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故事,講述開源人本身的故事。安全
這是Linux Foundation開源軟件大學推出的一檔訪談欄目,重點分享開源從業者的過往趣事、成長經歷,心得體會與開源感悟等一切與開源成長有關的故事。微信
本期的故事主人公是,Linux Foundation開源軟件大學人才激勵計劃獲獎者狄曉曉。學習
若是你的故事也想與你們分享,歡迎與咱們聯繫。投稿地址:baiyan@oschina.cn,也能夠添加微信:yssycz(備註-開源故事)spa
姓名:狄曉曉翻譯
職業:事業單位助理工程師blog
技能:Python、C/C++教程
碼齡:5開發
最愛的開源項目:K8s博客
技術界的偶像:Richard Stallman、Linus Torvalds直播
「在我看來,開源最重要的是開放共享、共建共治的精神和文化,基於這種共識,你們共同協做、開發軟件,造成社區,並惠及他人。」
「咱們女性朋友們,應該勇敢上前,大方展現本身,尤爲是在這個多元、開放、包容的開源舞臺上,大膽地秀出本身的實力和優秀的本色,吸引更多的女性朋友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來。」
一、首先請作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我叫狄曉曉,來自北京,目前從事開源軟件相關研究工做。隨着學習不斷深刻,我愈來愈熱愛開源這種文化和合做方式,並開始參與開源社區。此次很是榮幸可以入選Linux Foundation開源軟件大學人才激勵計劃,但願可以在Linux大學學習更多的開源知識,並幫助愈來愈多的人,尤爲是女性朋友瞭解開源,參與開源,熱愛開源。
二、是如何接觸到開源的,有沒有參與過讓你印象深入的開源活動?
最開始接觸開源只侷限於使用開源軟件,後來由於從事開源研究工做,纔開始從開源軟件發展歷程、開源文化、開源精神、基金會、託管平臺、開源許可證、開源代碼安全等多個維度深刻學習開源。
三、能夠分享一下讓你印象深入的一場開源活動嗎?
2020年1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Linux基金會2020領導力論壇是我參加過的一場印象很是深入的開源活動,此次活動大佬雲集,乾貨滿滿。經過參與該論壇,我對Linux基金會的項目生態有了更爲直觀的認識,對基金會的管理模式、運行特色、服務內容有了更充分的瞭解,現場活躍的氣氛、熱烈的討論讓我切身體會到了開源人的熱情、Linux基金會的活力,我當時就想融入這個集體,成爲這個你們族中的一分子。
四、上學期間,有了解過開源麼,你是如何理解開源的,隨着瞭解的漸漸深刻,開源給你帶來了哪些改變?
上學期間接觸過開源,主要是在項目和實驗過程當中使用開源軟件。在我看來,開源最重要的是開放共享、共建共治的精神和文化,基於這種共識,你們共同協做,開發軟件,造成社區,並惠及他人。隨着對開源的認識逐漸深刻,開源帶給個人首先是思路的轉變,而後是工做方法、學習方法的轉變。如今的我會主動地獲取關於開源的最新信息,關注開源動態,另外,我也開始參與開源社區,翻譯國外基金會的相關資料,幫助更多的小夥伴瞭解開源。工做學習中,在須要使用軟件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搜索看有沒有合適的開源軟件。
五、技術圈中多數仍是男士爲主,做爲一名女性開源力量,有沒有遇到一些困惑或是煩惱?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在參加一些開源活動的時候,會有些孤單,哈哈。不過在活動中也遇到過一些在開源領域作得很是出色的女生,她們都是自帶光芒,很是耀眼。我以爲咱們女性朋友們,應該勇敢上前,大方展現本身,尤爲是在這個多元、開放、包容的開源舞臺上,大膽地秀出本身的實力和優秀的本色,吸引更多的女性朋友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來。
六、會主動參加一些技術會議或技術沙龍麼?能談談你對這些技術活動的見解麼,線上/線下的均可以聊一聊,什麼樣的活動更能吸引你去參與,能簡單列舉幾點麼?
會主動參加技術會議或沙龍,這種活動一是能夠提供跟其餘人交流學習的機會,看到更多應用場景,學到不一樣的問題解決辦法,二是這種活動會讓我對新技術尤爲是開源項目更有信心。
活動分享的主題和內容若是是跟目前工做相關性較高或者是本身感興趣的,參與的熱情會很高,另外,距離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若是路上的時間特別長,會很但願有線上直播。
七、平時會逛一些技術社區麼,或參與一些話題討論,能簡單列幾個常逛的社區或論壇麼?你認爲這些社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裏?
在GitHub上尋找開源代碼,參與社區貢獻。在Stack Overflow上尋找解決bug的答案。掘金上也有不少質量很高的技術文章。
八、有沒有本身比較崇拜或者說對本身影響比較大的技術大牛?有爲本身的職業作規劃麼,將來更想作些什麼事情?
對我觸動比較大的技術大佬應該是Richard Stallman,他爲了反對閉源軟件,保護軟件使用自由,前後發起了GNU項目,成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提出了copyleft機制,並起草了GPL許可證,是自由軟件的精神領袖,爲你們開闢了一條共享軟件成果的新道路,是真正改變世界的人,他的勇敢、創造力和執行力令我十分佩服。
九、你認爲參與開源會對本身的職業生涯帶來改變麼?有沒有嘗試去參與一些開源項目,談談你的想法。
有嘗試去參與開源項目,但不是貢獻代碼,而是翻譯國外開源方面的資料,供你們學習。加入到社區之後,每次在通過一番努力以後,向項目提交貢獻的時候成就感和知足感都會爆棚,尤爲是在與社區成員互動,收到其餘小夥伴的反饋和意見建議的時候,那種參與感帶來的快樂很是很是濃烈。並且參與開源項目的時候,沒有人給設deadline,也不會有人使勁兒催,有時間就去作,忙的話就等有時間了再去作,會讓我以爲很是溫馨,體驗很好。
十、技術突飛猛進,你是如何爲本身「充電」的,能談談本身的學習方法麼?
若是是工做學習上延伸出來的技術需求,我會先鎖定目前比較主流、使用人數較廣的技術,若是對該技術不太熟悉的話,首先會經過博客從大方向上了解這項技術,而後再根據具體需求和應用場景,有針對性地搜索教程和案例,免費地居多。
在跟蹤新技術、新方法方面,主要是靠平時關注的公衆號的推送,這些公衆號有些是綜合性的,各個技術領域的動態都會更新;有些是某個公司或機構的,好比LFAPAC,經過這類公衆號,我能夠知道又有哪一個方向的新項目加入了基金會了,獲取一些開源軟件的技術解讀,瞭解新的技術發展趨勢和問題挑戰等;還有些公衆號是關於某個開源軟件的,好比Hyperledger超級帳本,會獲取研討會、meetup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