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code與UTF-8的區別(字符、字節和編碼的學習探索)

參考文章

字符編碼筆記:ASCII,Unicode和UTF-8 字符,字節和編碼 字符集與字符編碼html

ASCII碼

最開始的計算機編碼,只支持英文字符。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製定了一套字符編碼,對英語字符與二進制位之間的關係,作了統一規定。這被稱爲ASCII碼,一直沿用至今。 咱們知道,在計算機內部,全部的信息最終都表示爲一個二進制的字符串。每個二進制位(bit)有0和1兩種狀態,所以八個二進制位就能夠組合出256種狀態,這被稱爲一個字節(byte)。也就是說,一個字節一共能夠用來表示256種不一樣的狀態,每個狀態對應一個符號,就是256個符號,從0000000到11111111。 ASCII碼一共規定了128個字符的編碼,好比空格"SPACE"是32(二進制00100000),大寫的字母A是65(二進制01000001)。這128個符號(包括32個不能打印出來的控制符號),只佔用了一個字節的後面7位,最前面的1位統一規定爲0。ide

ANSI編碼

後來計算機遍佈全球,慢慢須要本土化。一個字節只能表示256種符號,確定是不夠的,就必須使用多個字節表達一個符號。好比,簡體中文常見的編碼方式是GB2312,使用兩個字節表示一個漢字,因此理論上最多能夠表示256x256=65536個符號。 不一樣的國家和地區制定了不一樣的標準,由此產生了 GB2312, BIG5, JIS 等各自的編碼標準。這些使用 2 個字節來表明一個字符的各類漢字延伸編碼方式,稱爲 ANSI 編碼。在簡體中文系統下,ANSI 編碼表明 GB2312 編碼,在日文操做系統下,ANSI 編碼表明 JIS 編碼。編碼

Unicode編碼

能夠想象,若是有一種編碼,將世界上全部的符號都歸入其中。每個符號都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那麼亂碼問題就會消失。這就是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這是一種全部符號的編碼。參考漢字的unicode對照表操作系統

Unicode的問題

Unicode只是一個符號集,它只規定了符號的二進制代碼,卻沒有規定這個二進制代碼應該如何存儲。 Unicode編碼系統爲表達任意語言的任意字符而設計。它使用4字節的數字來表達每一個字母、符號,或者表意文字(ideograph)。每一個字符對應一個數字,每一個數字對應一個字符。即不存在二義性。再也不須要記錄"模式"了。U+0041老是表明'A',即便這種語言沒有'A'這個字符。 好比,漢字"嚴"的unicode是十六進制數4E25,轉換成二進制數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說這個符號的表示至少須要2個字節。表示其餘更大的符號,可能須要3個字節或者4個字節,甚至更多。 這裏就有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區別Unicode和ASCII?計算機怎麼知道三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而不是分別表示三個符號呢?第二個問題是,咱們已經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個字節表示就夠了,若是Unicode統一規定,每一個符號用三個或四個字節表示,那麼每一個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個字節是0,這對於存儲來講是極大的浪費,文本文件的大小會所以大出二三倍,這是沒法接受的。 它們形成的結果是:1)出現了Unicode的多種存儲方式,也就是說有許多種不一樣的二進制格式,能夠用來表示Unicode。2)Unicode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法推廣,直到互聯網的出現。設計

UTF-8編碼規則

互聯網的普及,強烈要求出現一種統一的編碼方式。UTF-8就是在互聯網上使用最廣的一種Unicode的實現方式。其餘實現方式還包括UTF-16(字符用兩個字節或四個字節表示)和UTF-32(字符用四個字節表示),不過在互聯網上基本不用。重複一遍,這裏的關係是,UTF-8是Unicode的實現方式之一。 UTF-8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它是一種變長的編碼方式。它可使用1~4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根據不一樣的符號而變化字節長度。 UTF-8的編碼規則很簡單,只有二條: 1)對於單字節的符號,字節的第一位設爲0,後面7位爲這個符號的unicode碼。所以對於英語字母,UTF-8編碼和ASCII碼是相同的。 2)對於n字節的符號(n>1),第一個字節的前n位都設爲1,第n+1位設爲0,後面字節的前兩位一概設爲10。剩下的沒有說起的二進制位,所有爲這個符號的unicode碼。code

字符集與編碼

各個國家和地區所制定的不一樣 ANSI 編碼標準中,都只規定了各自語言所需的「字符」。好比:漢字標準(GB2312)中沒有規定韓國語字符怎樣存儲。這些 ANSI 編碼標準所規定的內容包含兩層含義:htm

  • 使用哪些字符。也就是說哪些漢字,字母和符號會被收入標準中。所包含「字符」的集合就叫作「字符集」。
  • 規定每一個「字符」分別用一個字節仍是多個字節存儲,用哪些字節來存儲,這個規定就叫作「編碼」。 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制定編碼標準的時候,「字符的集合」和「編碼」通常都是同時制定的。所以,日常咱們所說的「字符集」,好比:GB2312, GBK, JIS 等,除了有「字符的集合」這層含義外,同時也包含了「編碼」的含義。 「UNICODE 字符集」包含了各類語言中使用到的全部「字符」。用來給 UNICODE 字符集編碼的標準有不少種,好比:UTF-8, UTF-7, UTF-16, UnicodeLittle, UnicodeBig 等。

亂碼的解決方案

所以,Java中咱們經常使用 bytes = string.getBytes("iso-8859-1") 來進行逆向操做,獲得原始的「字節串」。而後再使用正確的 ANSI 編碼,好比 string = new String(bytes, "GB2312"),來獲得正確的「UNICODE 字符串」。blo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