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和fghtml
Linux/Unix 區別於微軟平臺最大的優勢就是真正的多用戶,多任務。所以在任務管理上也有別具特點的管理思想。
咱們知道,在 Windows 上面,咱們要麼讓一個程序做爲服務在後臺一直運行,要麼中止這個服務。而不能讓程序在前臺後臺之間切換。而 Linux 提供了 fg 和 bg 命令,讓你輕鬆調度正在運行的任務。
假設你發現前臺運行的一個程序須要很長的時間,可是須要幹其餘的事情,你就能夠用 Ctrl-Z ,掛起這個程序,而後能夠看到系統提示:
[1]+ Stopped /root/bin/rsync.sh
而後咱們能夠把程序調度到後臺執行:(bg 後面的數字爲做業號)
#bg 1
[1]+ /root/bin/rsync.sh &
用 jobs 命令查看正在運行的任務:
#jobs
[1]+ Running /root/bin/rsync.sh &
若是想把它調回到前臺運行,能夠用
#fg 1
/root/bin/rsync.sh
這樣,你在控制檯上就只能等待這個任務完成了。linux
文件管理apache
1. 建立目錄windows
mkdirbash
NO1. 在當前路徑建立一級目錄服務器
[root@rehat root]# mkdir test網絡
NO2. 在當前路徑建立多級目錄ssh
[root@rehat root]# mkdir -p mytest/test1/test1_1curl
NO3. 在建立目錄的同時給新建的目錄賦權限oop
[root@rehat root]# mkdir -m 777 testmod
這樣任何人對此目錄都有任何權限
2. 複製文件與文件夾
cp
NO1. 複製指定目錄的文件到當前目錄,並重命名
[root@rehat root]# cp ~/.bashrc bashrc_bak
NO2. 強制複製指定目錄的文件到當前目錄,而無論當前目錄是否含有該文件
[root@rehat root]# cp -f ~/.bashrc bashrc
NO2. 複製指定目錄到當前目錄
[root@rehat root]# cp -r /root/test .
[root@rehat root]# cp -r /root/test/ .
二者效果同樣,在複製目錄時,會將源路徑的最後一級目錄所有複製過去,包括它自己。
NO3. 複製指定目錄的文件到指定目錄
[root@rehat root]# cp ~/.bashrc /bak/.bashrc
NO4. 在複製時將源文件的所有屬性也複製過來。若不指定參數,則目標文件與源文件屬性可能不一致。
[root@rehat root]# cp -a ~/.bashrc /bak/.bashrc
NO5. 若兩個文件夾要保證同步,一個文件的改了,另外一個文件也跟着改,可是要保證兩個文件的文件都是最新的。
[root@rehat root]# cp -u /src/.bashrc /bak_src/bashrc
3. 創建連接文件,包括硬連接與軟連接
ln
NO1. 創建相似於 windows 的快捷方式
[root@rehat root]# ln -s test.txt test.txt_slnk
NO2. 當想備份一個文件,但空間又不夠,則能夠爲該文件創建一個硬鏈接。這樣,就算原文件刪除了,只要該
連接文件沒被刪除,則在存儲空間裏仍是沒有被刪除。
[root@rehat root]# ln -l test.txt test.txt_hlnk
4. 刪除文件
rm
NO1. 刪除當前目錄的文件
[root@rehat root]# rm test.txt
NO2. 強制刪除當前目錄的文件,不彈出提示
[root@rehat root]# rm -f test.txt
NO3. 強制刪除整個目錄,包括目錄與文件所有刪除,須要管理員權限
[root@rehat root]# rm -r -f test
5. 刪除文件夾
rmdir
NO1. 刪除一個空目錄
[root@rehat root]# rmdir emptydir
NO2. 刪除多級空目錄
[root@rehat root]# rmdir -p emptydir/d1/d11
6. 掛載文件系統與卸載文件系統
mount / umount
NO1. 掛載光驅
[root@rehat root]#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NO2. 掛載光驅,支持中文
[root@rehat root]# mount -t iso9660 -o codepage=936,iocharset=cp936 /dev/cdrom /mnt/cdrom
NO3. 掛載 Windows 分區,FAT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mount -t vfat /dev/hda3 /mnt/cdrom
NO4. 掛載 Windows 分區,NTFS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mount -t ntfs -o iocharset=cp936 /dev/hda7 /mnt/had7
No5. 掛載 ISO 文件
[root@rehat root]# mount -o loop /abc.iso /mnt/cdrom
NO6. 掛載 軟驅
[root@rehat root]# mount /dev/fd0 /mnt/floppy
NO7. 掛載閃盤
[root@rehat root]# mount /dev/sda1 /mnt/cdrom
NO8. 掛載 Windows 操做系統共享的文件夾
[root@rehat root]#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guest,password=guest //machine/path /mnt/cdrom
NO9. 顯示掛載的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mount
[root@rehat root]# cat /etc/fstab 顯示系統啓動自動加載的文件系統
[root@rehat root]# cat /etc/mtab 顯示當前加載的文件系統
7. 檢查磁盤空間
df
NO1. 顯示全部存儲系統空間使用狀況,同時顯示存儲系統的文件系統類型s
[root@rehat root]# df -aT
NO2. 顯示指定文件系統的空間使用狀況
[root@rehat root]# df -t ext3
NO3. 人性化顯示各存儲空間大小
[root@rehat root]# df -ah
NO4. 有時候掛載了網絡文件系統,若只想看本機的文件系統用以下命令
[root@rehat root]# df -ahlT
NO5. 查看某個文件系統的磁盤使用狀況
[root@rehat root]# df -h /dev/cdrom
8. 檢查目錄空間大小
du
NO1. 查看當前文件夾大小
[root@rehat root]# du -sh
NO2. 查看當前文件及文件中包含的子文件夾大小
[root@rehat root]# du -ch
NO3. 查看文件的大小
[root@rehat root]# du -h test1.txt
NO4. 同時查看多個文件的大小
[root@rehat root]# du -h test1.txt test2.txt
9. 磁盤碎片整理
LINUX 下基本上不用碎片整理,它每隔一段時間會自動整理
10. 建立/改變文件系統
NO1. 建立文件系統類型
[root@rehat root]# umount /dev/sdb1
[root@rehat root]# mkfs -t ext3 /dev/db1
[root@rehat root]# mount /dev/sdb1 /practice
11. 改變文件或文件夾權限
chmod
sudo chmod 600 ××× (只有全部者有讀和寫的權限)
sudo chmod 644 ××× (全部者有讀和寫的權限,組用戶只有讀的權限)
sudo chmod 700 ××× (只有全部者有讀和寫以及執行的權限)
sudo chmod 666 ××× (每一個人都有讀和寫的權限)
sudo chmod 777 ××× (每一個人都有讀和寫以及執行的權限)
chmod go-rwx test 將本身的筆記設爲只有本身才能看
linux/unix
重啓apache:sudo apache2ctl restart mac: sudo apachectl restart
抓取文件:curl url > xxx
無格式複製文件內容 pbcopy < ~/.ssh/id_rsa.pub
將本機文件複製到遠程服務器上
#scp /home/administrator/news.txt root@192.168.6.129:/etc/squid
/home/administrator/ 本地文件的絕對路徑
將遠程服務器上的文件複製到本機
#scp remote@www.abc.com:/usr/local/sin.sh /home/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