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加密回顧

   隔了好久,又搞混淆非對稱加密的過程了,今天回顧了一下,記錄下來。算法

  1.首先客戶端和服務器採用同一套加密,解密算法。 如RSA。。等服務器

  2.客戶端和服務器分別持有一個密鑰對。 一個密鑰對裏包含兩個密鑰:公鑰和私鑰。 (一個密鑰對裏使用一個密鑰加密的,只能使用你一個密鑰解密。 如:客戶端的密鑰對裏,用客戶端產生的公鑰加的密只能使用客戶端產生的私鑰解密,用客戶端產生的私鑰加的密只能用客戶端的公鑰解密。 服務器同理。 其中公鑰加密經常使用於保證信息不被篡改,讀取。 私鑰加密經常使用於認證身份)。加密

  3.傳輸過程:spa

  a.客戶端用本身的密鑰加密數據,確保是本身身份。  請求

  b.客戶端向服務器請求到服務器的公鑰,用該公鑰和加密算法加密a步驟已經獲得加密的數據,至關於第二層加密。程序

  c.服務器接收到數據,用本身的密鑰進行b中第二層數據的解密。(因爲第二層是服務器的公鑰加密的,只有服務器的私鑰才能解開,傳輸過程當中取保是沒有被修改過的)。數據

  d.服務器向客戶端詢問客戶端私鑰,用該私鑰解密第一層加密數據。(保證該數據是客戶端發出的,不是別的程序用服務器公鑰加密的僞造數據). 客戶端

  至此,整個數據加密,解密過程就完成了。加密算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