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gmentFault D-Day 2015 杭州站暨三週年技術大會 上週六順利地進行了,全天四個會場、20 位嘉賓、各個技術方向深刻探討分享,從最新的技術趨勢展望,到熱門的技術議題深刻探討,再到衆多嘉賓的技術經驗與心得,此次杭州站 D-Day 就是一場咱們三週年的技術盛宴。前端
因爲全天是四個會場 20 位嘉賓的分享,內容很是多,因此這裏只節選部分精彩的演講和圓桌,分享給你們。node
先重點說一下上午主會場的三位分享。git
咱們 CTO Joyqi 主講公司的技術成長史,從最開始的 1.5 G 內存、40 G 硬盤的一臺 Linode VPS,沒有緩存沒有 CDN、只有 7 張數據表,到如今各類安全服務都開始使用,網站構建開始全面化,講了不少其中踩過的坑,有料的內容不少,具體評價請看用戶 @rainy 的文章《D-Day 杭州一日行程記錄》引用:程序員
上午第一個 SegmentFault CTO 祁寧的後端開場演講仍是有不少乾貨的,介紹 SegmentFault 從一開始一我的一臺 VPS 逐漸遷移到雲服務上,分享了創業過程當中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以及解決方案等,很是適合剛剛開始創業或者正打算創業的小夥伴參考借鑑。並且更重要的是他用 SegmentFault 做爲活生生的例子告訴咱們,若是有創業的想法或者很棒的 idea,其實創業的成本並無想象中那麼高,只要開始動手作,把遇到的問題當作是歷練本身的考驗,總能完成從 0 到 1 的飛躍。github
演講:《SegmentFault 成長記》文檔 | 視頻web
任何一個 App 都會經歷從小到大的過程,經歷幾個必須經歷的階段,區別在於有些 App 迅速長大,而有些則還沒來得及長大就轉型,或者乾脆中止維護了。不一樣階段關注的重點不一樣,因此對上述幾個要素的取捨也就會有所區別。而 Gaoboy 就這些,將本身的經驗心得進行了分享,開發效率、穩定性、開發成本、精細度、產品功能一個不可或缺,而一個技術團隊如何在選擇技術方案,制定技術架構的過程當中,在合適的時間作合適的取捨,發揮正面做用也是很是重要的。segmentfault
演講:《移動 App 技術架構的「四段論」》文檔 | 視頻後端
什麼是技術產品瀏覽器
解決什麼問題緩存
如何找到合適的人
如何造成小團隊去把產品作出來
如何把技術產品養大
技術產品的歸宿是什麼
如何用技術產品去創業
等等,玉伯就這些問題認真講解了一堂課,不只僅止步於技術的東西。這些是深度的思考結果發散,很是有啓發性。
演講:《如何打造優秀的技術產品》文檔 | 視頻
上午三位嘉賓分別是後端、移動端、前端的演講,以後下午便分散到各個分會場,下面節選部分各分會場嘉賓的分享。
天貓前端工程師朱柯軍(跑豬)在移動端會場主講《天貓 React Native 實踐與探索》。他將本來 Web 版本《猜你喜歡》業務使用 React Native 進行了重寫,隨後又開發了 iOS Native 版本,因此此次的分享就主要是他在 React Native 方面的實踐分享,從 Memory 佔用、CPU 消耗、Load 時間、使用體驗等多個維度,實驗對比了 Native、Web、React Native 三個版本之間的差別。由他的分享能夠看出,React Native 的性能和穩定性是介於 Native 與 Web App 之間而又兼具了 Web 開發的優點,感興趣的能夠看下他的分享,本身動手試一試。
演講:《天貓 React Native 實踐與探索》文檔 | 視頻 | 引用鬼道文檔
wharf 做者 馬全一 在後端會場主講《Container & ContainerOps》。從容器技術的發展開始,講到了目前容器的特性、相關技術(熱遷移 / LXC)、Docker 和 Hyper 的出現與發展,直到如今的 ContainerOps。下面是他的演講提要:
Container 技術
Docker 和 Rocket
Application Container Spec
ContainerOps
ContainerOps Open Source Platform: Wharf
他的演講稿很詳細,能夠直接閱讀~
演講:《Container & ContainerOps》文檔 | 視頻
前端界大V 徐飛 在前端會場主講《後 Angular 時代二三事》,主要是關於 Angular 2.0 所帶來的一些思考,由 ES6 和 TypeScript 到組件化與路由,再到指令與 Web Components,MVVM、React……講的內容不少,不管有沒有到現場,他的演講稿和文章都值得一看。正如他文中所說:
拋出這樣的問題來,是爲了讓你們察覺,在不少鮮爲人知的地方,存在很值得思考的東西。一些新的 Web 標準是爲了解決 We 系統的大型化,應用化,但僅僅以這些標準自己而言,仍是存在必定的不足,須要更深入的改變。
演講:《後 Angular 時代二三事》文檔 | 視頻 | 文字版
因爲時間限制,只有前端和移動端進行了圓桌討論,這部分也只節選一些看看。(完整版請見文章末尾的共享連接)
當下說的傳統作法歸根到模板引擎,React 是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問題是先後端結合點呢?前端後端好比說 React 怎麼去結合,我剛纔問我司馬,他說了同一臺服務器,同一臺物理機或者是虛擬機上,經過 HTTP、JS 作一些簡單的數據傳輸,固然這是能夠在必定場景下解決必定的問題,但我以爲這可能不是一個絕對或者說很是優化的解決方案,其實個人關注點最核心的就是數據分析,讓我去理解是一個痛,第二個就是 Native 怎麼一塊兒攜手。
何翊宇: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數據傳輸格式。其實對於我來講,我作這件事情的時候,看到先後端協做的模式上,先後端通訊協議越簡單越好,簡單到只有數據是最好的,由於徹底不一樣的工種要經過 VC 應用,就是一種業務模式。咱們但願數據成面上簡單的數據溝通,把接口部分作到最簡單。
第二個是怎麼作到JS相關的東西更好的協做,咱們這地的作法是儘量人後端不去寫模板的東西,讓後端專一於產出數據,後端負責的就是繼承數據,把這件事情簡化到前端和後端的模板,數據模板變成HTM的東西,後端不關心,後端只關心數據產出,數據產出是非穩定,儘可能中間的東西,若是先後端都要作的,那先後端都作,由於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下降成本。
與會者:我大概聽懂你的意思,就是界限在哪裏,一個是吐數據,一個是建模板。
何翊宇:你們知道阿里內部有一個 HCF 的東西,其實也是相似這樣的東西。我剛開始 Node 的時候也是在寫 HCF 的 Node 的端,就是把 Java 加起來的東西,其實他用的地方跟荒,任何純 JS 的東西要和 JAVA 應用,但具體到某個問題上,要把模塊接過去的層面上,咱們是不會讓它投入 RTC 的東西去作,而是更簡化的 JS,由於都有本身的應用場景。
與會者:之前我在學校裏的時候,我一直認爲先後端分析,認爲前端就是服務器,後端就是數據,後來工做以後先後端有點不對,由於一個頁面出來之後,最近我也在理解,前端是否是接入服務器的 web 層了?
何翊宇:這個先後端的分法在每一個團隊有本身的想法,可是有一點的是能夠肯定的,view 確定是屬於前端,我我的更但願是一個 web 工程師的職位,除了大前端的概念,就是把一些 web 這一層的相關服務加上前端的腳本,打包在一塊兒作大的淺淡的東西,可是這塊涉及的內容比較大,對我的要求會比較高,因此如今的狀況是前端被劃分在瀏覽器的東西,大部分是前端負責 view,加上 Native 都是屬於前端工做裏面。
這個問題是問徐飛和貝勒。關於 Angular 和 React,由於現有的案例是咱們選 Angular,由於一些緣由咱們選擇 React,再日後看,可能 React 之後本身會像 Angular 1.0 和 Angular 2.0,甚至後面會出現更多抽象層級更高的,語法特性更好的語言,但咱們寫業務邏輯的時候,它在那裏,我在想會不會有中間一個語言,因此我問兩位,中間的抽象層,事實上咱們不關心底下是 Angular 仍是 React。由於寫業務邏輯的人,業務的人老是以爲作架構的人,今天這個明天那個,其實就是安安靜靜寫代碼,應用工程師關心的是那個東西,可能 React 是一個方向,但又缺乏了東西,這兩個東西是否是能夠找到一個東西,以如今的技術方向有沒有可能?
徐飛:我以爲這種東西基本上不可能。至關於一我的喜歡吃肉,一我的喜歡吃青菜,你想一個既是肉又是青菜的東西讓他們兩個都喜歡吃,難度很大。不少時候決定的人絕對不是寫代碼的人,以他們的口味爲準,我以爲兩個均可以。
李振強:其實不少的應用,像前端和後端發展,他們 mode 層或者應用層,咱們也會作一些服務化,其實服務化的代碼都是用 JAVA 寫的,view 均可以用,最開始的時候均可以用 PHP 寫的,view 層也是 PHP,服務層的話是用 JAVA 寫,如今服務調一些 JAVA 的服務,目前尚未發展到必定要分得那麼那麼細,因此如今選擇React,能夠作得方式就是說去把一些業務邏輯漸漸從 view 分離出來,寫 view 能夠寫 model 層,model 換了一些其餘的方向,實際上是能夠附庸的。
玉伯:補充一下,可能仍是有可能的,多是十年之後。我以爲這種可能真正要達到協議層。
與會者:標準或協議嗎?
玉伯:標準都不靠譜。協議中有 HTTP 協議,有網絡協議,model 層和 view 層,能夠出現徐飛協議或者說其餘的協議,就是說這種協議被大規模接納采用就實現了,可是太遙遠了。
HAX:我以爲其實不那麼遙遠,我以爲如今 Angular 或者 JS 很是火,我一直講新技術,我以爲到目前爲止,無論是 React 和 Angular 都不能讓我信服,就是這個東西就是讓咱們接受,從歷史看,這個歷史很短,Angular 纔出現多少時候,那時候以爲這個很牛,又出現了 React,說不定一兩年以內會有人出現顛覆 React,也是有可能的。
但前面提到的至少有兩點,第一個是無論是 React 仍是 Angular 都是在 model 層,因此即便如今 React 和 Angular 實現不少東西不同,就算你不用 React 或者是 Angular,還有不少的實現方法。就算用 React,React 本身也有不少種不一樣的,但無論怎麼樣,這一塊矛盾層的話,決定矛盾層這一塊,業務邏輯怎麼樣的,不是選用 Angular 或者是 React,還有不少因素決定你怎麼寫,若是有肯定的方法可以很好的寫出來,我相信在 Angular 或者 React 某種框架裏切換都不是很難的事情。
前面好像誰提到了,若是有人分層好的話,你的遷移確定是 OK。第二個點,想補充的是其實若是咱們拋開後面的 model 層,往前看的話,雖然 React 和 Angular 不少地方不同,但本質上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好比說整個組建的框架,若是再往下看的話,裏面都有一個數據綁定的問題。這個地方,我以爲也許是在將來幾年會發生變化的,如今 web content 還欠缺不少,好比說欠缺數據綁定,但不知道往什麼方向發展,也許數據綁定將來會標準化,或者有一種你們多接受的忙市,也許這塊就變得一致了。
我想問一下 Angular 的問題,若是是用兩個發包塊的話,雙向數據綁定。若是有時候寫模塊的話,若是要開發一個指令的話,若是想引用這個模塊,不能讓每一個都引用,怎麼用最簡單的方法,或者說 Angular 會有什麼解決方案,讓性能上獲得優化?
徐飛:這個問題能夠分開看,要解決的依賴關係。我以爲這個依賴是由於在1裏面,模塊機制設計不合理,若是要作的話,只能在最外層,若是是在 2 裏面,這個問題的解決對每一個模塊是本身對本身的依賴,並且依賴並無在再上一級的關係,至關於你們都是平級,每一個人均可以,這時候應該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其實我原本想找個機會完全把這個講一遍,這個性能有一些問題,特別是有一個很大的數字,有一千的長度或者一萬,我只改了其中的一個,爲了要看這個倏地有沒有變,第一次先找變的東西,在 2 裏面會有一些辦法,用存取系或者是觀察的方式去解決,但並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有些變量在 model 外面,把變量帶出去了,我以爲這是很是複雜的東西,我但願一段時間以後寫一個完整的交流。
與會者:由於有些問題困擾咱們,由於 Angular 自己自帶,社區裏面感受作項目的時候,感受在路由上有什麼樣的取捨呢?
徐飛:我剛纔也提到了,有三種方式,原來自帶的 NJNode,除非路由真的很是簡單。還有 ruiluter,新的路由機制也是其餘共享了一個路由機制,這個不同,一個組建是 A 包含了 A一、A2,這個路由自己是簽到關係,但若是有一天 A1 移到 A2 了,這時候路由是否是要準備,若是路由開始放在組件內部,能夠本身追加到裏面來,就是但願經過這樣的方式讓組件的使用更加靈活。
前端會場圓桌
一個是 Hybrid 方案,還有一個是 React 方案,還有一個是關於自動化測試。咱們在這樣一個開發方式轉型的階段,從純 Native 開發到混合開發,在混合開發以後發佈的頻率以及開發的速度都提高不少,在這種條件或者在這種前提下,咱們對質量保證應該如何作?由於發佈成本會變得很低,這裏的質量如何保證?
史江浩:其實 Hybrid 模式在 PC 端裏不是剛剛起步的,因此測試能夠沿用PC端之前的經驗,可是如今咱們的實踐和以往沒有太多的區別,不知道天貓有沒有不同的?
朱柯軍:React Native 剛剛纔作一個業務。針對 React Native 來說,最後是到 OC,因此這個測試須要全面充分,最後仍是要執行 OC,若是不少沒有控制的話,會形成信息泄露,如今尚未作得很充分,之後咱們會在這個方面會作一些測試的 case,並出來一些全面的方案。
倪華傑:由於我自己是作 SDK 開發,能夠簡單地聊下來。我剛纔提到的 Android 的 SDK 中只有一個是支持自動化測試,其餘都沒有測試支持。因此,像 Hybrid 的 APP 我見得比較多,我如今見得比較多的是 webview,這個大部分是它作。如今成熟的東西不是特別多,固然,前面說用 web 的方式去作,我以前在 web 作自動測試的時候就是用 lua 的腳本作測試,可是在 Android 上沒有找到。
主持人:在整個無線端的測試方面是比較初級階段,整套體系完整地創建起來可能須要一點時間,你們有沒有什麼問題?或者比較想討論的話題?
若是你們沒有的話,我剛纔和兩位討論過一些問題,咱們在移動端設計 API 應用方案,即個人端和 API 交互有各類各樣的東西,由於個人端發佈到用戶手上之後,它的控制權限不在我這裏,那麼開口開放出去以後會涉及到各類各樣的問題,好比數據的問題、版本的問題,甚至權限的問題。這些問題想聽一下各位在平時的應用中有沒有能夠分享的經驗?
史江浩:我能夠這樣理解,如今的問題是如何解決一個 APP,離開開發者的手裏,達到手裏已經交付了,如何解決用戶產生的一系列的問題,能夠這樣理解嗎?
主持人:能夠。
史江浩:這個問題是 case by case。好比咱們離開用戶的時候,有時候須要記錄用戶的行爲,幫助咱們重現用戶的 bug,好比打一些日誌,讓咱們在用戶崩潰的時候,經過日誌得知用戶作了什麼樣的操做。還有用戶崩潰日誌的收集和解析,以及崩潰日誌轉化爲程序員可讀的日誌。這些是能夠作的點。
另一個比較關鍵的是,充分利用用戶反饋的功能,當用戶把頁面打開的時候,能夠反饋給咱們他遇到的問題,而後拿到他的聯繫方式去聯繫他。
倪華傑:咱們作 SDK 開發遇到這個問題很麻煩。這至關因而二到手了,咱們比大家更着急,好比咱們作一個 case 大家又不升級,而後一直問咱們爲何線上有 bug,咱們很痛苦,聽到這個之後,我立刻記到個人備忘錄。
剛纔說到 API 版本設計和變動的事情,這個咱們是有的,早年的時候,咱們有一個 API 的設計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代碼缺失,要進入老版本的數據,這時候可能數據格式都變了,這個沒有辦法,若是大家細心的話,能夠發現之前的 API 是 1.0 版本,如今是 1.1 版本,在雲代碼只能改了,這裏沿用了早年的服務器的 API 設計,老版本就走老的 API 接口,新的走新接口。
移動端會場圓桌
如今來看看其餘的一些照片放鬆就行了(前面知識洗腦那麼久
肉山大魔王
誰說的沒有妹子?
主會場盛況
前端會場提問
累了來把推拿
最後來一張當天的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