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name PATHios
例:basename /etc/sysconfig/networkshell
network數據庫
dirname PATHbash
例:dirname /etc/sysconfig/networkide
/etc/sysconfig函數
ls -a 顯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開頭的)google
-d 僅列出目錄自己,不包括目錄內的文件數據spa
-l 列出文件屬性,權限遊戲
type + command 顯示該命令是內建命令(shell程序自身附帶的命令)仍是外部命令(在某目錄有一個與命令同名的可執行文件)文檔
which + command 查找命令位置
hash 能顯示命令查找表的命中次數
history 查看已經輸過的命令
history -c 清除歷史命令
全部歷史命令存放在~/.bash_history
echo $HISTFILE
1.history後 你再!n就能夠執行歷史中第n條命令。!-n執行倒數歷史中的第n條。
2.!!直接執行歷史中最後一條。
3.!string執行歷史命令中最近一條以「string」開頭的命令。
4.basename /usr/shared/doc dirname !$(引用上個命令參數) 或者 dirname (Alt+.)
不過我的感受前面2條用處不大。
一、manual: 使用手冊, man COMMAND
二、info: 信息頁, info COMMAND 通常用得少
上下箭頭,以及PageUp、PageDown
q: 退出;
三、簡要使用幫助: COMMAND --help
四、官方文檔:google
五、額外的文檔:README、INSTALL、ChangeLog
/usr/share/doc/ls-VERSION
六、發行版官方文檔,http://www.redhat.com/docs/
manual:使用手冊 man
1.通常用戶使用命令
2.系統調用
3.庫函數
4.特殊文件,設備文件
5.文件格式,即配置文件
6.遊戲
7.雜項
8.管理類命令,管理員使用的命令
1,5,8比較重要,要記住
操做鍵:
空格鍵:向後翻一屏;
b: 向前翻一屏;
回車鍵:向後翻一行;
k: 向前翻一行;
Ctrl+d: 向後翻半屏;
Ctrl+u: 向前翻半屏;
G: 跳轉至文件尾;
1G: 跳轉至文件首;
q: 退出;
文本查找:
/keyword: 從當前光標所在行開始,向文件尾部查找;
?keyword: 首部查找;
n: 跟當前查找命令相同方向的下一個匹配;
N:跟當前查找命令相反方向的下一個匹配;
有時候不知道man後面的命令有幾個章節能夠用whatis command
若是whatis不能用,能夠用makewhatis來生成數據庫,可能要等待1-2分鐘
man -f command也和whatis command有一樣的效果
date -s "2013-10-17 23:43:00"設置系統時間
date mmddHHMM[CC[YY]][.SS] 101723432013.00就是上面的時間
date +%T顯示當前時間 = date +%H:%M:%S
date +%D顯示當前年月 = date +%m%d%y
Linux有兩套時間:
硬件時鐘
系統時鐘
date是系統時間 hwclock硬件時間即bios時間
hwclock -s 將系統時間修改成硬件時間 即以硬件時間爲準
hwclock -w 以系統時間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