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思否,七年之癢

別在乎標題,來都來了,看看內容吧!

思否 9 週歲了 🎂🍾🎈!隱約記得我在思否的時間不短,去查了查,是 2014 年 9 月,教師節的前一天註冊的,算下來在思否也有 7 年了。而後去查了下我在思否的第一篇博文,是篇「備忘」。因此一開始我是並非衝着思否的專欄系統來的,而是衝着問答系統來的……git

那時候,思否還不叫思否,只有一個英文名字叫「SegmentFault」。必定是這個名字吸引了我,由於那時候我已經知道國外有一個組織的問答網站叫「StackOverflow」,雖然看英文勉強能懂個七七八八,但網速着實着急,還時不時的的打不開。「SegmentFault」這個名字就表示咱們國內有人立志作專業的開發技術問答了,國內的開發者們有福了 🥰!github

固然那時候還有個 CSDN 是國內知名的技術問答網站,不過我已經離開它好久了。已經想不起是什麼緣由離開,但多半是「累覺不愛」。無論怎麼說,「SegmentFault」這個名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了我。而後我開始瘋狂的回答問題。也不知道何時,就進到了排行榜前三。隱約記得最高的時候到過榜二,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被稱做「刷題高手」—— 很貼切的形容。編程

除了回答問題,我也寫博文,也就是專欄。從大學以來,就一直有寫東西的習慣。寫東西對本身來講是一種回顧,是對知識的清理。一方面鞏固本身所學,另外一方面也算是備忘,順即可能還能幫助到別人。自從在 SegmentFault 上寫博文以來,這裏就成了個人主要發文地。其餘地方,好比 51CTO、開源中國、知乎、掘金等我偶爾也發,但始終仍是以思否做爲主戰場,究其緣由,我想可能有兩點:一是思否的 Markdown 編輯器作得真心不錯,渲染樣式美觀但不張揚,我喜歡;二是思否一直專一於開發技術相關內容,沒太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東西,來這的人就是爲了學習,像極了靜謐的校園 🏫 —— 我從出生到如今一直生活的環境。segmentfault

7 年來,我在思否回答了 1800 多個問題,寫了文章 80 餘篇。文章產量不大,但他們爲我保持在排行榜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 畢竟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沒有「刷題」。其中貢獻最大的是這篇「理解 JavaScript 的 async/await」,閱讀量即將突破 47 萬 🤩🤩🤩。託你們的福,我在思否上我的粉絲 16K,專欄粉絲 5.5K,尚在成長…… 😁。提及來,公衆號「邊城客棧」就比較弱了,到目前爲止也才 800 多訂閱,但讓我欣慰的是,整體一直處於緩慢增加狀態,哪怕曾經半年沒發文,訂閱量也是有增無減 🤣!公衆號上幾乎全部文章都首發於「思否」。async

受益於思否強大完善的 Markdown 編輯,我都是用 Typora 寫好以後直接粘貼到思否的編輯器,只須要上傳一下圖片,不須要別的多餘操做就能發佈。不久前(可能幾個月吧),思否開始支持 Mermaid,畫點流程圖、狀態圖啥的,都不用截圖了,直接在 Typora 中寫好了 Markdown 粘過來就行 —— 毫無壓力!好像更早一些的時候,思否 Markdown 編輯器就已經支持 LaTeX 了,寫公式槓槓的。若是稍加利用,就能成就一個完美的在線協同文檔編輯功能,好期待!編輯器

順便一提,關於定製 Typora 這個事情,有興趣能夠去看看個人私人定製學習

去年,我受邀在「思否編程」錄製了一套視頻教程「TypeScript從入門到實踐 【2021 版】」。很是感謝小蔡老師等工做人員的悉心指導和後期製做。這套教程錄製了大半年,真的是太慢太慢了。小蔡老師一直沒放棄,一直鼓勵我,幫助我 …… 真是很是感謝!鑑於這一次和之前的經驗(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兩年前在慕課網錄過一次,反應很好,就是錄製時間長),我以爲後面仍是錄製一些短小的視頻比較好 😂😂😂。整體來講,我仍是比較喜歡「安靜」的環境,願意寫,不肯意說……有點社恐的感受。網站

一路走來,思否在成長,我也在成長,思否上千千萬萬小夥伴在成長。一路上雖然磕磕絆絆,有時候可能還會繞點彎路。但總歸,咱們一路向前,將來可期!視頻

本文參與了 SegmentFault 思否徵文「思否9週年」,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一塊兒加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