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種類詳解,如何選擇服務器

送上阿里雲代金券 | 阿里雲優惠券 |阿里雲優惠碼|雲服務器|阿里雲|阿里雲代金券 – 限時領取1000元阿里雲代金券 阿里雲官方優惠券,可直接抵扣訂單金額點擊前往官網領取
html

      服務器英文名稱爲「Server」,指的是網絡環境下爲客戶機(Client)提供某種服務的專用計算機,服務器安裝有網絡操做系統(如Windows 2000 Server、Linux、Unix等)和各類服務器應用系統軟件(如Web服務、電子郵件服務)的計算機。這裏的「客戶機」指安裝有DOS、Windows 9x等普通用戶使用的操做系統的計算機。  緩存

      服務器的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都要比普通PC要高得多,由於服務器是在網絡中通常是接二連三工做的。普通PC死機了大不了重啓,數據的丟失損失也僅限於單臺電腦。服務器則徹底不一樣,許多重要的數據都保存在服務器上,許多網絡服務都在服務器上運行,一旦服務器發生故障,將會丟失大量的數據,形成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並且服務器提供的功能如代理上網、安全驗證、電子郵件服務等都將失效,從而形成網絡的癱瘓,對服務器可靠性的要求可見一斑。安全

服務器的種類 

按照不一樣的分類標準,服務器分爲許多種,主要有按網絡規模、按架構(芯片)、按用途、按外觀 服務器

 一、按網絡規模劃分  網絡

按網絡規模劃分,服務器分爲工做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  多線程

  • 工做組級服務器

用於聯網計算機在幾十臺左右或者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型網絡,其硬件配置相對比較低,可靠性不是很高。架構

  • 部門級服務器 

用於聯網計算機在百臺左右、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中等的中型網絡,其硬件配置相對較高,其可靠性居於中等水平。併發

  • 企業級服務器 

      用於聯網計算機在數百臺以上、對處理速度和數據安全要求最高的大型網絡,硬件配置最高,系統可靠性要求最高。性能

      須要注意的是,這三種服務器之間的界限並非絕對的,而是比較模糊的,好比工做組級服務器和部門級服務器的區別就不是太明顯,有的乾脆統稱爲「工做組/部門級」服務器。大數據

二、按架構劃分(芯片) 

按照服務器的結構,能夠分爲CISC(複雜指令集)架構的服務器和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的服務器: IA架構服務器(Intel Architecture Server)-即一般所講的PC服務器,採用x86(CISC)芯片而且主要採用Windows NT/Windows2000、Linux、FreeBSD等操做系統的服務器,如Intel PentiumIII(P4)和Intel (P4)Xeon(至強)等。

RISC架構的服務器指採用非英特爾架構技術的服務器, 使用RISC芯片而且主要採用UNIX操做系統的服務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EC的Alpha芯片、SGI公司的MIPS等; 因爲RISC架構服務器的性能和價格比CISC架構的服務器高得多。

近幾年來,隨着PC技術的迅速發展,IA架構服務器與RISC架構的服務器之間的技術差距已經大大縮小,用戶基本上傾向於選擇IA架構服務器,可是RISC架構服務器在大型、關鍵的應用領域中仍然居於很是重要的地位。 

 三、按用途劃分

按照使用的用途,服務器又能夠分爲通用型服務器和專用型(或稱「功能型」)服務器,如實達的滄海系列功能服務器。 

通用型服務器是沒有爲某種特殊服務專門設計的能夠提供各類服務功能的服務器,當前大多數服務器是通用型服務器。 

專用型(或稱「功能型」)服務器是專門爲某一種或某幾種功能專門設計的服務器,在某些方面具備與通用型服務器有所不一樣。如光盤鏡像服務器是用來存放光盤鏡像的,那麼須要配備大容量、高速的硬盤以及光盤鏡像軟件。

 四、按外觀劃分 

按照服務器的外觀,能夠分爲臺式服務器和機架式服務器以及刀片服務器 

1.臺式服務器有的採用大小與立式PC臺式機大體至關的機箱,有的採用大容量的機箱,像一個碩大的櫃子同樣,主要分爲單塔式和雙塔式

 2.機架式服務器的外形看起來不像計算機,而是像交換機,有1U(1U=1.75英寸)、2U、4U等規格,以下圖所示。機架式服務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櫃裏面。 

刀片服務器 

刀片服務器是一種稱之爲「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務器平臺,是專門爲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環境設計的。在結構上它比前面介紹的機架式服務器更緊湊,由於它像刀片同樣很是薄,並且能夠根據須要選擇是否插入整個服務器系統的機櫃中,主要應用集羣服務。 

送上阿里雲代金券 | 阿里雲優惠券 |阿里雲優惠碼|雲服務器|阿里雲|阿里雲代金券 – 限時領取1000元阿里雲代金券 阿里雲官方優惠券,可直接抵扣訂單金額點擊前往官網領取

硬件知識 

CPU 

Inter公司的產品

Pentium 4和Celeron是面向我的電腦的,「Xeon(至強)」、「Xeon MP」和「Itanium(安騰)」是面向工做站和服務器的。此外,雖然每一個品種的最高工做頻率、所支持的FSB以及高速緩存容量等都有一些微小的區別,但內部設計基本相同,確保了軟件的兼容性。Pentium 4(或者Celeron)和Xeon的最大區別是對一臺機器中安裝多個CPU的「多處理器系統」的支持。

Pentium 4在整個系統中只能安裝一個物理CPU,而Xeon能夠集成2個,XeonMP甚至能夠集成4個以上。這裏要特別提提安騰處理器這類處理器應該說是大多數人不是很瞭解的處理器之一。因於它是專爲要求苛刻的企業和技術應用而設計,是瞄準高端企業市場的,而且相對Intel其餘系列的處理器來講,其價格昂貴,即便最便宜的型號價值仍然超過1000美圓!安騰處理器是構建在IA-64(Intel Architecture 64)上,64位只是安騰處理器的一個技術特徵。最新的安騰2處理器具備6.4GB/秒的系統總線帶寬、6MB的集成三級高速緩存和1.5GHz的主頻。  

特別提出的概念: 

xeon XEON DP和MP

Xeon DP處理器基於P4核心,規格基本與P4相同,但加入了超線程技術HT技術(便可在一個物理CPU上實現二個邏輯運算單元,大大提高服務器的運算能力)和兩路SMP的支持。 XEON DP的改進版-新一代的DP處理器也正式投放市場了,採用0.13微米工藝,配備512K全速二級緩存,使用相似P4 NorthWood核心,性能高於舊式的XEON DP。

Xeon MP處理器採用了新開發的NetBurst架構及超線程技術。與XEON DP處理器相比,XEON MP具有1M或512K的L3 Cache和256K的L2 Cache。

XEON DP處理器支持兩路SMP,經常使用在部門級服務器上。XEON MP處理器支持4路或者更多SMP,經常使用在企業級服務器中。

AMD的產品 

AMD 從2001年開始在服務器領域躍躍欲試,並於6月推出了支持雙處理器的Althlon MP及配套的AMD-760 MP芯片組,支持DDR ECC SDRAM和AGP 4X。該芯片組包括AMD-762系統控制器(北橋)和AMD-766周邊總線控制器(南橋),稍顯不足的是AMD-762只在33MHz上支持64位PCI。AMD Athlon MP 處理器可與穩定可靠的 AMD Socket A 結構兼容,並可支持 DDR 內存。這款處理器採用 AMD 的 0.13 微米銅導線工藝技術製造,由 AMD 設於德國德累斯頓的 Fab 30 芯片廠負責生產。AMD Athlon MP處理器是AMD Athlon系列處理器的最新型號,可確保多處理器系統能發揮史無前例的高效能。這款處理器是全球首款有如此能力的第七代x86處理器,可支持高效能多處理器平臺的服務器及工做站。M 同時MP型的處理器是配置單處理器(1-way)和雙處理器(2-way)服務器及工做站平臺所必要的組件,尤爲適用於商用及企業系統。這款處理器的設計獨特,最適合執行多線程序以及負責重要任務的應用軟件。

主板 

      提及高端主板的廠商來確實很少,你們能數得出也就那幾家,都很熟悉。分別是超微、Intel、泰安。

這三家一直以來霸佔着高階主板的絕大部分市場。這三家被稱之爲老三家,其中超微與泰安兩家是專業的高階主板生產廠,主要生產服務器工做站等高階主板。與超微有點差異的是泰安在國外也有生產普通的臺式機PC主板,不過國內很是少見。Intel則由於是芯片組廠家,對本身的主板產品並不主推。

硬盤 

      如今的硬盤從接口方面分,可分爲IDE硬盤與SCSI硬盤還有SATA。

      IDE硬盤即咱們平常所用的硬盤,它因爲價格便宜而性能也不差,所以在PC上獲得了普遍的應用,目前我的電腦上使用的硬盤絕大多數均爲此類型硬盤。

      另外一類硬盤就是SCSI硬盤了(SCSI即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因爲其性能好,所以在服務器上廣泛均採用此類硬盤產品,但同時它的價格也不菲,因此在普通PC上不常看到SCSI的蹤跡。 傳輸速率: IDE ATA66 最大數據吞吐量爲每秒66MB。 

      ATA100 相似ATA/66,可是最大數據吞吐量爲每秒100MB,主板和硬盤必須同時支持ATA/100,有一些第三方生產的PCI卡能夠幫助電腦運行ATA/100驅動。 

      SCSI 控制器傳統上就比IDE快,數據傳輸可以達到每秒160MB~320MB。

Ultra 320 SCSI Ultra 320 SCSI是新的SCSI標準,剛剛開始應用。Ultra SCSI 320使用32 bit PCI槽容許最高傳輸速度爲每秒160 MB,使用64 bit PCI槽的控制器最高傳輸速度爲每秒320 MB。SCSI 320使用16 bit總線,兼容SCSI 160。 

SATA SATA是串行(serial)ATA的縮寫

第一代SATA: 

SATA-1又稱做SATA-150,傳輸速度是150MB/s(或者1.5Gb/s) 新一代SATA-2

SATA-2也能夠稱做SATA-300,符合ATA-7規範,傳輸速度高達300MB/s(或者3Gb/s) 


爲何採用SATA首先要從ATA的缺點提及(3大缺點)

 1. 信號線長度沒法延長 

 2. 信號同步性難以保持 

 3. 5V信號線耗電較大 SCSI-320接口的數據線能達到320MB/s的高速是由於它的數據線將一組組的差分信號線兩兩扭合而成 

 SATA 優勢:

串行I/O傳輸協議所使用的上行、下行兩對差分信號線意味着更簡單的信號電纜、更小型化的接口,固然更少的線也就帶來了更簡單的主板設計、特別是更少的南橋芯片引腳,整個系統的成本也就大大下降 SATA惟一須要克服的困難就是在比PATA高了數十倍的工做頻率下,怎樣能工做的穩定。

內存 

      現在經常使用的服務器內存主要有SDRAM和DDR二類,還有另外一種RAMBUS內存,是一種高性能、芯片對芯片接口技術的新一代存儲產品。 如今剛興起的DDR2,也逐漸延伸到服務器內存。現代Hynix在去年六月份已經開始量產供服務器和工做站使用的DDR2內存了。

      而從技術層面來講,之因此與普通內存有着區別,都是由於ECC。這是 Error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簡寫。它普遍應用於各類領域的計算機指令中。ECC和奇偶校驗(Parity)相似。然而,在那些Parity只能檢測到錯誤的地方,ECC實際上能夠糾正絕大多數錯誤。通過內存的糾錯,計算機的操做指令才能夠繼續執行。這在無形中也就保證了服務器系統的穩定可靠。但ECC技術只能糾正單比特的內存錯誤, 當有多比特錯誤發生的時候,ECC內存會生成一個不可隱藏(non-maskable interrupt)的中斷 (NMI),系統將會自動停止運行。

RAID  

      RAID 是英文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即爲廉價磁盤冗餘陣列,或簡稱磁盤陣列。簡單地說, RAID 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盤(物理硬盤)按不一樣方式組合起來造成一個硬盤組(邏輯硬盤),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盤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冗餘的技術。

組成磁盤陣列的不一樣方式成爲 RAID 級別( RAID Levels ),可分爲JBOD(Just Bundle Of Disks) ,0,1,5,10,50等不一樣的級別:

JBOD ( Just Bundle Of Disks )譯成中文能夠是「簡單磁盤捆綁」,一般又稱爲 Span 。 

      JBOD 不是標準的 RAID 級別,它只是在近幾年才被一些廠家提出,並被普遍採用。可是實際上JBOD是控制器將機器上每顆硬盤都看成單獨的硬盤處理,所以每顆硬盤都被看成單顆獨立的邏輯碟使用。此外,JBOD並不提供資料備餘的功能。

RAID 0 Disk Stripping without parity (經常使用) 

      又稱數據分塊,即把數據分紅若干相等大小的小塊,並把它們寫到陣列上不一樣的硬盤上,這種技術又稱「Stripping」(即將數據條帶化),這種把數據分佈在多個盤上,在讀寫時是以並行的方式對各硬盤同時進行操做。從理論上講,其容量和數據傳輸率是單個硬盤的N倍。N爲構成RAID0的硬盤總數。固然,若陣列控制器有多個硬盤通道時,對多個通道上的硬盤進行RAID0操做,I/O性能會更高。所以經常使用於圖象,視頻等領域,RAID0 I/O傳輸率較高,但平均故障時間MTTF只有單盤的N分之一,所以RAID0可靠性最差。經常使用於圖形、圖像等方面的領域。

RAID 1 Disk Mirroring(較經常使用) 又稱鏡像。

      即每一個工做盤都有一個鏡像盤,每次寫數據時必須同時寫入鏡像盤,讀數據時只從工做盤讀出,一旦工做盤發生故障當即轉入鏡像盤,從鏡像盤中讀出數據。當更換故障盤後,數據能夠重構,恢復工做盤正確數據,這種陣列可靠性很高,但其有效容量減少到總容量一半如下,所以RAID1經常使用於對容錯要求極嚴的應用場合,如財政、金融等領域。 

RAID 5 Striping with floating parity drive(最經常使用) 

      是一種旋轉奇偶校驗獨立存取的陣列方式,也就是沒有固定的校驗盤,而是按某種規則把奇偶校驗信息均勻地分佈在陣列所屬的硬盤上,因此在每塊硬盤上,既有數據信息也有校驗信息。這一改變解決了爭用校驗盤的問題,使得在同一組內併發進行多個寫操做。因此RAID5即適用於大數據量的操做,也適用於各類事務處理,它是一種快速、大容量和容錯分佈合理的磁盤陣列。當有N塊陣列盤時,用戶空間爲N-1塊盤容量。 RAID5中,在一塊硬盤發生故障後,RAID組從ONLINE變爲DEGRADED方式,但I/O讀寫不受影響,直到故障盤恢復。但若是DEGRADED狀態下,又有第二塊盤故障,整個RAID組的數據將丟失。

RAID 10/50 

邏輯驅動器跨越陣列而組成的。 

RAID 技術的應用 

DAS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直接訪問存儲設備

DAS是磁盤存儲設備的術語,之前被用在大、中型機上。使用在PC機上還包括硬盤設備DAS的最新形式是RAID。「直接訪問」指訪問全部數據的時間是相同的。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網絡附加存儲設備

 一種特殊目的的服務器,它具備嵌入式的軟件系統,能夠經過網絡對個種的系統平臺提供文件共享服務。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s 存儲區域網

一種高速的專用網絡,用於創建服務器、磁盤陣列和磁帶庫之間的一種直接聯接。它如同擴展的存儲器總線,將專用的集線器、交換器以及網關或橋路互相鏈接在一塊兒。 SAN 常使用光纖通道。一個 SAN 能夠是本地的或者是遠程的,也能夠是共享的或者是專用的。SAN 打破了存儲器與服務器之間的束縛,容許你獨立地選擇最佳的存儲器或者是最佳的服務器,從而提升可擴性和靈活性。

送上阿里雲代金券 | 阿里雲優惠券 |阿里雲優惠碼|雲服務器|阿里雲|阿里雲代金券 – 限時領取1000元阿里雲代金券 阿里雲官方優惠券,可直接抵扣訂單金額點擊前往官網領取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