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運行等級與目標

在老的 Linux 發行版本中,系統運行分紅不一樣的運行級別(run level),不一樣的級別所啓動的服務搭配有所不一樣。較新的 Linux 發行版本,好比 CentOS 7+,已經將運行級別替換成另外一個新的概念--目標(target)。本文會爲你們作一個比較,並對二者間的區別作以詮釋。



運行級別 Run Level


你們都知道 Windows 有安全模式,它是Windows的最小模式,和普通模式相比,安全模式可讓用戶更好地進行系統檢測以及錯誤修復。Linux 的運行級別是個相似的機制,不一樣的運行級別有不一樣的做用: html



咱們一般用到的是級別 3 和 5,通常服務器不須要安裝圖形界面,而且須要支持用戶遠程鏈接,因此運行級別會選擇 3;我的電腦通常須要 GUI,因此會選擇運行級別 5。 shell


想查看當前系統的運行級別可使用命令用到命令 安全

#runlevel 服務器

N 5 併發

上面的結果表示當前的運行級別是 5。在不一樣級別間切換可使用命令 ssh

#init [運行級別] 工具

好比當前運行在級別 3,是多用戶字符界面,想要啓動 GUI 圖形界面,只須要輸入 init 5  學習


雖然運行級別能夠實時切換,若是想修改系統啓動時默認的運行級別,在 CentOS 5 和 6 中也能夠修改 /etc/inittab 文件來進行配置。 spa



系統初始化進程 systemd vs. init


在 CentOS 7 以前,系統的初始化進程是 init,它的 PID 是 1,初始化進程就是系統第一個被執行的程序,全部其餘進程都是它的子進程,因此咱們切換運行級別用到的命令是 init,系統啓動默認運行級別的配置文件是 /etc/inittab。 設計


從 CentOS 7 開始,系統初始化進程採用了全新的 systemd。從它的名字能夠看出,它是一個服務,由系統自動在後臺運行。和 init 相比,systemd 有一些明顯的優點:


1) systemd 在系統啓動時使用了併發的啓動機制,而 init 是按順序依次啓動每項服務。實際上不少服務之間沒有依賴關係,不須要依次等待。在 Linux 早期,計算機的CPU是單核的,一次只能處理一項任務,因此 init 的設計有它的合理性。但隨着硬件技術發展,如今的服務器CPU大可能是多核心的,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任務,systemd 能夠併發啓動那些不相關的服務,因此係統啓動速度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2) systemd 是按需啓動服務,而 init 是將全部後臺服務通通啓動,所有完成後才容許用戶登陸。init 的這種方式會使得系統啓動比較慢,另外也會佔用比較多的系統資源。systemd 採用的方式是隻有某個服務被請求時纔會啓動它,使用完成後會動態將該服務關閉,因此不論是啓動速度,仍是系統資源的使用, systemd 都有很大的優點。


systemd 有兩個核心的概念,單元(unit)和 目標(target)。systemd 進程對系統的管理就是經過一個個的單元來實現的。好比服務,每個服務都有一個對應的單元,並且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一般以 .service 做爲文件名後綴,像 sshd 服務,它的配置文件就是 /usr/lib/systemd/system/sshd.service


有一類比較重要的單元叫目標單元(target unit),或者簡稱目標(target),它們的配置文件名後綴爲 .target。在 systemd 中,咱們用 target 來模擬實現系統不一樣的運行級別。


經過目標(Target)來實現運行級別


上面提到,CentOS 7 將系統初始化進程從 init 改成了 systemd,init 的運行級別(runlevels)也改爲了用目標(target)來實現,不一樣的運行級別和目標之間是什麼對應關係呢,咱們用下面這張圖來作了一個總結:



經常使用的運行級別是 3 (多用戶字符模式)和 5(多用戶圖形界面模式),它們分別對應的目標就是 multi-user.target 和 graphical.target。設置和切換不一樣的運行級別,CentOS 7 仍是向前支持 init 命令,可是更建議咱們使用 systemd 的管理工具 systemctl 來完成。


1) 查看當前系統默認運行,可使用 systemctl get-default 命令

#systemctl g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2) 切換不一樣運行級別,以管理員身份使用 systemctl [目標名稱] 命令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切換到圖形界面


3) 設置系統啓動默認運行級別

在 CentOS 5 和 6 中,系統啓動默認的運行級別能夠在 /etc/inittab 文件中進行配置,但在 CentOS 7 中,咱們打開這個配置文件看一下:

從配置文件內容能夠看到,「在這裏作任何的配置對系統都是沒有做用的,systemd 用目標來取代運行級別。默認有兩個主要的目標,multi-user.target 至關於運行級別 3,graphical.target 至關於運行級別 5。使用 systemctl get-default 來看當前使用目標,使用 systemctl set-default Target.target 來設置系統默認目標」。


因此咱們用下面的命令來試一下,將系統啓動目標設置爲 graphical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設置成功後,重啓電腦,發現果真進入了 GUI 圖形界面模式。



最後


到這裏,systemd 如何使用 target 來替換 init 的 runlevels 就介紹完了。可能不少老 Linux 用戶仍是比較習慣於用 init,但畢竟 systemd 是更一種更先進的技術和方式,你們仍是應該更積極地去接受並學習它。




推薦閱讀:

《軟連接 vs. 硬連接》

《Linux 目錄詳解》

《虛擬機安裝 Linux 最完整攻略》

《Xshell 與 Xftp 的安裝與使用》

《Linux,Unix,GNU 到底有什麼樣的淵源?》

 

 


- The End -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