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就理解什麼是數據的全量、增量、差別備份了

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個賬房先生。安全

他天天要記不少不少的帳單。blog

老先生一輩子謹慎,爲了保證帳本的安全,class

便找來三個徒弟幫忙來對帳本作備份,module

這樣即便帳本丟失了,方法

也能夠用備份的帳本繼續使用。im

 

三個徒弟各有所長,分別採用了不一樣的作法:d3

 

大徒弟▼數據

 

 

性格宅心仁厚,成熟穩重。db

他採用的方式是天天都把師父的帳單從新抄錄一份。這樣作的好處就是天天都是一份完整的帳本,每個備份的帳本均可以直接使用,壞處則是天天要花費不少時間去進行記錄,而且須要不少紙、墨水以及存帳本的櫃子。img

 

二徒弟▼

 

 

性格聰明伶俐,人小鬼大。

她以爲大師姐的方法太累太耗時,不如天天只抄錄帳本上新增的信息,這樣她天天老是第一個抄完,不只節省時間,並且爲店裏節省了大量的紙張、墨水等成本。不過她最討厭師父來檢查帳本了,所以她須要將每次紀錄的數據拼湊在一塊兒才能組成一個完成的帳本。

 

三徒弟▼

 

 

性格心思縝密,粗中有細

她借鑑了兩位師姐的辦法,進行折中創新,具體是隔一段時間就把帳本的全部信息從新抄一份,而在這段時間內則只紀錄天天相比於「總帳」變化的信息,好比周一抄一份總帳,週二買菜一項花了100元,那麼週三就把「買菜花了100元」紀錄下來;週三買肉花了50元,週四就把週三的「買肉花了50元」和週二的「買菜一項花了100元」都記錄下來。若是師父要查帳的話,她把新紀錄的數據和「總帳」拼在一塊兒,就是完整的帳本了。這種方式在記帳速度、紙墨使用量、帳單查看等方面都是一種較爲折中的方式。哦,對了,一個比較明顯的不足就是解釋起來須要打更多的字!

 

三個徒弟的三種方法各有千秋,後來爲了便於記憶,帳房先生給這三種方法起了名字,分別叫:全量備份、增量備份和差別備份。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