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菜狗子的2016總結

今年過得有點慢,我是這麼想的。程序員

目前我就任於一家作雲計算的公司,屬於研發崗。這兒人才雲集,我以爲我多是其中最菜的一個。因此仍是要感謝創始人的知遇之恩。雖然有點忙,可是我過得很快樂,我能夠學到不少東西。算法

寫文是由於做爲一枚程序員,在百忙之中仍是得抽點時間出來寫篇年度總結,老是要回望一下本身,而後給明年的本身定個小目標。望明年來看,不負初衷。編程

這是我第一次寫技術性的年度總結。簡單來講:今年我剛畢了業,從工做室出來,後實習,再創業,又辭職尋發展。後端

關於工做

學生時代的終結與工做的挑戰。設計模式

學生時代

我不會說一堆廢話關於大學的各類小事雜事,可是有必要交待一下我是在大學中如何去學習、進步的。我在大學時期遇到了兩個和我志同道合的夥伴,同時我在進工做室前是個「學霸」,常常拿獎學金,另一個夥伴很早便接觸編程了。有次他花了一個暑假折騰了一個關於VR的小玩意兒,找我聊了聊,我以爲很好玩。以後開學,咱們找自個兒學院的院長聊了聊,就批下了工做室。服務器

今後我就沒必要苦逼的來回寢室與圖書館之間浪費時間了,也沒必要擔心室友關於嘈雜而影響到我學習。我只須要把電腦在工做室一放。早上早早來來,晚上晚點走,在寢室基本就只須要幹一件事:睡覺。網絡

託工做室的福,個人知識增加相比之前簡直是指數級和常量級的區別。數據結構

不只如此,我和個人小夥伴們還拿了許多獎,不過最佳成績也不過是省第一名。也有過許多接外包的經歷,錢的話,算是一些零花錢。可是看到本身寫的東西跑起來了,還讓別人用上了,真的很開心。框架

偶爾也有你們都不擅長的領域,那就選個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人去研究研究。故此有時候我也意外的得到了許多知識。工具

我在學生時期經常在乎Project是否能Work,而不去探究其深層與本質。故此,我學過不少語言與框架,卻沒有一個深究的。卻還樂此不疲,如今看來,是不可取的。

這個緣由成了我尋找實習工做不順的重要緣由之一————高不成低不就。如今看來,說句難聽的,只要平時不要太混,到找實習前突擊1個月背點東西,通常都能找到工做。

最後個人確花了點時機突擊了一下,順利的找到了實習工做——杭州的某一家跨境電商公司,作個安靜的Java實習生。

實習

團隊的技術Leader是阿里P6的10年老司機,本來是天貓部門的,也就是淘系。然而車開的並不穩:

  • 的確有版本管理工具,可是沒有一些規定,很混亂,提交上去的東西很容易被衝突掉
  • 無單元測試。我曾和Leader交流過這個問題,他表示太浪費時間了。
  • 無文檔。我在剛去的時候基本是一臉楞逼,若是沒人和我講解真實的業務場景,我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 反範式。因爲後端框架用的PlayFrameWork,致使沒有Bean概念的存在,沒有Private的封裝不說(框架特性),在所謂的趕急狀態下居然還會把業務邏輯寫到Service之外的層。
  • 無規範性。各類奇怪的命名方式,時常使人一頭霧水。我想他們應該參考一下阿里巴巴《Java編碼規範》。

綜上,代碼質量可想而知。因此也常常致使半夜服務器宕機。

ps:有些人所謂的十年多是把一年的工做重複了十年。

創業時期

我在實習的公司待到一半的時候,從工做室一塊兒出去的夥伴喊我一塊兒創業。我聽了一下計劃,以爲靠譜,便打算辭職了。

進入了創業時期。我負責的東西多了不少,不只紮在技術崗上,偶爾還要和客戶打交道,也要關心一下市場那邊的狀況。那時正值夏天,想起當年在工做室時,暑假你們湊在一塊兒幹活,現在又湊到了一塊,真乃緣分。

最後我仍是由於某些緣由離開了。不過個人夥伴們都很優秀,在我離開後他們幹了不少事情。這幾天,我還收到了他們的年會邀請。

尋職之路

我再次踏上了尋職之路,期間遇到了不少奇葩公司,也邂逅了許多優秀的人,偶爾也因本身的失誤錯過了一兩家不錯的公司。我認爲找工做是一件大事,必須找本身喜歡的公司才能幹得下去,幹得開心,故此我花了較長的時間,的確那時也正值招聘淡季。

後來我邂逅了優秀的兩家公司——均可以算的上是「禮賢下士」,而且有老司機帶路。我想在這兩家公司的其中任何一家公司工做,都會幹得很開心。

最後我選擇了來到上海,來到了我求之不得的大城市。而沒有選擇另外一份待遇更好的工做——我看到了將來的價值,而不是如今。

如今

我如今所在的公司生產是頗有規範性的,好比:

  • 使用GitHub進行協做
  • TestCase覆蓋率極高,並且測試組的人很多於研發。平常即是測試懟開發。
  • 會作CodeReview

不只如此,還會:

  • 按期作Share
  • 按期搞團建

這是關於我最關心的技術上的,在環境上也很贊,好比:

  • 900平方的辦公室
  • 每人一張1.8m大長桌,人體工學椅
  • 獨立茶水間,零食水果供應
  • .......

好了再寫下去就成推廣軟文了,打住。

因此我如今的平常就是:

我身邊圍繞着一幫優秀的人,我以爲這樣很好。我成了鳳尾,可是我也將會很快超越過去的本身,變得更加優秀。

關於學習

今年我看了很多書,相比前幾年。同時我也慢慢的開始針對本身的缺點而定製出一些計劃,好比:

  • 單詞不能停。這是我在Memrise上的使用記錄,很像GitHub。一年大概背了2600多個單詞。

  • 專一在一個方面,有必定的深度之後再去考慮廣度

    • 我在2016年幾乎沒再學習過新的語言(除了知足生產須要)。我打算吃透Java這塊之後再去考慮深刻別的語言。
    • 在SegmentFault上回答關於Java的問題,同時也會花時間去看關於Java的博客、書籍。
    • 抽了時間看了點Java集合框架部分的源碼,也擼了點JVM,也淺淺的瞭解了一下Spring的工做原理。
    • 重溫了數據結構與算法。我在學校裏幾乎沒怎麼好好學習過這門課,不過有不少dalao說這門課很重要,並且說了不少次。我就花了點時間補了一下。

明年的學習目標

  1. 對23種設計模式有個大概的瞭解,熟悉下經常使用的設計模式。
  2. 過一下《Effective Java》。對這本書早有所聞,公司的dalao也推薦了這本書,看了一下,的確有所收穫。但願早日看完它。
  3. 相比今年,對JVM有更多的瞭解。哪怕擼一遍《入理解Java虛擬機:JVM高級特性與最佳實踐》的第三部分——「虛擬機執行子系統」。
  4. 重學操做系統網絡,我很後悔在大學的時候忽視了這兩門課的重要性,雖然如今反作用還不是很明顯。
  5. 想讀讀Spring的源碼,這是一個偉大的框架,或許我能夠在裏面借鑑到很多思想!
  6. 若是上面都Ok了,我還想讀一讀《Unix編程藝術》。

最後

然而在今年我意識到的東西還有不少不少,介於這是技術性的總結,我便再也不廢話。

願我明年依舊一路前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