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信令1-2

1.3.2  線路信令和記發器信令
       局間信令採用隨路信令方式時,從功能上可劃分爲線路信令(Line Signalling)和記發器信令(Interregister Signalling)。它們是爲了把話音通路上各中繼電路之間的監視信令與控制電路之間的記發器信令加以區別而劃分的。
1、線路信令
       線路信令是監視中繼線上的呼叫狀態的信令。它能夠分爲以下幾類:
       (1) 直流線路信令
       直流線路信令用直流極性標誌的不一樣,表明不一樣的信令含義。主要用在縱橫制電話局之間,縱橫制局與步進制局之間、縱橫制市話局與自動長話局和人工長話局之間、縱橫制話局與特種業務臺之間。
       在市話網的音頻電纜上,局間線路信令通常採用直流信令。由於它結構簡單、比較經濟、維護方便。但若是局間距離超過直流信令傳送的界限時,就不能使用。
       (2) 帶內(外)單脈衝線路信令
       局間採用頻分多路複用的傳輸系統時,可採用帶內或帶外單脈衝線路信令。帶內單脈衝線路信令通常選擇音頻帶內的2600Hz,這是由於話音中2600Hz的頻率份量較少並且能量較低的緣故。帶外信令是利用載波電路中二個話音頻帶之間的某個頻率來傳送信令。通常採用單頻3825Hz3850Hz
       因爲帶外信令所能利用的頻帶較窄等緣由,所以線路信令通常均採用帶內單脈衝線路信令。
       (3) 數字型線路信令方式
       當局間採用PCM設備時,局間的線路信令必須採用數字型線路信令。
       CCITT推薦的數字型線路信令有兩種:一種是在30/32PCM系統中使用,另外一種是在24PCM系統中使用。第一種在歐洲地區使用,我國也採用這一種。
       在這種信令方式中,PCM傳輸的16時隙用於傳輸線路信令,且固定分配給每一話路。
       因爲線路信令主要用於中繼線上呼叫狀態的監視並控制呼叫接續的進行。所以,在整個呼叫過程當中均可傳送線路信令。
2、記發器信令
       記發器信令是電話自動接續中,在記發器之間傳送的控制信令。主要包括選擇路由所需的選擇信令(也稱地址信令或數字信令)和網絡管理信令。
       記發器信令從一個局的記發器中發出,由另外一個局的記發器接收,用以控制電話交換設備的接續。一般採用由發端記發器負責全程的接續控制。
       記發器信令在用戶通話前傳送。所以在一條電路上不存在話音電流對記發器信令的干擾。故記發器信令的頻率可以使用整個話音頻帶內的傳輸衰減較低的頻率。通話開始後,各局的記發器都復原,記發器信令也隨即中止發送。
       記發器信令按照其承載傳送方式可分爲二類,一類是DEC方式,即採用十進制脈衝編碼傳送;一類是多頻編碼方式。因爲後者採用多音頻組合編碼的方式實現信令的編碼,所以不管是信令的容量仍是傳遞信令的可靠性都有較大的提升。在這種方式中,採用最爲廣泛的是多頻互控方式即MFC方式。其前向信令和後向信令都是連續的,對每一前向信令都需加以證明。這也是我國記發器信令所採用的信令方式。
 

1.4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用於局間信令的傳送,也稱公共信道局間信令方式。它是在存儲程序控制的交換機和數字脈衝編碼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信令方式。
 
1.4.1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基本特徵
       電話網採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時,局間信令的傳送方式及網絡結構如圖1.2和圖1.3所示。
話路羣
中繼線
接續網絡
接續網絡
處理機
處理機
CCS 終端
CCS 終端
 
 
 
 
 
 

1.2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信令傳送示意圖
       由圖可見,公共信道信令方式具備以下的基本特徵:
       信令傳輸通道與話路徹底分開,將若干條話路的信令集中起來,在一條公共的高速數據鏈路上傳送。
 
1.4.2  採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優勢
    1、增長了信令系統的靈活性。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中,一羣話路以時分方式分享一條公共信道信令鏈路,兩個交換局間的信令均經過一條與話音通道分開的信令鏈路傳送。信令系統的發展可不受話音系統的約束,這對改變信令、增長信令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
信令在信令鏈路上以固定長或可變長信令單元分配的形式傳送,信令傳送速度快,
   2、呼叫創建時間大爲縮短,不只提升了服務質量,並且提升了傳輸設備和交換設備的  
使用效率;
   3、具備提供大量信令的潛力,便於增長新的網絡管理信令和維護信令,從而適應各類
新業務的要求;
   4、信令以統一格式的消息信令單元形式傳送,從而實現了局間信令傳送形式的高度統
一,再也不象隨路信令方式那樣,分別傳送線路信令和記發器信令;
   5、信令與話音分開通道傳送,分開交換,於是在通話期間能夠隨意處理信令;
   6 信令設備經濟合理。採用公共信道信令系統後,每條鏈路再也不配備各自專用的信     
令設備,而是把幾百條、幾千條話路的信令聚集起來後共用一組高速數據鏈路及其信令設備傳送,節省了信令設備的總投資;
   7、利於向綜合業務數字網過渡。
話路羣
通話電路
CCS 鏈路
CCS 鏈路
 
 
接續網絡
接續網絡
交換網絡
呼叫處理機
 
 
 
 
 
 
 
 

1.3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網絡結構圖
 
1.4.3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發展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是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信令技術。CCITT提出的第一個公共信道信令方式是CCITT No.6信令方式,也稱No.6信令方式。其設計目標是用於模擬電話網。主要用於國際通訊,也適合國內網使用。信令傳輸速率爲2.4kbit/s。經現場試驗和實驗應用證實,該信令方式用於模擬電話網是使人滿意的。
       爲適應數字網的須要,CCITT1972年提出了No.6信令方式的數字方式的建議。信令傳輸速率爲4kb/s56kb/s。但該信令方式的數字方式也並未改變其最初的模擬信令方式的特色,不能知足通訊發達國家發展綜合業務數字網的須要。因此其數字方式並未獲得應用。
       CCITT1976年開始研究No.7信令方式。現已進行了四個研究期的研究,提出了一個系列的技術建議。隨着No.7信令方式的研究深刻,其技術了更加成熟。目前世界上愈來愈多的國家採用這種信令方式,並首先應用於電話網。在之後的幾章裏,咱們將介紹這種信令方式。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