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發兩端之間的傳輸距離爲1000km,信號在媒體上的傳播速率爲2×108m/s。試計算如下兩種狀況的發送時延和傳播時延:
(1) 數據長度爲107bit,數據發送速率爲100kb/s。
(2) 數據長度爲103bit,數據發送速率爲1Gb/s。
(3) 從上面的計算中能夠獲得什麼樣的結論?服務器
答案:網絡
發送時延 = 數據長度(比特)/發送速率(比特/每秒)
= 107/100000 = 107 / 105=100s;
傳播時延 = 信道長度(米)/信號在信道上的傳播速
率(米/每秒)= 106/(2×108)=0.005s;
發送時延 = 數據長度(比特)/發送速率(比特/每秒)
= 103/1000 000 000 =103 / 109=1μs;
傳播時延 = 信道長度(米)/信號在信道上的傳播速
率(米/每秒)
= 106/(2×108)=0.005s大數據
從上面計算結果可知:
發送時延僅與發送的數據量、發送速率有關,與傳播速率無關;
傳播時延僅與傳播速度與傳播距離有關,與發送速率無關。3d
2.共有4個站進行碼分多址通訊。4個站的碼片序列爲blog
A:(−1−1−1+1+1−1+1+1)接口
B:(−1−1+1−1+1+1+1−1)路由
C:(−1+1−1+1+1+1−1−1)同步
D:(−1+1−1−1−1−1+1−1)it
X站現收到的碼片序列:(−1 +1 −3 +1 −1 −3 +1 +1)效率
問:哪一個站發送數據了?發送數據的站發送的是0仍是1?
解答:
碼片序列的特性:⑴ 每一個站分配的碼片必須各不相同,而且還必須互相正交;⑵ 任何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向量本身的規格化內積都是1 ;⑶ 一個碼片向量和該碼片反碼的向量的規格化內積值是 –1
X站收到的信號與A站的碼片作內積:
(-1 +1 -3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 1
同理:
B站的內積爲–1,
C站的內積爲0,
D站的內積爲1。
所以,A站和D站發送的是1,B站發送的是0,而C站未發送數據。
3. 要發送的數據爲1101011011.採用CRC的生成多項式是P(x)=X4+X+1.⑴ 試求應添加在數據後面的餘數。⑵ 數據在傳輸過程當中最後兩個1都變成了0,問接收端可否發現?⑶ 採用CRC檢驗後,數據鏈路層的傳輸是否就變成了可靠的傳輸?
答案:
⑴ 根據生成多項式P(x)=X4+X+1,獲得除數:10011,在數據1101011011後面添加4個0,獲得:11010110110000;做二進制除法,11010110110000 ÷ 10011得餘數1110,添加的餘數是1110.
⑵ 若是數據在傳輸過程當中最後兩位都變成了0,即收到11010110 00 1110,接收方做二進制除法運算:11010110001110÷10011,得餘數100,不是0,故判斷數據出錯。
⑶ 出現以上這種狀況後,接收方將丟掉此數據。因爲缺重傳機制,即採用CRC檢驗僅能發現數據在傳輸過程當中出現差錯但並不能糾正差錯,數據鏈路層的傳輸還不是可靠的傳輸。
4.⑴ 一個PPP幀的數據部分(用十六進制寫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試問:該幀的數據部分出現了幾個幀定界符,幾個轉義符,真正的數據是什麼(用十六進制寫出)?
⑵PPP協議使用同步傳輸技術傳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試問通過零比特填充後變成怎樣的比特串?
⑶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幀的數據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問刪除發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後變成怎樣的比特串?
答案:
⑴ 幀定界符(標誌字段)的值:0x7E; 轉義字符:「ESC」,其值:0x7D;當數據中出現幀定界符0x7E時,將其轉變爲:(0x7D,0x5E);當數據中出現轉義符0x7D時,將其轉變爲:(0x7D,0x5D),因此
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 中了出現了兩個幀定界符,兩個轉義符;其真正數據爲:7E FE 27 7D 7D 65 7E ;
⑵根據零比特填充法, 因爲幀定界符7E的二進制表示是:01111110;在發送端,只要發現數據部分有 5 個連續 1,則在其後當即填入一個 0,因此數據0110111111111100 通過零比特填充後爲: 011011111011111000;
⑶ 根據零比特填充法,接收端對幀中的比特流進行掃描,每當發現 5 個連續1時,就把這 5 個連續 1 後的一個 0 刪除。因此0001110111110111110110就變成了: 000111011111 11111 110 。
5.某個數據通訊系統採用CRC校驗方式,而且生成多項式的二進制比特序列爲11001,目的結點接收到的二進制比特序列爲 110111001(含CRC校驗碼)。請判斷傳輸過程當中是否出現了差錯?爲何?
答案:
作模2除法:110111001/11001,獲得商爲:10011,餘數: 10。根據CRC檢錯方法,因爲目的結點接收到帶有CRC校驗碼的數據比特序列不能被相同的生成多項式整除(即餘數不能爲0),因此能夠判斷傳輸過程當中出現了差錯。
6. 已知一IP地址爲140.95.36.8,請回答如下問題。⑴ 說明該地址屬於哪一類IP地址?⑵ 計算該類地址中的最大網絡數和每一個網絡中的最大主機數。⑶ 若是要將該IP地址所屬的網絡劃分爲30個子網,請給出恰當的子網掩碼。
答案:
⑴ 把140轉換爲二進制:10001100,由於其前兩位是:10 ,所以 140.95.36.8是B類地址;
⑵ B類地址可指派的網絡數爲214-1(128.0.0.0是不指派的),即16383;每一個網絡的最大主機數爲216-2(主機位全1或全0特殊用途),即65534;
⑶ 若是要將該IP地址所屬的網絡劃分爲30個子網,則需將主機號中的前5位(25=32)拿出來做爲子網號。因爲該IP地址爲B類地址,因此其子網掩碼爲: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則得出子網掩碼爲:255.255.248.0
7.有以下的4個/24地址塊:
212.56.132.0/24,
212.56.133.0/24,
212.56.134.0/24,
212.56.135.0/24。
試進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答案:
因爲四個地址塊的前兩個數字都相同,只需將每一個地址塊的第三個數字轉換爲二進制,以下:
212.56.100001 00.0,
212.56.100001 01.0,
212.56.100001 10.0,
212.56.100001 11.0,
因爲四個地址塊中的前22位相同,因此聚合後地址塊的網絡前綴爲 212.56.100001,
因此聚合後的地址塊爲:212.56.10000100.00000000 也即:212.56.132.0/22
8. 若發送方的發送窗口尺寸爲4,在發送了3號幀、並收到2號幀的確認後,發送方還可連續發送幾個數據幀;可發送數據幀的序號是什麼?
答案:
TCP使用累積確認:僅對全部按序接收到的數據的進行確認。根據滑動窗口協議,落入發送窗口的數據容許發送到網絡上;
發送窗口大小爲4,發送了3號幀,收到了2號幀的確認,說明1號幀、2號幀接收方已收到,發送窗口向前移動(向右)2個幀,因爲發送窗口中仍要保留3號幀。所以,發送方可發送的幀數 = 4 -1 = 3 ,因此,發送方還可連續發3幀;
由於3號幀已發送過,因此,可發幀的序號爲4,5,6。
9.一個UDP用戶數據報的數據字段爲8192 B,要使用以太網來傳送。試問應當劃分爲幾個IP數據報片?說明每個IP數據報片的數據字段長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
答案:
已知,以太網的最大數據傳輸單元MTU爲1500字節,也即一個數據幀中數據字段的最大長度爲1500字節。
因爲一個IP數據報爲數據幀的數據字段,因此其總長度必定不能超過的MTU值,即IP 數據報的最大長度爲1500字節 ,除去IP 數據報的固定長度首部20字節 ,IP 數據報中數據字段的最大長度只能爲1480字節。
(2)UDP 用戶數據報的數據字段爲8192 B ,加上UDP 首部8 B ,UDP 用戶數據報長度 = 8200 B ,把其做爲IP 數據報的數據字段,顯然是不行的,必需要分片。
(3)因爲8200/1480=5.54>5,所以該IP 數據報應該分6片。前5片數據字段長度分別爲1480B ,因爲 8200-1480*5=800,第6片數據字段長度爲800B 。
(4)片偏移爲較長分組分片後,某片在原分組中的相對位置。即分片後數據離分片前數據的起點的距離。
六個分片的片偏移字節依次爲 0字節、1480字節、2960字節、4440字節、5920字節、7400字節。片偏移以 8 個字節爲偏移單位,而1480 / 8=185,所以各片的片偏移分別爲:0,185,370,555,740,925。
10.已知一個IP數據報的總長度爲4020字節(使用固定首部),須要分片爲長度不超過1420字節的數據報片,試回答如下問題:
(1)請推算該IP數據報的分片過程,給出片數及各片的總長度、片偏移和MF標誌位;
(2)假定被分片後的第三個數據報片通過某個網絡時被再次分片,即劃分爲分片3-1(攜帶數據800字節)和分片3-2,請推算分片3-1和分片3-2的總長度,MF和片偏移?
一、解答:
分片前數據部分長度:4020-20=4000字節,分片後每片數據不能超過:1420-20=1400字節。因爲4000/1400=2.8...>2,所以該IP 數據報應該分3片;
前2片數據字段長度爲1400B ;因爲4000-1400*2=1200,第3片數據字段長度爲1200B;
分片後每片的總長度依次爲:1420B ,1420B ,1220B
片偏移的值分別是:0(0/8),175(1400/8),350(2800/8)
MF標誌位依次爲:1,1,0
二、解答:
第三個數據報片經 過某個網絡時被再次分片,則報片3-1的總長度爲820(800+20)字節, 報片3-2的總長度爲420(400+20)字節;
MF標誌位依次爲:1,0
片偏移的值分別是:350(2800/8),450(3600/8)。
11.主機A向主機B連續發送了兩個TCP報文段,其序號分別爲70和100。試問:
第一個報文段攜帶了多少個字節的數據?
主機B收到第一個報文段後發回的確認中的確認號應
當是多少?
若是主機B收到第二個報文段後發回的確認中的確認
號是180,試問A發送的第二個報文段中的數據有多少
字節?
若是A發送的第一個報文段丟失了,但第二個報文段
到達了B。B在第二個報文段到達後向A發送確認。試
問這個確認號應爲多少?
答案:
因爲接收方的確認號 = 按序收到的最後一個字節的編號 + 1,確認號也是指望收到對方的下一個報文段數據的第一個字節的序號。
因爲兩個TCP報文段,其序號分別爲70和100。所以
第一個報文段的數據序號是70到99,共30字節的數
據。
根據 接收方的確認號 = 正確收到的最後一個字節的
編號 + 1與第第一個報文段的數據序號是70到99,因此,主機B收到第一個報文段後發回的確認中的確認號應當是100.
(3)因爲主機B收到第二個報文段後發回的確認中的確認
號是180,說明序號爲179以前的字節都已收到,而第一個報文段的最後一個字節是序號爲99,因此A發送的第二個報文段中的數據有:179-99 = 80字節。
(4)A發送的第一個報文段丟失,第二個報文段到達B。因爲TCP使用累積確認, B在第二個報文段到達後向A發送確認僅對全部按序接收到的數據的進行確認, 因此確認號爲70。
12.長度爲100字節的應用層數據交給傳輸層傳送,需加上20字節的TCP首部。再交給網絡層傳送,需加上20字節的IP首部。最後交給數據鏈路層的以太網傳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節。
(1)試求數據的傳輸效率。
(2)若是傳輸的數據爲1000字節,其傳輸效率又爲多少?
答案:
傳輸效率 = 要傳輸的數據/實際傳輸的數據
= 100/(100+20+20+18)= 63.3%
傳輸效率 = 要傳輸的數據/實際傳輸的數據
= 1000/(1000+20+20+18)=94.5%
13.UDP 用戶數據報的首部十六進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試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戶數據報的總長度、數據部分長度。這個用戶數據報是從客戶發送給服務器仍是從服務器發送給客戶?使用UDP 的這個服務器程序是什麼?
答案:
UDP 用戶數據首部由 :源端口、目的端口、長度、檢驗和 4 個字段組成,每一個字段2個字節,共有 8 個字節。
UDP 用戶數據報首部的十六進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
所以源端口爲0632H = 1586,
目的端口爲0045H = 69,
用戶數據報的總長度爲 001C = 28,
數據部分長度爲:28-首部長度 = 28 - 8 =20 。
因爲目的端口號69<1023,是熟知端口,爲服務器端使用的端口號。所以該UDP 用戶數據報是從客戶發給服務器的。使用UDP 的這個服務程序是TFTP(69) 。
1四、設某路由器創建了以下所示的路由表(這三列分別是目的網絡、子網掩碼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則最後一列表示應當從哪個接口轉發出去):
某路由器的路由表
現共收到5個分組,其目的站IP地址分別爲:
(1) 128.96.39.10
(2) 128.96.40.12
(3) 192.4.153.90
試分別計算這些分組轉發的下一跳。
解答:
(1)分組的目的站IP 地址爲: 128.96.39.10。先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39.0,查表知該分組經接口0 轉發。
(2)分組的目的IP 地址爲:128.96.40.12。
①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 相與得128.96.40.0;
② 經查路由表可知,該項分組經R2 轉發。
(3)分組的目的IP 地址爲:192.4.153.90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 相與後得192.4.153.0;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 相與後得192.4.153.64;
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 轉發。
1五、某主機的IP地址是227.82.157.177/20。試問該主機所鏈接的網絡的網絡前綴是什麼?該網絡的網絡地址是什麼?主機號佔多少位?主機號的二進制表示是什麼?
解答:
網絡前綴是:11100011 01010010 1001,或用十進制表示爲:227.82.144.0/20。網絡地址是:11100011 01010010 10010000 00000000,或用十進制表示爲:227.82.144.0。網絡前綴是20位,因此主機號佔12位。主機號的二進制表示是:1101 10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