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交換機端口初始化的過程服務器
當把設備連上已經啓動的交換機的端口,交換機端口通常會經歷4各步驟。咱們來仔細看一下。網絡
生成樹協議(STP)初始化ide
STP是IEEE802.1d協議,它阻止一個局域網裏造成環路。測試此交換機端口是必要的;啓動STP時會在局域網內造成一次循環。若是連上來的是一臺集線器、交換機或者是路由器,STP就顯得分外重要。另一方面,若是連上來的是一臺電腦、打印機、服務器或者一臺筆記本電腦,那麼STP的初始化進程就不須要了。oop
在STP初始化階段中間,端口會經歷STP的5個階段:阻塞、傾聽、學習、轉發以及失效。整個過程耗時15秒。因此,若是你肯定將要鏈接的是什麼,你就能夠終止這個過程。學習
以太通道配置測試測試
下一個過程是對以太通道的測試,這是和交換機端口綁定在一塊兒,以便提供更多的以太網鏈接。若是一條通道不行,以太通道一般會提供冗餘。這個過程使用端口聚合協議(PAgP),耗時大約15秒。this
Trunk配置測試有線和無線網絡編碼
下一步,交換機開始測試該端口是否Trunk端口(交換機之間互聯用的端口)。TRUNKING經過單一的交換機端口,在多個VLAN之間交換數據。對Trunk端口的測試耗時不多,固然你也能夠禁止它,再節省一、2秒時間出來。spa
交換機端口速度與全雙工的自適應接口
最後,交換機端口進入速度與全雙工的自動握手。舉例來講,一個交換機端口可支持1000Mb(1Gb)的全雙工速度,可是客戶機只支持100Mb的全雙工,則交換機和客戶機會自動協商彼此能支持的最高速率。
能夠在交換機初始化過程時對此過程進行硬編碼以節約時間。可是這並不老是一個好的選擇,由於可能不知道客戶端支持的速度究竟是多少。這個自適應時間不長,因此不妨仔細考慮一下若是要對每個交換機端口進行硬編碼的時間耗費是否值得。
如今咱們已經回顧了交換機端口初始化的不一樣階段,讓咱們來看看能從中節約多少時間。
執行下述步驟,能夠爲基於CiscoIOS協議的交換機節約30秒以上的端口初始化時間:
將交換機端口設爲Access模式。這能夠取消Trunk協商,並阻止端口進入以太通道協商。這能夠爲初始化過程節約15秒。
配置PortFast。這能夠阻止端口進入STP協商,並再節約15秒時間
下面是個例子:
Switch(config)#intfa0/2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accessSwitch(config-if)#spanning-treeportfast
%Warning:OnlyenablePortFastonportsconnectedtoasinglehost.Connectinghubs,concentrators,switches,bridges,etc.tothisinterfacewhenyou'vePortFastcancausetemporarybridgingloops.UsewithCAUTION.
%ThishasconfiguredPortFastonFastEthernet0/21butwillonlyhaveaneffectwhentheinterfaceisinanon-trunkingmode.
Switch(config-if)#noshutdownSwitch(config-if)#
也能夠在一系列端口上設置,好比:Switch(config)#intrangefastEthernet0/1-24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modeaccessSwitch(config-if-range)#spanning-treeportfast 若是以爲須要,也能夠人爲設置交換機端口的速度,節約一點時間。下面是例子。
Switch(config-if)#speed100Switch(config-if)#duplexfull 經過禁止STP初始化,Trunk協商,以太通道協商能夠爲初始化進程節約30秒時間。另外,可使用接口的範圍命令,設置好交換機的全部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