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對我來講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由於我一般都是提倡安裝Ubuntu而卸載Windows的。html
讓今天寫這篇文章更加奇怪的是,我決定在微軟決定終止對Windows7的主流支持的這一天來寫。linux
那麼爲何我如今要寫這篇文章呢?git
到目前爲止我曾經在不少場合被問到如何從一個裝有Windows7或Windows8的雙系統中刪除Ubuntu系統,所以寫這篇文章就變得有意義了。github
我在聖誕節期間瀏覽了人們在我文章中的留言,感受是時候把缺失的文章寫完同時更新一下那些比較老的又須要關注的文章了。windows
我打算把一月份剩下的時間都用在這上面。這是第一步。若是你的電腦上安裝了Windown7和Ubuntu雙系統,同時你不想經過恢復出廠設置的方式恢復Windows7系統,那麼請參考該教程。(注意:對於Windows8系統,有一個獨立的教程)ide
在你開始以前,我建議爲你的系統保留一個備份。工具
我也建議不要放棄這樣的機會也不要使用微軟自帶的工具。佈局
點擊查看如何使用Macrinum Reflect備份你的驅動網站
若是Ubuntu中有你但願保存的數據,如今就登陸進去而後將數據保存到外部硬盤驅動器,USB驅動器或者DVD中。ui
當你啓動系統的時候你會看見一個與上圖相似的菜單。
要想刪除這個菜單直接進入Windows系統,你必須修復主引導記錄。
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將向你展現如何建立一個系統恢復盤,如何從恢復盤中啓動以及如何修復主引導記錄。
按下「開始」按鈕,搜索「備份和還原」。點擊出現的圖標。
將會打開一個與上圖同樣的窗口。
點擊「建立系統修復光盤」。
你須要一個空的DVD盤。
將空的DVD盤插入到驅動器中而後從下拉列表中選擇你的DVD驅動器。
點擊「建立光盤」。
將光盤留在電腦中重啓電腦,當出現從CD中啓動的消息的時候按下鍵盤上的「回車」鍵。
屏幕上會出現「系統恢復選項」。
它會要求你選擇你的鍵盤佈局方式。
從列表中選擇合適的選項,而後點擊「下一步」。
下一個界面讓你選擇你想修復的操做系統。
或者你可使用早先保存的系統鏡像恢復系統。
選中上面的選項而後點擊「下一步」。
如今你將會看到一個有修復硬盤和恢復您的系統等選項的界面。
你須要作的是修復主引導記錄,而這能夠經過領命提示符來完成。
點擊「命令提示符」。
如今只須要把下面的命令輸入到命令提示符中:
bootrec.exe /fixmbr
接下來將會出現一條消息,提示操做已經成功完成。
你如今就能夠關閉命令提示符窗口了。
點擊「重啓」按鈕而後取出DVD。
你的電腦就會直接啓動進入Windows7系統了。
要刪除Ubuntu你須要使用Windows系統提供的「磁盤管理」工具。
按下「開始」按鈕而後在搜索框中輸入「建立和格式化磁盤分區」。將會出現一個與上圖相似的窗口。
如今上面個人屏幕將再也不和你的如出一轍了,不過也不會相差太多。你會看到第0塊磁盤有101MB的未分配空間,另外還有4個分區。
這101MB的空間是以前我安裝Windows7時犯的一個錯誤。驅動器C是Windows7系統,下一個分區(46.57GB)是Ubuntu的根分區。287G的分區是/HOME分區,8G的分區是交換空間。
對於Windows系統來講,咱們真正須要的只有驅動器C,因此剩下的是能夠刪掉的。
注意: 注意一下.你的磁盤上可能有恢復分區。 不要刪除恢復分區.。它們應該會被標記,將文件系統設置爲NTFS或FAT32
在你但願刪除的分區上單擊右鍵(例如:root,home和swap分區),而後從彈出的菜單中點擊「刪除卷」。
(不要刪除任何NTFS或者FAT32文件系統的分區)
對於剩下的兩個分區重複執行上面的操做。
分區被刪除後你將會有很大的一片空閒區域。右鍵點擊空閒區域而後選擇刪除。
如今你的磁盤將包含驅動器C和一大片沒有分配的空間。
最後一步是擴展Windows以便於將它再變成一個大的分區。 右鍵點擊Windows分區(C盤),而後選擇「擴展卷」。
當出現左面的窗口的時候點擊「下一步」,
接下來是一個嚮導界面,在這裏你能夠選擇擴展到那個盤,同時修改擴展的大小。
默認狀況下,嚮導界面將顯示它能從未分配區域中獲取的最大的磁盤空間數。
接受默認的選項,而後點擊「下一步」。
最後的界面展現了你在前一個界面中的選擇結果。
點擊「結束」進行磁盤擴展。
從上圖中你能夠看到,個人Windows分區佔據了整個磁盤(除了我以前安裝Windows的時候偶然建立的101MB的空間)。
這就是所有內容。一個致力於Linux的網站剛剛向你展現瞭如何移除Linux而後用Windows7取而代之。
via: http://www.everydaylinuxuser.com/2015/01/how-to-recover-windows-7-and-delete.html
做者:Gary Newell 譯者:Medusar 校對:校對者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