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在啓動時uboot推斷有沒有組合健按下或者cache分區的升級文件來決定進入哪一個系統(可能還有別的推斷方式)
有組合健按下或者cache分區有升級文件,則載入recovery.img進入升級系統。不然載入boot.img進入正常系統
這次記錄3個要點:linux
1:boot.img的結構android
2:怎樣做成boot.imgpost
3:uboot 怎樣尋找boot.imgspa
一:boot.img的結構例如如下:內存
+-----------------+資源
|boot header | 1 pagecmd
+-----------------+產品
|kernel | n pagesit
+-----------------+class
|ramdisk | m pages
+-----------------+
|second stage | o pages
+-----------------+
當中:
boot header記錄了boot.img的一些信息。
kernel即內核壓縮文件zImage,
ramdisk即根文件系統。
second stage備用
boot header一共佔了一頁,默認2K。
前面的數據是struct boot_img_hdr,後面拿0補齊,湊齊2K。
結構體例如如下:
struct boot_img_hdr
{
unsigned char magic[BOOT_MAGIC_SIZE];
unsigned kernel_size; /*內核大小*/
unsigned kernel_addr; /*內核位置*/
unsigned ramdisk_size; /* root根文件系統大小*/
unsigned ramdisk_addr; /*根文件系統位置*/
unsigned second_size; /*擴展,備用*/
unsigned second_addr; /*擴展,備用*/
unsigned tags_addr; /*傳參數用的物理內存地址,它做用是把bootloader中的參數傳遞給kernel*/
unsigned page_size; /*頁大小,默認2K*/
unsigned unused[2]; /*擴展,備用*/
unsigned char name[BOOT_NAME_SIZE]; /*產品名*/
unsigned char cmdline[BOOT_ARGS_SIZE]/*啓動參數*/;
unsigned id[8]; /*可以重用。如時間戳,校驗位*/
};
二:boot.img的製做
mkbootimg命令製做boot.img,命令路徑:~/out/host/linux-x86/bin/mkbootimg,代碼路徑:~/system/core/mkbooting
三:uboot載入 boot.img
mkbootimg命令參數例如如下:
kernel : zImage的路徑
ramdisk: ramdisk.img的路徑
second : 備用文件路徑
cmdline : 內核參數
board : 產品名
base : base地址
pagesize : 頁大小
output: 輸出路徑
當中kernel,ramdisk,output是必須要傳入的參數,其餘都是可選的
演示樣例:
mkbootimg --kernel zImage --ramdisk ramdisk.img --base 0x10800000 --output boot.img
uboot在載入boot.img時使用booti 命令,好比:booti mmc2 ,表示設備假若有幾個SD卡,或者emmc時。
去第二個資源尋找,boot.img
uboot會去第二個資源設備上的第一個分區讀取boot.img
首先讀取boot.img中的boot header,從中獲取需要的信息
這樣就肯定了內核和根文件系統在 boot.img中的位置,剩下的就是載入到內存中了
當中內核載入到內存的位置是由base參數決定的,默認是0x10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