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面試必備知識點

對於MVVM的理解

MVVM 是 Model-View-ViewModel 的縮寫
Model:表明數據模型,也能夠在Model中定義數據修改和操做的業務邏輯。咱們能夠把Model稱爲數據層,由於它僅僅關注數據自己,不關心任何行爲
View:用戶操做界面。當ViewModel對Model進行更新的時候,會經過數據綁定更新到View
ViewModel:業務邏輯層,View須要什麼數據,ViewModel要提供這個數據;View有某些操做,ViewModel就要響應這些操做,因此能夠說它是Model for View.
總結:MVVM模式簡化了界面與業務的依賴,解決了數據頻繁更新。MVVM 在使用當中,利用雙向綁定技術,使得 Model 變化時,ViewModel 會自動更新,而 ViewModel 變化時,View 也會自動變化。javascript

開發中經常使用的指令有哪些

v-model:通常用在表達輸入,很輕鬆的實現表單控件和數據的雙向綁定
v-html:更新元素的 innerHTML
v-show 與 v-if:條件渲染, 注意兩者區別html

使用了v-if的時候,若是值爲false,那麼頁面將不會有這個html標籤生成。
v-show則是無論值爲true仍是false,html元素都會存在,只是CSS中的display顯示或隱藏

v-on:click:能夠簡寫爲@click,@綁定一個事件。若是事件觸發了,就能夠指定事件的處理函數
v-for:基於源數據屢次渲染元素或模板塊
v-bind:當表達式的值改變時,將其產生的連帶影響,響應式地做用於 DOM前端

v-bind:title="msg"
:title="msg"

請詳細說下你對vue生命週期的理解

vue生命週期總共分爲8個階段:建立前/後,載入前/後,更新前/後,銷燬前/後。vue

  • beforeCreate (建立前)vue實例的掛載元素$el和數據對象 data都是undefined, 還未初始化
  • created (建立後) 完成了 data數據初始化, el還未初始化
  • beforeMount (載入前) vue實例的$el和data都初始化了, 相關的render函數首次被調用。實例已完成如下的配置:編譯模板,把data裏面的數據和模板生成html。注意此時尚未掛載html到頁面上。
  • mounted (載入後) 在el 被新建立的 vm.$el替換,並掛載到實例上去以後調用。實例已完成如下的配置:用上面編譯好的html內容替換el屬性指向的DOM對象。完成模板中的html渲染到html頁面中。此過程當中進行ajax交互
  • beforeUpdate (更新前) 在數據更新以前調用,發生在虛擬DOM從新渲染和打補丁以前。能夠在該鉤子中進一步地更改狀態,不會觸發附加的重渲染過程。
  • updated (更新後) 在因爲數據更改致使的虛擬DOM從新渲染和打補丁以後調用。調用時,組件DOM已經更新,因此能夠執行依賴於DOM的操做。然而在大多數狀況下,應該避免在此期間更改狀態,由於這可能會致使更新無限循環。該鉤子在服務器端渲染期間不被調用。
  • beforeDestroy (銷燬前) 在實例銷燬以前調用。實例仍然徹底可用。
  • destroyed (銷燬後) 在實例銷燬以後調用。調用後,全部的事件監聽器會被移除,全部的子實例也會被銷燬。該鉤子在服務器端渲染期間不被調用。

Vue的雙向數據綁定原理是什麼

vue.js 是採用數據劫持結合發佈者-訂閱者模式的方式,經過Object.defineProperty()來劫持各個屬性的setter,getter,在數據變更時發佈消息給訂閱者,觸發相應的監聽回調。
具體實現步驟,感興趣的能夠看看:java

  • 當把一個普通 Javascript 對象傳給 Vue 實例來做爲它的 data 選項時,Vue 將遍歷它的屬性,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都加上 setter和getter 這樣的話,給這個對象的某個值賦值,就會觸發setter,那麼就能監聽到了數據變化
  • compile解析模板指令,將模板中的變量替換成數據,而後初始化渲染頁面視圖,並將每一個指令對應的節點綁定更新函數,添加監聽數據的訂閱者,一旦數據有變更,收到通知,更新視圖
  • Watcher訂閱者是Observer和Compile之間通訊的橋樑,主要作的事情是:一、在自身實例化時往屬性訂閱器(dep)裏面添加本身;二、自身必須有一個update()方法;三、待屬性變更dep.notice()通知時,能調用自身的update()方法,並觸發Compile中綁定的回調,則功成身退。
  • MVVM做爲數據綁定的入口,整合Observer、Compile和Watcher三者,經過Observer來監聽本身的model數據變化,經過Compile來解析編譯模板指令,最終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間的通訊橋樑,達到數據變化 -> 視圖更新;視圖交互變化(input) -> 數據model變動的雙向綁定效果。
vue實現數據雙向綁定的原理就是用Object.defineproperty()從新定義(set方法)對象設置屬性值和(get方法)獲取屬性值的操縱來實現的。
Object.property()方法的解釋:Object.property(參數1,參數2,參數3) 返回值爲該對象obj。其中參數1爲該對象(obj),參數2爲要定義或修改的對象的屬性名,參數3爲屬性描述符,屬性描述符是一個對象,主要有兩種形式:數據描述符和存取描述符。這兩種對象只能選擇一種使用,不能混合使用。而get和set屬於存取描述符對象的屬性。
這個方法會直接在一個對象上定義一個新屬性或者修改對象上的現有屬性,並返回該對象。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head>
<body>
    <div id="myapp">
        <input v-model="message" /><br>
        <span v-bind="message"></span>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model = {
            message: ""
        };
        var models = myapp.querySelectorAll("[v-model=message]");
        for (var i = 0; i < models.length; i++) {
            models[i].onkeyup = function() {
                model[this.getAttribute("v-model")] = this.value;
            }
        }
        // 觀察者模式 / 鉤子函數
        // defineProperty 來定義一個對象的某個屬性
        Object.defineProperty(model, "message", {
            set: function(newValue) {
                var binds = myapp.querySelectorAll("[v-bind=message]");
                for (var i = 0; i < binds.length; i++) {
                    binds[i].innerHTML = newValue;
                };
                var models = myapp.querySelectorAll("[v-model=message]");
                for (var i = 0; i < models.length; i++) {
                    models[i].value = newValue;
                };
                this.value = newValue;
            },
            get: function() {
                return this.value;
            }
        })
</script>
</body>
</html>

vue-router 有哪幾種導航守衛?

  • 全局守衛
  • 路由獨享守衛
  • 路由組件內的守衛

一、全局守衛,主要有三個:

  • router.beforeEach 全局前置守衛 進入路由以前
  • router.beforeResolve 全局解析守衛(2.5.0+) 在beforeRouteEnter調用以後調用
  • router.afterEach 全局後置鉤子 進入路由以後

使用方法:web

// main.js 入口文件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 引入路由
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 
  next();
});
router.beforeResolve((to, from, next) => {
  next();
});
router.afterEach((to, from) => {
  console.log('afterEach 全局後置鉤子');
});

二、路由獨享守衛(若是你不想全局配置守衛的話,你能夠爲某些路由單獨配置守衛)

const router = new VueRouter({
  routes: [
    {
      path: '/foo',
      component: Foo,
      beforeEnter: (to, from, next) => { 
        // 參數用法什麼的都同樣,調用順序在全局前置守衛後面,因此不會被全局守衛覆蓋
        // ...
      }
    }
  ]
})

三、路由組件內的守衛

  • beforeRouteEnter 進入路由前, 在路由獨享守衛後調用 不能 獲取組件實例 this,組件實例還沒被建立
  • beforeRouteUpdate (2.2) 路由複用同一個組件時, 在當前路由改變,可是該組件被複用時調用 能夠訪問組件實例 this
  • beforeRouteLeave 離開當前路由時, 導航離開該組件的對應路由時調用,能夠訪問組件實例 this

Vue的路由實現:hash模式 和 history模式

hash模式:
在瀏覽器中符號「#」,#以及#後面的字符稱之爲hash,用window.location.hash讀取;
特色:hash雖然在URL中,但不被包括在HTTP請求中;用來指導瀏覽器動做,對服務端安全無用,hash不會重加載頁面。
hash 模式下,僅 hash 符號以前的內容會被包含在請求中,如 http://www.xiaogangzai.com,所以對於後端來講,即便沒有作到對路由的全覆蓋,也不會返回 404 錯誤。
history模式:
history採用HTML5的新特性;且提供了兩個新方法:pushState(),replaceState()能夠對瀏覽器歷史記錄棧進行修改,以及popState事件的監聽到狀態變動。
history 模式下,前端的 URL 必須和實際向後端發起請求的 URL 一致,如 http://www.xxx.com/items/id。後端若是缺乏對 /items/id 的路由處理,將返回 404 錯誤。Vue-Router 官網裏如此描述:「不過這種模式要玩好,還須要後臺配置支持……因此呢,你要在服務端增長一個覆蓋全部狀況的候選資源:若是 URL 匹配不到任何靜態資源,則應該返回同一個 index.html 頁面,這個頁面就是你 app 依賴的頁面。」ajax

組件之間的傳值通訊

  • 父組件給子組件傳值;使用props,父組件可使用props向子組件傳遞數據。
// 父組件
<template>
    <child :msg="message"></child>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hild
    },
    data () {
        return {
            message: 'father message';
        }
    }
}
</script>

// 子組件
<template>
    <div>{{msg}}</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
        msg: {
            type: String,
            required: true
        }
    }
}
</script>
  • 子組件向父組件通訊;父組件向子組件傳遞事件方法,子組件經過$emit觸發事件,回調給父組件。
// 父組件 
<template>
    <child @msgFunc="func"></child>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hild
    },
    methods: {
        func (msg) {
            console.log(msg);
        }
    }
}
</script>

// 子組件 
<template>
    <button @click="handleClick">點我</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
        msg: {
            type: String,
            required: true
        }
    },
    methods () {
        handleClick () {
            //........
            this.$emit('msgFunc');
        }
    }
}
</script>
  • 非父子, 兄弟組件之間通訊;vue2中廢棄了$dispatch和$broadcast廣播和分發事件的方法。父子組件中能夠用props和$emit()。如何實現非父子組件間的通訊,能夠經過實例一個vue實例Bus做爲媒介,要相互通訊的兄弟組件之中,都引入Bus,而後經過分別調用Bus事件觸發和監聽來實現通訊和參數傳遞。

bus.js能夠是這樣:vue-router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new Vue()

在須要通訊的組件都引入Bus.js:vuex

<template>
    <button @click="toBus">子組件傳給兄弟組件</button>
</template>

<script>
import Bus from '../common/js/bus.js'
export default{
    methods: {
        toBus () {
            Bus.$emit('on', '來自兄弟組件')
        }
    }
}
</script>

另外一個組件也import Bus.js 在鉤子函數中監聽on事件:數據庫

import Bus from '../common/js/bus.js'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
        }
    },
    mounted() {
       Bus.$on('on', msg => {
           this.message = msg
       })
    }
}

vuex是什麼?怎麼使用?哪一種功能場景使用它?

vuex 就是一個倉庫,倉庫裏放了不少對象。其中 state 就是數據源存放地,對應於通常 vue 對象裏面的 data。
state 裏面存放的數據是響應式的,vue 組件從 store 讀取數據,如果 store 中的數據發生改變,依賴這相數據的組件也會發生更新,它經過 mapState 把全局的 state 和 getters 映射到當前組件的 computed 計算屬性。

Vuex有5種屬性: 分別是 state、getter、mutation、action、module;

state
Vuex 使用單一狀態樹,即每一個應用將僅僅包含一個store 實例,但單一狀態樹和模塊化並不衝突。存放的數據狀態,不能夠直接修改裏面的數據。
mutations
mutations定義的方法動態修改Vuex 的 store 中的狀態或數據。
getters
相似vue的計算屬性,主要用來過濾一些數據。
action
actions能夠理解爲經過將mutations裏面處裏數據的方法變成可異步的處理數據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異步操做數據。view 層經過 store.dispath 來分發 action。

vuex 通常用於中大型 web 單頁應用中對應用的狀態進行管理,對於一些組件間關係較爲簡單的小型應用,使用 vuex 的必要性不是很大,由於徹底能夠用組件 prop 屬性或者事件來完成父子組件之間的通訊,vuex 更多地用於解決跨組件通訊以及做爲數據中心集中式存儲數據。

  • 使用Vuex解決非父子組件之間通訊問題,vuex 是經過將 state 做爲數據中心、各個組件共享 state 實現跨組件通訊的,此時的數據徹底獨立於組件,所以將組件間共享的數據置於 State 中能有效解決多層級組件嵌套的跨組件通訊問題。
  • vuex 做爲數據存儲中心,vuex 的 State 在單頁應用的開發中自己具備一個「數據庫」的做用,能夠將組件中用到的數據存儲在 State 中,並在 Action 中封裝數據讀寫的邏輯。這時候存在一個問題,通常什麼樣的數據會放在 State 中呢? 目前主要有兩種數據會使用 vuex 進行管理:一、組件之間全局共享的數據;二、經過後端異步請求的數據。好比作加入購物車、登陸狀態等均可以使用Vuex來管理數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