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離開以前,我總結了這兩年在F公司的經驗與得失,第一部分是關於公司方面,第二部分是關於我我的的,第三部分是關於我這幾回面試中遇到的和看到的一些狀況,記錄下這些,給本身一些激勵,但願本身能在將來的工做中更進一步;給正在創業和將要創業的朋友一個參考。面試
在我來到F公司的時候,恰好處於行業發展的井噴期,公司也謀求從粗放式經營到集約式經營管理模式的轉型期,公司百廢待興,各方面的人才都很缺少,我受命組建數據分析部門,以輔助公司的決策,給相關政策的創建提供依據。學習
一開始數據分析部門僅是貨品部下屬的一個小組,在幾乎沒有歷史數據可查的狀況下,數據分析人員的職責更可能是推行辦公自動化的一些理念,將本身能看到的一些問題,經過一些科學的方法加速,理順公司的一些業務流程。網站
那個時候,咱們的手寫單據幾乎無處不在,電腦存在的意義尚未顯示出來,辦公軟件的使用率低到能夠忽略不計,業務處理進度可想而知;各個業務環節全靠人工把控,稍有不慎,就會出錯。在業務量尚未顯著增加的狀況下,這種運做模式還能忙的過來,隨着業務的發展,公司也須要進一步理順流程。遊戲
從定貨網站的數據整理到與現有ERP的數據轉換,退貨制度的審覈,再到後來的定貨會系統,等等一系列的工做,咱們更像是企業的信息支持部門,而不是數據分析部門,固然在當時的狀況下,也沒有多少數據可供分析。開發
公司兩年來取得不小的成就,但一些問題仍是慢慢浮現出來,時至今日,我自覺跟不上公司發展變化的步驟,故提出離職。緣由有下面幾個方面:博客
1.工做壓力大增,人員減小數據分析
2014年後調至信息部,人員數量減小,工做量反而增長,原來培養的人員已經缺失,人事工做不到位,沒有事前的完整溝通,爲後續矛盾埋下隱患。這也與某些人的我的行爲不無關係。自動化
2.申請加人不成功。軟件
本身培養的人用不上,申請加人,公司又不給相應的指標。爲公司培養人員沒有問題,但不該是粗暴的調動,不考慮員工的我的感覺。我有能力去帶新人,不表明誰均可以隨便把我帶出來的人員隨意調走,若是承認個人帶人能力,能夠委託我去培養。至少也不該該減員又加任務,我想我遠未閒到那種程度。書籍
3. 薪資的問題,年初的加薪要求沒有實現,也未參考行業的平均水平。
隨後私下聊的時候我聲明年中的時候要提加薪的事,王經理爽快的答應了,可是到年中卻一口回絕。在薪資這個最敏感的事情上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是很重的打擊。
4.好的建議得不到實施,也沒有權利推行本身的主張
員工我的建議沒有一個合適的渠道向上反映,作爲一個有責任心的員工,這種現狀會讓我主人翁精神大打折扣,有些事情,底層的實際操做員工纔是最有發言權的。順便講一個細節方面的問題,一次我給部門經理的郵件,他只看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說是沒看到,不知道是忙的沒看到,仍是被選擇性的忽視,人都說細節決定成敗,連下屬的郵件都沒有時間看完,咱們的業務真到了忙到連這幾分鐘時間都抽不出來的地步了?公司的官僚做風十足,沒有一個私營企業應有的活力。由此也引出了下面一個問題
5.專業的人員得不到尊重
專業的建議只是一個參考,能不能造成一個原則,也要看狀況,最多見的一個回覆就是公司目前的狀況不容許這樣作,還未達到這個水平。從未給員工講一下現狀,看看此員工是否是能想辦法解決。公司現階段要作的和應該作的,始終只有高層領導知道,做爲一我的微言輕的底層小職員,咱們彷佛不該該也沒有必要知道公司想要怎麼作,或者公司但願咱們怎麼作。
6.也許是由於公司發展還不到相應的階段,目前我從事的工做,並無獲得足夠的重視,公司總在跟我說未來咱們要怎麼怎麼樣,眼下只能扮演救急的角色。想那些事太遠了,與如今沒有多大關係,作好救火員的就是好員工。這種畫大餅的方式也讓我慢慢失去信心。
7.公司內部管理混亂,關鍵職能部門嚴重失職
原本一個小職員的不滿應該是到本部門經理和人事那邊去反饋,但人事部門的工做得不到大多數的人承認,只想着到處去限制,而沒有合理的引導。員工的抱怨無處傾訴。公司須要的關鍵人才外作不到招聘而來,內作不到培養提高,對公司內部瀰漫的消極情緒看不到。內部的晉升計劃的實施還不如衛生狀況的檢查來的更讓人重視,只顧眼下的利益,不顧長遠的發展,對員工的培訓計劃所有被關鍵的銷售月份給搶佔了,想組建一流團隊的想法也到此爲止了吧?難道咱們每週六天抽出半天培訓的時間都沒有?那些一週上五天班的公司都是怎麼運行的?
8. 家族式管理不展開敘述,這方面的資料能夠找到不少。
9. 制度化建設缺失,現行的制度死板僵硬,出發點是好的,落腳點已經嚴重偏離了方向。權責不明,有問題,互相推諉,扯皮。到最後造成一個怪圈,不作不錯,作的多錯的多;
總結,忽視員工的發展,其實到最後就是忽視企業本身的發展;即使是最底層的員工也應瞭解企業的發展戰略,全部人都行動起來的時候,才能體現出團隊凝聚力;制度和文化建設一樣重要;沒有業務上的活力,公司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
這兩年來對F公司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捫心自問,對得起公司給個人工資,也對得起公司領導對個人照顧,無愧於公司了。
再說說我我的的得與失:
企業辦公自動化的推進,從手工操做到後來的辦公軟件的使用;
業務流程整合知識的積累與補充。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沒有白學。
成功將自已的時間所有放在工做與學習上,每天加班忙活,尚未放棄學習;
將技術知識補充到一個至關的高度。看看作出的項目與常上的論壇就發自心裏的高興。這一條隨後慢慢補充上。
失去了陪伴家人與朋友的機會,家庭關係有些緊張,朋友也只剩下僅有的幾個。
說話愈來愈少,最近說話已經不像從前那麼靈活了,舌頭打結的時候愈來愈多。
技術書籍看的很多,修身養性方面幾乎沒有長進。
脾氣見長,找個藉口算是技術書看的太多了吧
與人溝通的技巧略有降低,這條實在是不該該。
階段性總結太少,沒有幾篇像樣的博客
與家人商量後,準備換份工做。前段時間出去面試了幾家公司,開出的條件還不錯,至少雙休已經成爲標配,能夠拿出更多的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塊兒。薪水方面也有顯著的提高,如今正積極的與之接洽。每家開出的薪資條件基本差很少,可是論其發展來又各不相同,還未最終決定要選那一家。
作下記錄,未來回過頭看最後可否選到最合適的那家。
Z公司,線上機票業務,公司內部業務整合成一個大系統,本身組建團隊;
D公司,軟硬件開發結合,他們也須要一個辦公自動化方面的人。現成團隊,能夠順便了解硬件知識,比較中意這家軟硬件結合。更重要的是他們給政府某部門作開發;
Q公司,現成團隊,第三方外包公司,另外一方是某著名通訊行業國企;
W公司,廣告與遊戲運營,本身組織團隊,開出的條件最爲優厚;
B公司,外貿公司,本專業,業務類型最爲熟悉,最易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