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杳師兄以這個標題給龍芯的發展提了些建議,咱也胡整一把,也給個建議。
龍芯發展到這一步,整機、筆記本等已經說明咱們本身造出來的cpu能用,如今的關鍵就是打破這個聯盟的時候了。
說打破聯盟,實際上說成不設限制,容許聯盟外的公司能夠自由加進來更合適,這樣沒有門檻等等,實際上聯盟不聯盟就好像不存在同樣。
這樣的不設門檻,必然有不少的阻力,好比如今聯盟內的公司就不幹,也許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苦,在咱們的支持下把龍芯養大了,不把利潤拿出來好好孝敬爹孃,反而要開放讓全部公司都能進來分一杯羹;特別是核心團隊不少能人分散到產業推廣中去,這部分人若是隻顧眼前利益的話,也會變成阻力,影響核心隊伍的士氣和穩定,就更加可悲了。哎,是該把分散的人員收縮回來,快刀斬亂麻把門檻去掉的時候了。
純設計和開放外圍接口服務,怎麼能賺錢並繼續開發,龍芯已經作的很好了,好比和st的合做,他們生產並負責推廣,龍芯按片收錢。這樣的方式能夠更近一步,不能綁在一條船上,好比合同明確僅限開發出來的某個型號或系列,不要承諾把龍芯之後全部可能產出的cpu都本身設套和人家綁着。若是已有的芯片製造商讓人不滿意,將來開發的芯片徹底能夠另找別人。
還有人才接班,胡偉武和之前的前輩讓國產通用cpu從無到有,之後要發展還須要一大批胡偉武這樣的人物,若是後繼的龍芯老是胡偉武在一線總設計總指揮,競爭這麼激烈的領域,後繼無人也將慢慢走向沒落。
咱胡說,這些東東不少人都想到,只是我在這說了而已。
附些回覆老杳的文: goofegg:老杳師兄說的在理,集中把cpu芯片搞好就好了,指令集,協議等等能開放的都開放,系統集成和軟件能推出去讓別人作最好。 之後芯片作得勢力大了再慢慢多攬點,如今想通吃只會慢慢走向死路。 龍芯產業化如今連生存都沒法保障的狀況下,仍是別這樣包攬的好,反而給本身樹敵無數。相反,指令集越開放,外圍芯片設計,系統集成以及軟件等等別人纔可能幫着作。龍芯核心團隊仍是別分散的好,跑到夢蘭搞產業的那幫人仍是回去,集中作好芯片設計,作成個芯片設計公司就好了。等強大起來再去搞芯片組和其餘的, 如今作這些反而分散並樹敵,之後拾起來很容易,畢竟核心的cpu控制在本身手裏,好比相似mmx等等的加強優化本身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到時候本身作外圍芯片組也方便。 蛋糕還沒作大呢,就想關起門來本身包攬着分,往死衚衕裏走阿。 龍芯給人的感受,慢慢的好像雷聲大雨點小。東西還沒作出來呢聲勢就很提早造出來了。 從無到有確實很讓國人高興,開始出來的時候性能很差還都能接受,但這僅僅是作出來而已,相比人家並無優點,特別是開始宣稱能耗比別人低,那時候真是讓人憧憬。但是intel級別的人家隨便搞一搞,atom就出來了,能耗優點一會兒比下去了,這就是東西作大了的好處。 產業化生存的路還遠着呢,集中精力瞄準一個點繼續突破再說吧,攤子鋪的太開給核心團隊形成的壓力太大了,還想着分蛋糕,最後也許只能讓人失望。 liangliang:不是說沒人給作麼?龍芯聯盟裏的公司,都還在觀望呢。 goofegg:自我感受,不是沒人給作的問題。最開始也許都不看好,沒人給作,因此須要個產業聯盟。可是後期筆記本都能出來了,而且聯盟外的不少想加進來,這時這個聯盟就已經完成了其歷史價值。後期就不能再搞這個聯盟了,這樣只會產生蛋糕還不必定生存呢,聯盟內的人就想把能產生的利潤包攬分着吃,應該更加開放的原則,公開協議之類的,誰均可以加進來。核心團隊只要作好設計和外圍接口支持就行了。 像intel這樣的大公司,尚未強大到本身設計cpu,本身生產後本身作電腦呢,還須要華碩,聯想等等去作這些系統集成和銷售。龍芯是否能活下來還不知道,就本身整電腦,本身開專門店,開始讓別人知道系統作出來能用就好了,之後這些仍是要開放給別人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