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工程實踐選題調研分析同類軟件產品

個人工程實踐題目是基於區塊鏈的數據溯源,我所選取的三款同類軟件產品分別爲比特幣區塊鏈,以太坊和HyperLedger。git

 

一、這些軟件的開發者是怎麼說服你(陌⽣⼈)成爲他們的⽤戶的?他們的⽬標都是盈利麼?他們的⽬標
都是賺取⽤戶的現⾦麼?仍是別的?github

答:爲了學習區塊鏈,這三種主流並且較爲成熟的區塊鏈系統是必需要學習掌握的,因此我應該是自願成爲其用戶的。此三類軟件的目標不全是爲了盈利。比特幣做爲區塊鏈技術的第一次應用,僅僅只是在鏈上實現了加密貨幣的相關功能,並無明確的盈利方;以太坊和HyperLedger的目標更可能是爲了拓展區塊鏈的功能性,實現可編程的區塊鏈,以及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編程

 

二、這些軟件是如何到你⼿⾥的(郵購,下載,互相拷⻉、在線使用……)網絡

答:經過github下載得到。學習

 

三、這些軟件有Bug 麼?⼜是如何更新新版本的?區塊鏈

答:比特幣曾在2010年8月15日出現過比較大的軟件缺陷,當時比特幣區塊鏈的第74638塊上出現了184,467,440,737.09551616個比特幣交易,而比特幣自己設計只有2100萬枚。這一溢出漏洞及時被技術人員發現,並經過軟分叉的方式解決;以太坊則由於智能合約編寫時的漏洞,出現過嚴重的「The DAO」攻擊事故,技術人員採納了以太坊社區的意見,採用硬分叉的方式解決了這一事故,自此,原來的ETH分叉成了ETC和ETH兩條區塊鏈。加密

 

四、此類軟件是何時開始出現的,同⼀類型的軟件之間是如何競爭的? 發展趨勢如何?設計

答:區塊鏈應用最先出現即比特幣的誕生,於2009年1月3日。由於比特幣開源的屬性,不少人將比特幣原有的代碼進行修改推出了五花八門的各種加密貨幣。這一時間段內,不一樣的幣之間沒有明顯的競爭關係,人們也只是聚焦於如何「炒幣」,甚至區塊鏈技術自己尚未從比特幣中剝離出來。直到以太坊的出現,區塊鏈才真正意義迎來了其功能擴展之路的開始。以太坊令人們可以在鏈上編寫智能合約以知足除了加密貨幣的轉帳之外的更加複雜的邏輯,賦予了區塊鏈可編程的屬性,成爲了新一代區塊鏈技術的代名詞。以後出現Hyperledger更加關注聯盟鍊形式的區塊鏈——聯盟鏈比起公鏈(比特幣,以太坊)要更加具備實際應用的意義。爲了適應這一潮流,以太坊也推出了本身的聯盟鏈版本——Quorum。開發

 

五、列舉你在使⽤上述軟件時觀察到的「特殊」現象,它們和硬件有什麼不一樣?這些能說明軟件的某些本質特
性麼?開源軟件

答:區塊鏈應用本質上就是P2P共享帳本,目前的區塊鏈技術不善於進行繁重的鏈上計算。我以爲軟件和硬件原本就是不一樣的事物,軟件依附於硬件而存在,若是沒有硬件,共享帳本也只是空中樓閣。

 

六、你個⼈第⼀次⽤此類軟件是何時,你當時是⼏年級,班主任叫什麼?在哪⾥,什麼狀態,當時的
軟件是如何獲得的(買的正版,盜版,下載?)

答:18年,當時是大三下半學期,班主任吳慶耀,在華南理工大學,區塊鏈實驗室。當時也是從github上下載得到的。

 

七、你是如何精通這類軟件的?它給你什麼好處,壞處?

答:經過實際使用,閱讀源代碼,閱讀社區文章和學術論文;好處在於加深了我對區塊鏈的認知,從邏輯概念到具體實現;目前沒有發現特別明顯的壞處。

 

八、你如今還⽤它麼,或者是同類軟件的不一樣品牌,爲什麼?

答:我如今還在研究以太坊和HyperLegder,對於這兩款區塊鏈2.0技術的表明(並且是開源軟件),網絡上有不少基於這兩個軟件的技術創新,尤爲對於功能擴展性良好的HyperLegder。因此繼續對其進行研究對我對於區塊鏈的研究學習將大有益處。

 

九、這種軟件再過10年,20年還會存在麼,爲何?

答:不必定,也許會有更加成熟的技術實現,也許他們會存在,會升級,也有可能他們會被新一代的區塊鏈產品所取代而消亡。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