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交換VS報文交換VS分組交換

數據交換有三種類型: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緩存


電路交換

三個階段:網絡

  1. 創建連接
  2. 通訊
  3. 釋放資源

特色:獨佔資源資源

報文交換

報文:源(應用)發送信息總體路由

分組交換

組:報文拆分出來的一系列小的數據包
特色:須要進行報文的拆分和重組,須要額外開銷,爲每一個數據包額外加上頭部
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均用存儲-轉發的交換方式效率

優缺點

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相比:
優勢:路由器

  1. 線路利用率高。電路交換佔用過多網絡資源,屬於獨佔型交換方式,即便擁有線路複用技術,也沒法提升網絡的利用率,沒法同時爲太多(相對概念)用戶提供服務。而分組交換則採用統計多路複用技術,根據實際需求動態共享線路。這樣可在必定程度上提升了同一線路上用戶的數量。
  2. 無需事先創建鏈接。電路交換需事先創建鏈接,而後進行交換。而分組交換則不須要,直接進行傳輸便可。
  3. 以較快速度知足突發性服務的需求。電路交換應對突發性的服務較爲緩慢,需事先創建鏈接等操做,而分組交換無需等待,直接發起相應請求便可。

缺點:請求

  1. 對於須要持續提供服務的應用,電路交換要優於分組交換。
  2. 分組交換可能出現丟包、差錯等現象。而電路交換因爲一開始就創建鏈接,源源不斷地從源點發往終點,傳輸持續性包出現差錯的機率要小不少。

分組交換與報文交換相比:並行

優勢:技術

  1. 減少了傳輸時延。因爲報文交換需將以報文爲單位進行傳輸,而分組交換隻需以分組爲單位進行傳輸,同時,在傳輸前面分組時,可並行傳輸其餘分組,這樣提升了效率。
  2. 佔用傳輸線路中較少資源。因爲報文交換須要將整個報文在路由器或交換機上存儲下來再找轉發的端口,因此路由器或交換機的緩存必須大於或等於整個報文的大小,而分組交換則以分組的形式轉發,因此路由器或交換機的緩存大於等於分組的大小便可。
  3. 出錯概率減少。由於分組較短,其出錯機率必然減小,每次重發的數據量也就大大減小,這樣不只提升了可靠性,也減小了傳輸時延。

缺點:統計

  1. 相比報文交換,從傳輸總量上來講,分組交換須要傳輸更多的控制信息做爲分組的頭。
  2. 報文交換不會出現順序錯亂的問題,而分組交換可能會出現分組順序亂和丟失分組等狀況。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