以,當設計本身的發展路線時,應當最大限度地增強和發揮本身獨特的組合,而不是尋求單項的超越。而構建本身獨特組合的方式,主要是經過實踐,其次是要有意識地構造。關於這個觀點,話題太大,我不打算贅述。框架

  3. 雖然技術路線的選擇不是核心競爭力,也不該該具備決定性,但對於我的職業路線仍是具備比較重要的影響力。但這並非說,咱們應該煞有介事地把本身歸於Java或者.NET技術陣營,成天捧本書吭哧吭哧啃。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着重於你要乾的事情,而後認真把這件事情作好,經過必要的學習將所需的知識體系構築完整,在整個過程當中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只有心理沒譜的人,纔會爲新技術的推出感到惶恐,由於他不知道本身要幹什麼,也就不知道本身要學什麼,看到什麼東西出來了都覺得若是不學就會落伍,纔會以爲是個壓力,日積月累,纔會痛苦彷徨嚷嚷怎麼辦。相反,若是你很清楚地知道本身要作什麼,就會發現,其實必須及時更新的知識變化並不頻繁,大多數新鮮玩意根本不在本身關注範圍內,任他三仙落地,五佛昇天,與我何干?所以徹底能夠安步當車,穩紮穩打。
  4. 幾年前我剛加入CSDN的時候,.NET和Java之爭是最熱門的話題。如今回過頭看,其實當時不管你選擇那條路,若是認真作下去,搞些實事,別玩虛活的話,如今都應該有成就了。固然,客觀上來講,這幾年微軟技術變化是比較快,彎彎繞得比較多,相比之下,若是當時你選擇的是Java,可能這幾年過的比較幸福一些,這是事實。我對此並非沒有本身的見解,可是這畢竟不是多麼大的問題,實際上Java這幾年折騰得也夠猛,只不過做爲一個比較開放的領域,Java爲其追隨者保留了更多的自由度,而微軟的追隨者大多數有一種被驅趕的感受而已。話說回來, 微軟的技術變革並非沒有章法的,其今天的技術架構,早在2003年就已經明明白白地公諸於衆,只不過由於某些微妙的緣由,一些微軟跟隨者這幾年被帶着兜了一些圈子,浪費了一些精力,比較辛苦。不過,如今.NET技術體系的塵埃基本落定,從體系結構上看,相對穩定的時期已經到來,投資微軟技術能夠放心。編程語言

  5. 不過我相信將來不一樣技術流的應用領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分化。在中國,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命脈產業和關鍵行業的服務端要害系統,國產化改造是阻擋不住的潮流,長期來看,開源和Java將在這個領域佔據主導低位。其餘的領域,隨着微軟技術變革的的大勢肯定,相信微軟的優點不可小覷。這裏沒有考慮中國政府可能作出的產業調整政策。此次微軟黑屏事件,不管是否出於微軟本意,其最大的效果在於向有關部門展現了一下其信息戰力,中國政軍內部有關機構對此不可能不加以警戒,這是否會引發中國國內IT產業政策的調整,如今還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微軟系統恐怕將在不長的時間裏與中國關鍵要害領域的核心繫統完全說拜拜。將來中國IT系統的格局,頗有多是居廟堂之高則清一色Linux/Java,處江湖之遠則Windows佔主導。工具

  6. 幾年前還有一個熱烈爭論,就是Java和C#之爭。如今實際上塵埃已經落定,兩個語言的定位已經分道揚鑣。Java實際上已經落實了成爲系統語言的諾言,在如今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上,Java與15年前的C同樣,能夠成爲構造基礎設施的利器,並且其性能至關不錯,徹底突破了以前人們對虛擬機語言的認識侷限性。我相信在將來,Java將有效地侵蝕C語言的一些曾經覺得千秋萬代永不變色的地盤。雖然同時Java也在向上發展,可是其力度與C#不可同日而語。相反,C#主要是在往上發展,即將成爲超級瑞士軍刀,微軟版十全大補膏,全部於應用開發有意義的特性都要加上,從編程語言發展來看,它將成爲一株奇葩。做爲一個編程語言的愛好者,我正饒有興致地注視着史上特性最豐富語言C#的發展動向。可是,不得不指出,C#的弱點在腳跟。自從用它開發Longhorn Avalon失敗之後,微軟暫時放棄了讓C#成爲系統語言的努力,專心專意讓C#變成應用開發領域的超級無敵霸王3000,而在覈心領域,仍然是C++、COM當關。這就出現了有趣的局面,在可見的將來,微軟體系內真正的核心軟件基礎設施,仍是將由微軟本身用C++來構造,而組合裝配的應用開發,則由C#完成。VB和CLR平臺上的其餘動態語言都不會有太多機會,由於C#將窮盡神智正常者一切關於語言的幻想。性能

以上幾點,若是有人如今要選擇技術路線,能夠參考一下。但切記,技術路線的選擇重要,但不具備決定意義。學習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