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動手寫編譯器、連接器》html
源代碼下載:http://www.tup.com.cn/upload/books/kj/059284-01.rar前端
做者微信公衆號:程序員
編譯原理與技術的一整套理論在整個計算機科學領域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學習它對程序設計人員有很大的幫助。咱們考究歷史會發現那些人人稱頌的程序設計大師都是編譯領域的高手,像寫出BASIC語言的比爾·蓋茨,Sun公司的Java之父等,在編譯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曾經在世界首富寶座上穩坐多年的比爾·蓋茨也是從給微機編寫BASIC語言編譯器起家的,也正是這個BASIC編譯器爲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的微軟帝國奠基了基礎。這個編寫BASIC語言編譯器的經歷,開啓了比爾·蓋茨的輝煌職業生涯。編程
編譯器是一種至關複雜的程序,編寫甚至讀懂這樣的一個程序都非易事,大多數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專業人員也歷來沒有編寫過一個完整的編譯器。可是,幾乎全部形式的計算都要用到編譯器,並且任何一個與計算機打交道的專業人員都應掌握編譯器的基本結構和操做。除此以外,計算機應用程序中常常遇到的一個任務就是命令解釋程序和界面程序的開發,這比編譯器要小,但使用的倒是相同的技術。所以,掌握這一技術具備很是大的實際意義。後端
李國傑院士說: 「隨着微處理器技術的飛速發展,處理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編譯器的質量,編譯技術成爲計算機的核心技術,地位變得愈來愈重要。我國要發展本身的微處理器事業,必然要有本身的編譯技術做爲後盾。」 數組
回過頭來講一說是什麼樣的緣由使我萌生了寫這樣一本書的想法。做者學習其餘計算機課程感受沒有特別難懂的,惟獨看編譯原理的教材,看完了雲裏霧裏的,感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感受多是學的教材過於理論化,因而到書店把全部跟編譯原理有關的書籍通通買回家,固然這也包括你們公認的編譯原理三大經典書籍(龍書、虎書、鯨書)在內,每一本我都從頭至尾翻一遍,好像什麼都懂了,又感受要真的本身動手寫個編譯器仍然是隻有大師才能完成,對本身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而且做者也瞭解到許多關於編譯原理實踐的悲觀論調: 「現有的編譯器都是用Lex和Yacc構造的,從頭開始手工編寫一個完整的編譯器幾乎是不可能的。」可做者恰恰是那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要知道早期的編譯器可都是純手工構造的,苦辣酸甜的征程就此開始,但是寫個什麼語言的編譯器?這個編譯器怎麼定位?這一切都很茫然。微信
我開始研究編譯原理書上的樣例,但願能從中找到靈感,給上述問題找到答案。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N.Worth編寫的PL/0語言的編譯程序是做者最早研究的編譯器,它功能簡單、結構清晰、可讀性強,被認爲是一個很是合適的小型編譯程序的學習模型,可這個編譯程序不支持數組、結構體、字符串,而且是以假想的棧式機器爲例來編寫的,而不是直接生成在某種CPU,某種操做系統環境下直接能夠運行的目標語言程序。「PL/0語言的編譯程序」做爲編譯器的學習模型,也只能算「矬子裏面拔將軍」,由於沒有更好的,也只好將就着用了。至此,編譯器定位問題算有了些眉目,做者但願構造一個更適合學習的編譯器。但是,另外一個問題接踵而至,爲何那麼多開源編譯器不能直接用做編譯器學習模型呢?我開始研究各個開源編譯器的源代碼,其中包括GCC的源代碼,因爲GCC支持多個前端語言和各類後端機器平臺、AST(Abstract Syntax Tree)和RTL(Register Transfer Language)又成了繞不過去的坎,還沒學會怎麼編寫針對一種源語言、一種目標機器的編譯器,就要去學習支持多種源語言多個機器平臺的編譯器,就比如一個嬰兒還沒學會走路就要學跑,這注定是要跌跟頭的。編程語言
自序本身動手寫編譯器、連接器一面是過於簡化的編譯器學習模型,另外一面是過於複雜的開源編譯器,做爲學習模型都不太合適。到這裏,編譯器定位問題算是完全想清楚了,做者要構造一個教你們如何本身動手寫編譯器的學習模型。這個模型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語言定義,第二部分是這個語言編譯器的實現,這個編譯器只支持一種源語言,目標語言也只支持一種。這個語言應該具有目前流行的高級語言的最主要特徵。這個編譯器要結構清晰,代碼量要儘量少,要能體現編寫一個實用的編譯器的完整過程與技術。這個編譯器能夠生成在操做系統中直接運行的exe文件,只要雙擊或在命令行執行就能看到結果的那種。性能
接下來做者開始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編寫個什麼語言的編譯器?做者研究了目前最流行的幾種編程語言C、C++、C#、ObjectiveC、Java,其中C語言是最簡單的了,只有32個關鍵字,可是做者研究發現,C語言仍是有許多冗餘的成分,做爲學習模型還能夠更簡單一些。做者最終以C語言爲藍本,進行適當簡化定義了一門新的語言,僅有15個關鍵字,稱爲SC語言。目標語言選擇你們熟悉的Intel x86機器語言,編譯器命名爲SCC編譯器。學習
在本書中,讀者將看到從SC語言定義,到SCC編譯器開發的完整過程。讀完本書你將知道一門全新的語言如何定義,一個真實的編譯器如何編寫,這些對你來講將再也不神祕,編譯原理講的理論與本書中講述的SC語言定義及SCC編譯器開發過程,是理論聯繫實際在編譯領域的最好闡釋。
如本書做爲編譯原理實踐教材,做者建議安排10學時講授。
本書投稿後,有幸請CSDN暨《程序員》雜誌總編、劉江老師閱讀了本書的初稿,併爲本書做序,在此向劉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本書臨近出版之際,承蒙清華大學王生原老師閱讀了本書終稿,並對書稿作了中肯評價: 「本書特點鮮明,內容有深度,文筆也很不錯,很值得出版。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所選的目標平臺,即x86處理器以及微軟系統的COFF目標文件格式,這在教材中不多見到,可爲國內的編譯教學實踐提供別具一格的素材。」同時,王老師還對本書提出了寶貴建議。在這裏,向王老師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最誠摯的感謝。
我還要感謝個人家人,他們的支持與鼓勵是本書得以完成的保障。
要列出全部對本書出版有所幫助的人名是不可能的,由於有些困難是經過互聯網解決的,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名字。在此,謹向他們一併表示感謝!
最後,回想本書6年的寫做歷程,願以蒲松齡的一副對聯與讀者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王博俊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