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雲計算髮展白皮書:今年規模達1290億元


https://news.cnblogs.com/n/644301/

 

  做者:韓大鵬

  10 月 17 日下午消息,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佈了《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根據《白皮書》顯示,2018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 962.8 億元,較 2017 年增加 39.2%,2019 年產業規模預計超過千億,達到 1290.7 億元,到 2021 年,產業規模將破 2000 億元。安全

  《白皮書》指出,雲計算爲數字經濟提供了核心基礎設施,在全球的數字化、智能化產業變革浪潮中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服務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曲雙石在解讀《白皮書》時表示,「對於數字經濟而言,雲計算不單單是實現 IT 資源池化、提高性能、下降成本和簡化管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爲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豐富的服務」。工具

  據悉,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大力扶持雲計算產業:美國頒佈的《聯邦政府雲戰略》提出,力爭到 2020 年雲計算產業規模在高新產業中佔比至少達到 30%;德國的「雲計算行動計劃」指出,力爭到 2020 年藉助雲計算產業推進數字經濟總產值大幅增長;日本的「智能雲計算戰略」預計,力爭到 2020 年雲計算產值突破 3.67 萬億美圓。post

  中國企業上雲率遠低於美歐性能

  儘管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持續走高,但尚不足美國雲計算產業的十分之一。雲計算

  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各行業企業上雲率僅有 40%,遠低於美國企業 85% 和歐盟企業 70%。去年 962.8 億元的產業規模,僅至關於美國雲計算產業的8% 左右。spa

  「對於發達國家,中國企業上雲率仍是比較低」,曲雙石直言,在數字經濟核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code

  在他看來,差距意味着巨大的增加空間,新技術和新應用交叉融合將推進該領域發展,同時,5G 將拉動新的基礎設施增加,爲市場打開新的上升空間。blog

  他預計,2023 年中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 3000 億元人民幣,屆時,政府和企業上雲率將超過 60%,上雲深度將有較大提高,在應用層面,安全可控也將成爲政企用戶上雲考慮的重要問題。資源

  提倡互聯互通創建雲生態

  雖然,雲計算已成爲政府和企業提高工做效率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爲什麼中國企業上雲率還處於較低水平,緣由何在?

  不便利是緣由之一。IDC 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峯指出,不管是華爲、阿里仍是騰訊、百度,前提是須要提供服務,用戶不須要考慮過多細節,因此多雲管理將成爲大趨勢,企業將使用集成工具,實現跨越共有和私有云的多雲管理。

  「幾朵孤立的雲,各成一個生態,不可取」,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董小英提倡互聯互通機制,成立雲聯盟並實現一點接入,真正創建以客戶爲導向的服務提供體系,「這些都須要在政策上增強」。因此,將來應打造健康、開放、協同的雲應用生態,才能讓政企得到與自身業務發展相匹配的雲服務。

  針對雲生態問題,曲雙石指出,若是將來商務技術被限制,會給各行業系統運行帶來巨大風險,所以應構建開放的雲生態,這是最長遠的發展任務。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欒大龍一樣認爲,僅僅憑藉一家公司沒法實現最終創新,須要集成全部的先進技術爲客戶提供服務,此舉不只能提升平臺的總體靈活性,還將對智能化升級起到關鍵做用。

  全棧雲平臺將成爲將來主流

  談及將來,曲雙石直言,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全棧雲平臺將成爲主流,並將成爲選擇的重要評估標準。

  據悉,華爲雲是目前爲數很少的全棧雲平臺頭部玩家之一。據介紹,華爲雲以昇騰芯片驅動的服務器、智能小站、加速卡構建了全棧 AI 算力,以鯤鵬 920 芯片驅動的 TaiShan 系列服務器構建了通用算力。在此基礎上,華爲雲推出了一站式 AI 開發平臺等核心技術組件。

  另外,可否打造一個開放雙贏的、生機勃勃的生態是雲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今年,華爲正式發佈「沃土計劃 2.0」生態扶植計劃,稱將來 5 年將投入 15 億美金,在全球發展五百萬開發者。

  值得一提的是,5G 也被看做是雲計算的重要推進力。

  根據 10 月 16 日華爲發佈的 2019 年三季度經營業績。目前已和全球領先運營商簽訂了 60 多個 5G 商用合同,5G 基站發貨量居全球首位。華爲雲方面認爲,面對萬物互聯的應用場景,能夠經過智能協同雲、邊、端,讓算力在具體的場景中隨需而至,幫助企業進行智能升級。此外,華爲雲還提出的「普惠 AI」戰略,目前已推進 AI 在城市、製造、醫療、汽車等 10 大行業超過 500 個項目實踐落地。(韓大鵬)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