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十年阿里路,演繹女性獨立個體。程序員
當「母親」、「coding」、「技術Leader」的標籤同時存在於一我的身上,會帶來怎樣不可預知的化學反應?母親節來臨之際,咱們特意採訪了「蟻齡」十年的資深技術專家劉曉瑩,和她聊聊她在螞蟻的這些年以及她的「初母親體驗」。
劉曉瑩不急不慢地回答着咱們的問題,一張一弛收放自如,談笑間無不透露着「優雅」二字。數據庫
在討論工做的問題上,她像一個擁有太多細緻觀察的過來人,很有條理地講述着這十年她在螞蟻的成長史;聊起本身的孩子時,她時而笑着與咱們分享小孩在生活中給她帶來的歡樂,時而嚴肅地談論一些關於小孩教育的問題;聊到業餘生活時,她又津津樂道地和咱們提及她的瑜伽愛好和十多年養蘭史……網絡
拋開螞蟻資深技術高管的光芒,眼前的劉曉瑩,和天下全部母親別無二致。架構
2010年的五四青年節, 30名應屆畢業生經過校招近衛軍加入了螞蟻,劉曉瑩是當年那批爲數很少的同窗之一。學習
2010年的技術圈,女程序員還很是罕見,而愛coding且擅長coding的女同窗,更是百裏挑一。但劉曉瑩不同,近衛軍培訓結束後,劉曉瑩和其中的11人脫穎而出,組成了一支代號「A大隊」的特殊隊伍。測試
隨後這支「A大隊」空降到螞蟻「二代技術架構」的pay拆分項目組,劉曉瑩承擔了從原來老的架構中拆出當時的集團擔保交易和外部商戶交易兩個系統,時間爲4個月。spa
項目組給劉曉瑩分配了師兄後,劉曉瑩就很興奮地投入到學業務、寫代碼中去了。那段時間,你們都幾乎住在了公司,惟一的目標就是——4個月後見結果。code
劉曉瑩從未想過,來螞蟻作的第一個任務,就給她的十年螞蟻coding路上了最寶貴的一課。當時,劉曉瑩手拿着花了不少時間、反覆測試過的coding自信滿滿地去找師兄CR(代碼review),心想着應該很快就能經過,回家睡一覺後次日就能夠上線。沒想到檢查完後,師兄來了一句:「這擴展性不行得重構。」blog
新人劉曉瑩內心有點難過,也有點不服,試着跟師兄說:「能不能先發上去,這樣能夠給咱們新老系統切流爭取更多時間。」如今的她回憶起當時的僥倖心理,劉曉瑩大笑說本身當時真是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無知者無畏」的意味。遊戲
晚上,師兄對劉曉瑩說:「你先回去吧,我再想一想。」這一句「我再想一想」的實際狀況是當天晚上師兄通宵達旦地重構了整個拓展性部分。次日一早劉曉瑩來到公司發現師兄還在工位上敲着代碼,對劉曉瑩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已經重構得差很少了,你就按照這個模板,把剩下的一些事情作完,應該很快就能夠上線了。」
聽到這句話,劉曉瑩頓時就淚崩了。此時的師兄眼睛裏佈滿了紅血絲,當時全部人都處於爭分奪秒打仗的節奏裏,師兄居然願意犧牲本身的睡眠時間去幫她重構代碼。
這件事讓初入螞蟻的劉曉瑩特別震撼,她的師兄用本身的行動讓她感覺到什麼叫支付寶說的「知託付」,也讓她深深地感覺到了螞蟻的師兄文化。鑑於此,直至今日,無論什麼狀況下劉曉瑩都會格外關注代碼的品質、細節。
此後,劉曉瑩還暗暗立下了一個flag:「要作交易資金問題的owner,要讓別人遇到資金問題時候第一個想到找我,無論這個事情是否是個人職責,我就要成爲問題終結者。」
她一步步堅決地實現着本身最初的目標, 交易數據庫拆分、交易failover、交易號升位、交易去O等一系列項目,靠譜之餘還有驚喜交付。
就這樣,在每一件或大或小的事情中,劉曉瑩打造起了本身的品牌。雖然她已經好久不作交易業務,但不少同窗遇到相應的問題仍是會找劉曉瑩諮詢,劉曉瑩也會像當初以身做則的師兄同樣將本身的經驗傳遞給其餘人。
深愛coding的劉曉瑩一開始比較迴避作技術Leader。她已經習慣了本身解決問題,一想到要佔用coding時間去作研發資源協調、去和產品等多部門溝通,她是比較抗拒的。
2014年,礙於組織的期待,劉曉瑩也沒有抗拒到底。通過幾個月的適應,劉曉瑩慢慢發現帶着團隊拿結果也很是有成就感。過程當中,團隊使劉曉瑩讓本身擁有了很強的自驅力,她保持着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力,不斷反思三個不一樣:今年和去年作的事有什麼不一樣?我團隊作的事有什麼不一樣?我和我團隊作事的方式又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過程當中,劉曉瑩和團隊對本身的目標更加篤定了,步伐也愈來愈一致。
今年的新財年規劃已經開始,做爲Leader,劉曉瑩也給本身的團隊制定了目標,她從業務視角出發,但願本身所帶領的技術團隊既要能成就業務,也要能變革技術。
2010年加入螞蟻,2014年開始作Leader,劉曉瑩在螞蟻一呆就是十年。
這十年裏,劉曉瑩帶領了交易團隊、支付團隊和如今的金融網絡團隊,如今他們繼續往更大的夢想一步步前進着。
去年,劉曉瑩成爲了母親。
聊到女兒,她老是開心得合不攏嘴:「小孩真的很是有趣,如今她能叫媽媽了。有時候教女兒敲敲鍵盤,咱們會盡可能去鼓勵作一些激發她求知慾的小遊戲,有時候看着她會很好奇本身作的一些事情,真的以爲頗有意思。」
休完產假後,劉曉瑩立馬就調整了本身的狀態回到了職場。因而,天天有兩個陣地的人在等着她,白天是團隊的同事,晚上是家裏的小孩。
初帶娃時,她也經歷過家庭和工做沒法兼顧的境地,如今她已經平衡得比較好。在劉曉瑩眼裏,作媽媽和她的coding路同樣,都有一個過程。
劉曉瑩說如今的生活兩點一線比較多,關於切換在家作母親和在團隊作技術leader二者之間的角色,她有一個訣竅就是「專心」。晚上回到家她會迫使本身放下手機、全身心一切去陪伴孩子,去陪她玩樂高、讀繪本、逗她玩,白天在團隊裏就全身心投入到工做中,在團隊中擁抱好奇心和學習力,和你們一塊兒追趕目標。
工做的繁忙和生活的瑣碎並無打亂劉曉瑩對吊蘭的照看,以及週末在家作瑜伽的習慣。
她對吊蘭獨有情鍾,從大學開始有了養吊蘭的愛好,在她眼裏,吊蘭是一種很是特別的植株,花開花謝都能給她帶來新生的喜悅和鬆弛感。
季節一到,劉曉瑩就會給家裏的一排吊蘭剃頭,把它們剪到只剩下10公分左右,看着它們再從新生髮出來,她說保持一些本身持久的習慣,這會讓她找到一個情緒釋放的窗口,也會看到一種新的但願,這也是她本身經歷這個過程的感覺。
咱們經常會有這樣的印象:諸多影視做品裏,女高管是叱吒風雲的女俠人設,從穿着到談吐,她們或雷厲風行,或煞氣逼人;女程序員則多爲蓬頭垢面、不修邊幅;若是是生育過的女性,還經常被理所固然地被套上「母職」的角色,在不少領域都或多或少地遭受着「母職懲罰」。
而同時擁有這三重身份的螞蟻技術高P劉曉瑩,遊刃有餘地切換於各個角色之間,一一擊破了這些刻板偏見。
技術圈裏曾流行一個話題「女性適合作程序員嗎?」,現在,這個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演變:「女程序員在工做中的主要做用是調節氛圍嗎?」
這個問題,在劉曉瑩這裏是否認的。
做爲技術Leader,劉曉瑩每一年都會鼓勵團隊招必定量的女程序員,多年的實戰經驗讓劉曉瑩對女程序員在團隊的做用有了新的見解,她認爲女程序員在團隊裏能夠作一塊很好的拼圖,女生對項目的拆解和評估每每會更加細緻,同時她們每每具備較高的同理心,對「純男團」的團隊在某些問題處理上過分理性也是一種互補。
劉曉瑩說螞蟻的好多技術團隊加入女程序員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這中間除了女生的陰柔面會調節男生居多的團隊氛圍外,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女程序員的一大優點。
代碼界有句至理名言:「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劉曉瑩的這番話彷佛打破了這句至理名言的邊界。對於這一點,她本人就是最好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