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頸分析是應用運維老生常談的一個事兒,常常作,今天總結一下,但願對你有所幫助。html
無論什麼業務,吞吐量的本質是木桶原理,能跑多大量取決於木桶最短那個板(腦殼裏是不馬上出現了木桶模型,哈哈)!!換句話說,當有能力提升短板的高度時,業務的吞吐量就會上升,但一樣有個邊際效應,通過屢次的優化後,當再次提升短板的成本很是很是大,而提升的量卻很低時,那就不要較勁了,直接加服務器吧。python
言歸正傳,先講一下QPS跑不上去的現象,表現就是高過一個點後錯誤率增長、響應時間變長、用戶體驗變差,帶來的反作用就是用戶的流失,很顯然是遇到瓶頸了,那麼瓶頸在哪兒,咱們怎麼分析呢?linux
開發二話不說要求加服務器,做爲應用運維不過腦子直接向老闆要麼?服務器或許已經夠多了,用戶總量你心中知道沒有多少,用戶增量也沒多少,但業務上對服務器的需求卻像無底洞同樣,須要不停的擴容再擴容,其實這個時候就該靜下心來分析一下了,究竟是什麼緣由致使吞吐量跑不上去?負責任的說,運維給公司省錢就是給公司掙錢了,抓到點上這個數字還特別的可觀,總結後,通常瓶頸問題從下面三個維度來分析。ios
1、機器自己web
分析的總體方法是由淺入深、層層深刻,先看服務器自己的指標有沒有遇到短板,這個層面的分析也是相對最容易的,在配置層面(ulimit相關例如fd等)檢查沒有問題後,從下面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後端
一、cpuapi
cpu粗麪上看有兩個指標,當前使用率和負載,使用率反應的是當前cpu使用的狀況,而負載反應的是cpu任務的隊列狀況,也就是說任務排隊狀況。通常cpu使用率在70%如下,負載在0.7*核心數如下,cpu的指標就算正常。緩存
也有例外狀況得分析cpu的詳細指標,在運維小米消息系統的一個模塊時,服務器用的是阿里雲的ecs,總體cpu利用率不到30%,但業務就是跑不上量,和肖坤同窗查後發現cpu0的軟中斷極高,單核常常打到100%,繼續查後發現網絡中斷都在cpu0上沒法自動負載,和阿里雲工程師確認後是所在機型不支持網卡多隊列形成的,最終定位cpu的單核瓶頸形成了業務總體瓶頸,以下圖:服務器
cpu用滿的解決辦法簡單粗暴,在程序無bug的前提下,換機型加機器,cpu自己沒單獨加過。
網絡
附一篇排查cpu問題的博文:4核服務器cpu使用率10%負載飆到23.5故障排查
二、內存
內存常規看的是使用率。這個在作cdn的小文件緩存時遇到過,當時用的是ats,發現程序常常重啓,業務跟着抖動,查日誌後發現系統OOM了,當內存快要被佔滿的時候,kernel直接把ats的進程給殺掉,而後報out of socket memory,留的截圖以下:
一樣,在應用層沒有優化空間時,那就加內存吧!!
三、IO
IO主要指硬盤,通常用iostat -kdx 1看各類指標,當 %util超過50%,且偶發到100%,這說明磁盤確定是到瓶頸了。
要進一步查看是否因爲IO問題形成了系統堵塞能夠用vmstat 1 查看,下圖b對應因IO而block的進程數量。
這個在新浪作圖片業務時遇到過,是一個源站的裁圖業務,設計上爲了不重複裁圖,在本地硬盤上存了一份近7天的數據,因爲用python寫的,沒有像JVM那種內存管理機制,全部的IO都在硬盤上。有一天業務忽然掛了,和開發查了2個多小時未果,中間調整了各類參數,緊急擴容了兩臺機器依然不起做用,服務的IO高咱們是知道的,查看IO數據和歷史差很少,就沒往那方面深考慮,後邀請經驗頗多的徐焱同窗參與排查,當機立斷使用掛載內存的方式替換掉硬盤的IO操做,IO立馬下來了,服務恢復。
IO問題也得綜合的解決,通常從程序邏輯到服務器都要改造,程序上把重IO的邏輯放在內存,服務器上加SSD吧。
四、網絡
網絡主要是看出、入口流量,要作好監控,當網卡流量跑平了,那麼業務就出問題了。
一樣在運維圖片業務時遇到過網卡跑滿的狀況,是一個圖片(小文件)的源站業務,忽然就開始各類5XX告警,查後5XX並沒有規律,繼而查網卡發現出口流量跑滿了,繼續分析,雖然網卡是千兆的,但按理就cdn的幾個二級回源點回源,不至於跑滿,將文件大小拿出來分析後,發現開發的同窗爲了省事兒,將帶有隨機數幾十M的apk升級包放這裏了,真是坑!!
網卡的解決方式不少,作bond和換萬兆網卡(交換機要支持),當前的狀況咱們後來改了業務邏輯,大於多少M時強制走大文件服務。
2、程序代碼
當查了cpu、內存、IO、網絡都沒什麼問題,就能夠和開發好好掰扯掰扯了,爲何服務器自己沒什麼壓力,量卻跑不上去,不要覺得開發寫的程序都很優良,人無完人況且是人寫出來的程序呢?不少時候就是程序或技術架構自己的問題跑不上去量,這個過程運維仍是要協助開發分析代碼邏輯的,是否是程序cpu和內存使用的不合理,是否是能夠跑一下多實例,把某些邏輯比較重的地方作下埋點日誌,把執行的全過程apm數據跑出來進行分析,等等。
一個典型用運維手段解決代碼瓶頸的案例詳見博文:記一次HttpDns業務調優——fastcgi-cache性能提高5倍
3、邏輯架構
發展至今,微服務架構設計已成爲大型互聯網應用的標配,各模塊間經過HTTP、RPC等相互依賴調用,若是查完服務器、程序依然沒有問題,再往深處走就得協同開發分析邏輯架構了,這也是微服務系統下的一個特點,不是由於服務器或者程序bug形成了業務瓶頸,而是某個模塊的短板形成了整個業務吞吐量上不去,這個很好理解,甚至有不少接口用的是公網公共服務。
具體分析上,從一次完整請求的角度,從頭至尾理一遍外部依賴的上下游資源和調用關係,外部資源包括api接口、DB、隊列等,而後在每一個點作埋點日誌,將數據進行分析,咱們在線上用這種方法不知道分析出了多少瓶頸,若是程序沒有作很好的降級熔斷,因爲程序自己的執行是堵塞的,一個接口慢影響到整個請求,進而QPS上來後請求變慢錯誤數增高的例子不少,在這種狀況下,若是瓶頸的接口是別的部門或公網資源,加多少服務器都解決不了問題,進行改造吧,下圖是運維門戶業務時作的依賴接口超時監控,性能差的接口一目瞭然:
好了,寫到這,但願對遇到問題不知如何下手的你有所幫助!!
查看更多請到博主原創站:運維網咖社(www.net-ad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