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不需贅言云計算已經多大程度上成爲事實上的IT界最熱概念,但回首其五年多的發展史,有兩家企業決不能被忽視:谷歌和亞馬遜。經過成功推出一些列AWS服務,亞馬遜已經成爲全球範圍內實際意義上的公有云計算主導者,並已經成功實現了近20億美圓的營收。html
而對谷歌而言,互聯網搜索是其核心業務,所以其雲計算的主打服務則是直接提供純粹基於互聯網的服務,包括電子郵件、在線日曆、聊天和各類谷歌應用軟件套件等。而針對企業市場,2008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這一全棧、受控的、可自動調整的網絡應用平臺,並在2009年發佈了以企業級Google App爲核心的商業版雲計算產品,同時開始進行普遍推廣。前端
然而此時雲計算已經成爲IT業界爭相依附的領先概念,除了Salesforce、Rackspace等成功轉型的雲計算企業,微軟、IBM等IT巨頭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雲計算產品,而且提供了全面解決方案。而做爲這一律唸的提出者,谷歌反而因App Engine的侷限性落在了後面。直到今年4月,谷歌正式推出可與Google Docs深度整合的雲存儲服務Google Drive,進軍雲端存儲市場,並填補了Chrome OS走向成熟的一塊重要短板。算法
一個字頭的誕生數據庫
2006年8月9日,谷歌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這算是五年多來雲計算最正統的誕生記,然而咱們知道,雲計算做爲一種新興計算技術和服務理念,有着極其深厚的技術背景,而谷歌做爲這一律唸的獨創者,也有着很大的必然性。瀏覽器
谷歌曾經是網格計算的最大實踐者之一。網格計算的核心架構是依託專網或互聯網,將部分處於不一樣地域的、自願參加的計算機組織起來,統一調度,利用閒散的計算資源,組成一臺虛擬的「超級計算機」,造成超級計算能力。事實上在谷歌初創期間因爲低端主機難以知足其搜索服務器的高性能和穩定性要求,因而只有在已有基礎上提升可靠性,機器得到更高的性能,必定程度上說,這就是雲計算的雛形。服務器
早在2006年以前,隨着各方面投入的加大和研發的不斷加深,谷歌就已經擁有了成熟完整的雲計算技術架構——硬件網絡方面應用了本身設計的機架架構、服務器刀片、數據中心、全球網絡鏈接,軟件系統方面開發完善了操做系統、文件系統GFS、並行計算架構MapReduce、並行計算數據庫BigTable以及開發工具等雲計算系統關鍵部件。至此,谷歌提出「雲計算」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與其說「雲計算」是谷歌包裝出來用於引導產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概念,不如說是谷歌對自身發展經驗和技術積累的系統性總結。網絡
咱們能夠從兩方面看谷歌推出基於互聯網基於是不是基於IT設備商(「先行者」亞馬遜的模式)的雲計算思路:架構
一方面,谷歌以其集羣獨步天下,掌握了創建以廉價PC爲節點的超大規模集羣的構造技術,這是其真正的競爭力。集羣並無一箇中央處理器,在地理位置上是遍佈全美各地谷歌的數據中心,每一個節點都是這個系統的一部分,一臺廉價的PC機,在安裝了集羣軟件後,當即融入到這個系統之中。另外一方面,Google的絕大多數收入來自於廣告,其它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十分有限。甚至從技術優點上看其最精髓PageRank算法也是容易模仿複製的,當下比較著名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都有本身的核心算法。框架
可是,相比以在線購物平臺爲主營業務、只在一年中某些日子迎來超高流量的亞馬遜,谷歌的搜索需求幾乎一直維持在至關高的水平,對其服務器的壓力極大,這種狀況下「出租」自家數據中心作託管業務便不划算也不現實。並且,谷歌擁有Gmail,Gtalk,Chrome,Google Docs,Picasa,Google Earth以及YouTube等一些列極具人氣的應用服務,這些服務有些是谷歌依靠自身資源在單獨運營,有些則要考慮到開發者爲其完善服務作出的貢獻。同時,因爲其在線服務雖然針對我的用戶近乎所有免費,可是企業級用戶調用Google Earth、部署Gmail和Google Docs等都須要谷歌提供的相關服務甚至個性化定製服務。運維
當更多的用戶依賴於更加方便和實用的網絡服務,谷歌甚至能將微軟甩在身後打造獨一無二的網絡王朝——這是谷歌一直以來的夢想,現在咱們愈來愈看到這個偉大夢想的雛形——從這個角度看,谷歌提出基於互聯網概念的雲計算不過是水到渠成和業務發展需求。
谷歌的雲佈局
從雲計算角度而言,幾乎Google的全部產品均可以被認爲是典型的雲計算產品。由於Google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雲,在全球有30多個數據中心,服務器的總數超過100萬臺,並且在運營效率和自動化管理程度這兩個很是重要的雲指標上也是獨領風騷的,而且這些產品大都以Web的形式發佈。此外Google的雲技術的client端的核心就是Chrome瀏覽器,全部相關的技術都嵌入到了瀏覽器中,甚至操做系統的內核也算嵌到了瀏覽器中,成爲雲瀏覽器。
具體到產品方面,Google在SaaS、PaaS、IaaS和雲客戶端這四個方面都有佈局。
在SaaS層,Google的雲服務主要可分爲兩大部分:其一是主要面向我的用戶的普通SaaS服務,其二是面對公司和機構的企業級SaaS服務。具體來看,包括其核心的網頁搜索和圖片搜索、視頻搜索和學術搜索等搜索服務、Google Map、Google Earth和Google Sky等地理信息服務、視頻服務 YouTube、雲存儲服務Google Drive,照片共享Picasa、辦公協做工具 Gmail、Google 日曆和Google Docs等,這些都屬於網絡基因濃厚的SaaS服務。
而在PaaS層,Google App Engine 提供一整套開發組件讓用戶輕鬆地在本地構建和調試網絡應用,以後能讓用戶在Google強大的基礎設施上部署和運行網絡應用程序,並自動根據應用所承受的負載對應用進行擴展,免去用戶對應用和服務器等的維護工做。同時提供大量的免費額度和靈活的資費標準。此外在IaaS層谷歌也推出相似Amazon S3的名爲Google Storage的雲存儲服務。
固然,愈來愈多的跡象顯示,「雲+端」的模式將成爲主流。因此,即使谷歌如今的利潤主要來源於搜索這樣的基於Web的SaaS服務,可是近兩年來,Google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雲客戶端方面,並推出了Android、Chrome和Chrome OS這三個產品。
雖然谷歌能夠說是雲計算的最大實踐者,可是,谷歌的雲計算平臺是私有的環境,特別是谷歌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尚未開放出來。
谷歌公開了其內部集羣計算環境的一部分技術,使得全球的技術開發人員可以根據這一部分文檔構建開源的大規模數據處理雲計算基礎設施,其中最有名的項目即 Apache旗下的Hadoop項目。而下面的兩個雲計算的實現則爲外部的開發人員以及中小公司提供了雲計算的平臺環境,使得開發者可以在雲計算的基礎設施之上構建本身的新型網絡應用。其中IBM的藍雲計算平臺是可供銷售的計算平臺,用戶能夠基於這些軟硬件產品本身構建雲計算平臺。亞馬遜的彈性計算雲則是託管式的雲計算平臺,用戶能夠經過遠端的操做界面直接使用。可是具體到自身方面,除了開放有限的應用程序接口如Google Web Toolkit以及Google Map API等,Google並無將雲計算的內部基礎設施共享給外部的用戶使用,上述的全部基礎設施都是私有的。
Web旗艦Chrome OS
即使Android已經成功佔據了移動終端市場很大份額,谷歌依然期待着Chrome OS的真正爆發——那將是Web爲王的時代,也是谷歌的時代。
在谷歌2006年開始陸續提出的雲計算構想中,人們的客戶端只要接入網絡而且安裝一個瀏覽器,就能夠獲得它所須要的應用程序和數據,由於全部的應用程序存在於雲中。我的和企業用戶再也不須要操做系統,再也不須要自建數據中心,無須去購買大量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設備,甚至不須要IT運維人員。
Chrome OS讓人們看到了谷歌的雲願景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谷歌正在慢慢嘗試着利用Chrome OS取代咱們現在使用的傳統操做系統,進而改變喜歡使用在線服務和網絡資源。今年四月,Google 推出了 Chrome OS 的最新版本。從此次更新可看出 Google 的研發人員對操做系統的界面進行了從新設計(上一次的界面更新是 2010 年末)。
使人「驚恐」的是,Chrome OS的新版本界面和傳統操做系統已經愈來愈趨同——新添加的部件是硬件加速窗口管理器(Aura),是Chrome 的下一代用戶界面框架。在此以前,Chrome OS 一次只爲用戶提供一個瀏覽器窗口。若是你想要運行新應用,那意味着,首先你得打開一個新標籤,而後再尋找你想要運行的應用。如今,Chrome OS內置一個相似 Launchpad的應用啓動器,以及一個相似Windows 的任務欄。不過應用仍是得在瀏覽器標籤內啓動,而不能成爲獨立窗口。
施密特曾稱,Chrome OS操做系統是用於上網本的Web平臺,預計將利用可靠的網絡和無盤機器。雖然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機器主要依靠在本地硬件上安裝的軟件,可是,谷歌期望Chrome OS操做系統推進在Chrome瀏覽器中的Web應用。用「谷歌式語言」來解釋Chrome OS:它經過網絡實現你的所有需求,顛覆了人們對應用程序的認知。由於如今生活中每一個人早已和網絡緊密相連,失去網絡的電腦和手機是毫無心義的。
與iOS,Android以及Windows Phone等主流平臺相比,Chrome OS是徹底不一樣的,它體現了谷歌用網絡替代桌面的思惟,基於瀏覽器Web OS的形態使得其全部的應用和服務在前端都以基於HTML5的Web APP體現。首先,這意味着開發難度大大下降,由於HTML/JavaScript/CSS的門檻相比C/C++以及JAVA低得多;另外一方面,Web APP的應用形式意味着機型適配以及升級成本近乎爲零,開發者能夠經過一次開發延伸到全部設備。
與Chrome OS同時發佈的Chrome Web Store通過在Chrome瀏覽器上兩年的積累,已經逐漸成熟爲一個可靠的應用分發平臺。而基於谷歌搜索引擎的龐大流量,則使得應用服務的推廣效率大增。此外,相較於生硬的本地應用,搜索、地圖等谷歌服務將之內嵌插件的方式進入Chrome OS,形式上更加平滑,即便在開源的狀況下也可防止被輕易替換。
固然如今Web APP的體驗,目前還沒法與本地應用相提並論,可是HTML5做爲將來應用新載體的趨勢已經逐漸成爲共識,W3C等世界組織的推進將幫助WebAPI逐步進化,更好地調動手機的軟硬件資源,以提高用戶體驗。
此外,幾乎與Chrome OS更新同時面世的還有谷歌的雲存儲產品Google Drive。此前Chrome OS一直看起來像頭怪獸,一個裸奔於Linux上的徹底的基於網頁的操做系統,長期被指責純粹是爲了創新而創新。但有了Drive,Google就能真正實現這個平臺了。谷歌Google Drive產品經理斯科特·約翰遜表示:「咱們將有效地將Google Drive服務整合進Chrome系統的本地文件系統之中。若是用戶選擇使用,那麼Chrome系統的全部核心功能都將把Google Drive做爲存儲位置。」
Drive和Chrome OS的整合會使得這個操做系統看起來更像筆記本計算機代替品。若是整合的好,Google Drive 能夠像目前本地硬盤那樣顯示你全部的照片、視頻、文檔、及全部其餘東西。若是Google能說服網頁開發者將應用整合到Google Drive咱們就能看見有網頁能夠從Drive裏面提取用戶數據來編輯視頻、音頻,繪圖等等。
仔細想一想,這不正是谷歌最初描繪的雲計算美妙願景?
「雲不雲」重要麼?
從如今來看,谷歌在雲計算領域走的是一條獨具特點的道路:以IaaS層面的Google Storage和PaaS層面的App Engine爲平臺支撐,以Google Docs雲辦公、Gmail和一系列搜索雲應用、Google Drive雲存儲等爲「拳頭」,加上整合的Android端平臺和麪向將來的雲操做系統Chrome OS——到處彰顯着谷歌獨特而濃厚的互聯網基因。
迥異於其餘IT巨頭,從目前市場領先的亞馬遜來看,其靠「出租IT資源」的雲計算經營模式的雲計算策略有其先天劣勢,這更像是封建社會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因爲可以實現對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這種模式在早期的優點明顯,但很容易被更先進的模式戰勝。固然,哪怕僅在IaaS領域深耕,亞馬遜依然獲益巨大。
而微軟的雲計算平臺Windows Azure從整個雲計算目前的市場需求和研究框架看,涵蓋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囊括了SaaS、PaaS和IaaS三大領域的微軟,推出包括存儲、計算、媒體服務等多種應用,已經具有了一線領跑能力。而在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成功整合了PC、平板和智能手機後,其「雲+端」的大戰略佈局將真正顯現出威力。
此外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變遊戲規則」的「藍雲」計算平臺。爲客戶帶來即買即用的IBM雲計算平臺,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動化、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復的虛擬化雲計算軟件,使來自全球的應用能夠訪問分佈式的大型服務器池,使得數據中心在相似於互聯網的環境下運行計算。
另外一方面,或許由於本身是「雲計算」這一律唸的提出者,谷歌反而對之沒有盲目崇拜,而是循序漸進但並不緩慢的走在通往將來的網絡之路上——谷歌甚至都不在意本身的路是否仍是雲計算、是哪一種雲計算,由於雲計算至今爲止也沒有標準定義,更沒有造成實質意義上的行業標準。做爲一種更先進的計算模式、經濟模式和生產關係轉型模式,誰將表明更先進的雲計算模式,當下實難定論。
在谷歌以外,關於雲計算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且愈來愈像不一樣的方向發展。政府牽頭參與、互聯網巨頭力挺,一個個「雲概念」橫空出世,更不用說數以千計的大大小小軟件公司、IT設備商甚至電信運營商提出的各類各樣的「雲計算」了。從企業和開發者應用層級說,目前在雲計算領先的巨頭分別是亞馬遜、微軟和IBM。
至此咱們便清楚爲何在亞馬遜、微軟、IBM與SalesForce等公司在雲計算領域「大展身手」乃至貼身肉搏的時候,咱們卻會感到「雲計算鼻祖」谷歌的缺席了——志不在此,天然不需血拼。在雲計算產業發展初期、各類標準和應用尚在探索階段之時,咱們彷佛沒有必要去問谷歌的雲計算在哪裏了——按照谷歌的說法,「Internet將永生,咱們將無處不在。」
(來源:互連網週刊,原文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