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能到深度學習簡述

        兩次工業革命後,機器在諸多領域取代了人力,社會生產力大幅上升。但機器超越了人類四肢的力量,卻仍難以企及人類大腦的智慧。但在二戰中,對密碼破譯、導彈彈道計算和原子彈研發的需求促使了電子計算機的誕生。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在此之後,1948年諾伯特·維納提出了控制論,克勞德·香農提出了信息論。它們爲接下來人工智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52年,手冢治虫開始連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