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基礎目錄的命名法則:
一、遵循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標準 二、嚴格區分大小寫 三、目錄也是文件,在同一路徑下,兩個文件不能同名 四、支持使用除 / 之外的任意字符 五、最長字符不能超過255個字符
Linux發行版基本目錄架構及用途描述
查看元數據信息 stat +文件名node
含義: File 文件名稱; Size 文件大小; Blocks 佔用的磁盤塊數; IO Block IO塊大小; regular file 這裏是顯示文件的類型,這是一個普通文件 Device 所在設備; Inode Inode節點號; Links 被連接的次數; Access【第一個】訪問權限; Uid uid號和屬主; Gid gid號和屬組; Access【第二個】 文件最近一次的訪問時間; Modify 文件的修改時間; Chang 文件的改變時間。
修改文件的時間戳信息vim
-a 僅修改「讀取時間」(atime) -m 僅修改「修改時間」(mtime) -d 同時修改 atime 與 mtime
軟鏈接和硬鏈接區別:架構
1.ln命令建立硬連接,ln -s建立軟連接。 2.目錄不能建立硬連接,而且硬連接不能夠跨越分區系統。 3.目錄軟連接特別經常使用,而且軟連接支持跨越分區系統。 4.硬連接文件與源文件的inode相同,軟連接文件與源文件inode不一樣。
5.刪除軟連接文件,對源文件及硬連接文件無任何影響。 6.刪除文件的硬連接文件,對源文件及連接文件無任何影響。 7.刪除連接文件的源文件,對硬連接無影響,會致使軟連接失效。
8.刪除源文件及其連接文件,整個文件會被真正的刪除。
ls:查看文件列表
經常使用: ls -a 包含隱藏文件 ls -h 人性化顯示內容 ls -i inode號碼 ls -l 以長格式的方式列出文件信息 ls -R 目錄遞歸 ls -ld 目錄和符號連接信息
touch:建立或更新文件時間,若是存在,不覆蓋,但更新時間
經常使用: -a 僅修改「讀取時間」(atime) -m 僅修改「修改時間」(mtime) -d 同時修改 atime 與 mtime
建立文件名帶時間less
mkdir:建立目錄
經常使用: -p (建立多級目錄,沒有目錄則建立) -m 建立目錄時直接指定權限
cp:文件目錄複製命令(另存爲)
經常使用: -i 交互式複製,覆蓋以前,提醒用戶確認; -d 若對象爲「連接文件」,則保留該「連接文件」的屬性 -r 遞歸持續複製(用於目錄) -v 查看過程 -a 多用於備份,至關於-pdr(p、d、r 爲上述參數) -b 目標存在,覆蓋前先備份,形式爲 filename~ -p 等同--preserv=mode,ownership,timestamp --preserv[=ATTR_LIST] mode: 權限 ownership: 屬主屬組 timestamp: links xattr context all
mv:文件目錄移動命令(剪切)重命名
經常使用: -i 交互式 -f 強制 -b 目標存在,覆蓋前先備份
rm:文件目錄刪除命令
經常使用: -i 交互式 -r 遞歸 -f 強制刪除 -v 詳細過程
tree:列出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包括子目錄裏的文件。
經常使用: -L num :指定顯示的層級數目 -d (只列出目錄)
du:查看目錄大小
經常使用: -s 查看目錄自己,不看子目錄 -h 友好顯示結果
stat:查看文件時間
經常使用: 可查看數字權限
ln:給文件或者目錄作軟/硬連接
經常使用: -s爲軟,不加爲硬
file:查看文件類型
經常使用: -b 列出文件辨識結果時,不顯示文件名稱 -f filelist 列出文件filelist中文件名的文件類型 -L 查看對應軟連接對應文件的文件類型
cat:把文件內容打印到顯示器
經常使用: -E:顯示行結束符$ -n:對顯示出的每一行進行編號 -A:顯示全部控制符 -b:非空行編號 -s:壓縮連續的空行成一行
cat >test.txt<<EOF #新建或覆蓋文件 EOF cat >>test.txt<<EOF #追加文件內容 EOF
more:分頁瀏覽(回車是一次看一行,空格翻頁)
經常使用: cat passwd |more
less:分頁瀏覽,可反覆查看,q退出
經常使用: cat passwd |less
head:從文件頭部開始查看,默認看10行
經常使用: -n:表示查看前n行
tail:從文件尾部開始查看,默認看10行
經常使用: -n:表示查看後n行
cut:截取某一個字段
經常使用: -d:指定分隔符(-d' ') -f:數字,取第幾列 -f3,6三列和6列 //獲取文件裏以:分隔的第一列和第三列 [root@oldboy data]# cut -d: -f1,3 /etc/passwd //取ip地址 [root@magedu data]# ifconfig ens33 | head -n2|tail -n1|tr -s " "|cut -d" " -f3 10.0.0.7 //取設備使用率 [root@magedu data]# df|tr -s " "|cut -d" " -f5|tr -dc '[0-9\n]' //取日誌時間 [root@magedu data]# cut -d' ' -f1-3 /var/log/messages --output-delimiter=STRING指定輸出分隔符 //指定輸出結果分隔符 [root@magedu data]# cut -d: -f1,3 --output-delimiter=";" /etc/passwd -c:按字符取(空格也算) [root@magedu data]# cut -c2-5 /usr/share/dict/words
set t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