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建設三駕馬車:ERP、PDM與MES,ERP管理的是企業的資源,好比人員、設備折舊等,PDM管理的是產品的設計過程,好比產品圖紙、工藝等。網絡
MES管理的是製造的過程,好比生產計劃、生產做業等。ERP是從客戶開始,到訂單,到主計劃,回答的是爲何生產。工具
PDM從產品需求開始到工藝編寫,回答的是怎麼生產,MES是從計劃到具體加工,回答的是究竟是怎麼幹的。性能
綜合來看,ERP、MES與PDM都屬於管理系統,MES全稱是製造執行系統,主要面向的對象是管理層:學習
戰略層:戰略層如企業總經理、型號總師等,主要獲知生產的趨勢性數據,如生產問題發生率、任務完成率、額定工時統計等等,都屬於分析統計類數據,簡稱爲高階數據;優化
管理層:管理層如計劃員、調度員等,主要獲知生產的實時數據,如生產進度、現場問題等,屬於實時性數據,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較高;設計
如現場問題發起以後,管理層但願第一時間獲知該信息,因此MES的現場問題模塊目前會增長一個需求:當現場工人/班組長髮起問題以後,問題信息以軟安燈(系統報警)、硬安燈(報警燈)或者短信的形式第一時間告知相關負責人。對象
執行層:執行層如班組長、現場工人,主要獲知的是相對靜止的信息,如產品的操做手冊、加工工藝或者臨時工藝通知等內容。blog
綜上執行層雖然處於數據採集最核心的位置,但對於他們工做KPI(工時/件數)等均沒有增益,甚至會影響產量。生命週期
雖然MES大部分功能是面向管理層的,主要解決計劃員、調度員、廠長的核心痛點,可是MES能不能用起來,或者用的溫馨度,主要靠執行層來表現的。資源
管理層但願看到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輔助工廠決策,可是管理層全部的信息都來源於執行層,全部管理層迫切的但願執行層將工廠全部的數據傳送到系統當中,而後根據數據模型或者管理模型像漏斗同樣篩選出本身須要的數據,如上圖所示。
執行層的數據主要來源有:機器採集、手工錄入、上游系統傳遞、硬件集成,可是根據離散型製造業企業性質來分析,執行層數據基原本源於手工錄入。因此上線MES以後執行層首先面對的是工做方式的更改,須要學習MES系統操做;接下來是因爲管理對數據的需求,形成工人置根本而不顧(生產任務是執行層的根本)去在MES系統當中錄入數據。
1.系統培訓浪費時間,形成本職工做未按時完成;
2.沒有減小工做量,反而由於要錄入數據下降了效率;
以上緣由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執行層很排斥MES系統,影響MES系統的應用效果,這也是提出MES系統是「一把手」工程的根本緣由,只是利用行政壓力去實施是一種手段,但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形成了一個智能製造之殤:管理層須要更多更全面的數據,執行層但願更具有效率更簡單溫馨的工做工具。如何輕鬆簡潔的獲取數據,再將數據串聯起來,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業務融合是目前智能製造的重中之重。
由現場工人倒逼式的實施方式是最優的解決方案,可是「自掃門前雪」的形式風格形成了信息化系統須要牽頭人,至關於政變領袖,帶領的是一種方向,解決的是內部矛盾。
因此信息化建設除非是企業的單點應用(如原本一直須要手抄紙質數據,經過軟件自動解讀,咱們稱之爲工具型軟件)執行層能夠提出以外,好比MES、ERP或者PDM等管理型系統,執行層提出的難度至關於讓農民少吃飯去支持國防建設是同樣的,實屬難爲人之舉。
其實在我國工廠的不少車間裏,各個生產設備之間、生產設備和控制器之間,都已經基本實現了連通。再牛B一點的公司裏,整個工廠已經經過製造執行系統(MES)連通起來,而業務部門所有經過ERP連通起來了。
但ERP和MES其實並無連起來!因此當ERP給MES下達生產計劃指令後,MES在生產過程當中發生了與計劃誤差的事項(好比設備壞了,原料不合格等等),MES會根據車間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整。可是ERP是不知道的!因此它會繼續按照本來的計劃執行訂單,時間久了,財務系統和工廠的實際狀況就會出現很是大的誤差。
沒連起來的緣由:首先是ERP和MES的開發公司一般是兩撥人,搞財務的和搞生產的合做,不但互相不懂對方的職業術語,雞同鴨講,並且互相看不上對方。另外,業務部門和生產部門在公司裏一般是分開運營,各自的領導有各自喜歡的供應商。固然這個問題工廠車間一般會按期把MES的調整項作成一個表,交給業務部門,而後由業務部門手動在ERP中調整過來。
ERP和MES的問題只是工廠內系統斷層的一個問題縮影,事實上工廠裏還有很是多的其餘系統,設計、製造、採購等,這些系統都是一個個信息孤島,互相都不知道對方在幹啥,到哪一步了。只有等到問題出現了,再一個個改。固然,這種事也不是第一天存在的,由於在工業時代,產品的生命週期很長,有些產品一個型號能夠賣二三十年,這樣一兩年的研發上線時間也就顯得不那麼長了,其他的問題,靠着人工溝通,雖然有錯,倒也都相安無事。
可是如今產能過剩問題和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變化。
全球性的產能過剩,致使企業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以往一款產品賣三十年的作法已經不行了,你跑不快,有的是快的。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撼動了工業時代的一大基礎,信息不對稱。工業時代裏,由於生產廠家沒法低成本的瞭解每個客戶的需求,因此每每採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作多的性能組合到一塊兒,成爲一款產品。
好比你想要一雙適合你的腳的鞋子,鞋廠是沒法知道你的腳多大的,因此只能測量不少人的腳以後,把最集中的尺碼分紅40號,41號,42號等,可是若是你的腳偏肥或偏瘦,對不起,概不伺候。 互聯網改變了這個局面,人與人,人與廠商,能夠低成本的實現鏈接,從而讓每一個人的個性需求被放大,人們愈來愈喜歡個性化的東西。可是個性化的東西需求量沒有那麼大,這就須要工業企業可以實現小批量的快速生產。
產能過剩和互聯網逼迫着傳統工業必須作一件事,一件工業社會最不愛作的事,就是快速、小批量、定製化的生產。
因此這個時候最應該完成的就是把ERP和MES等等信息系統完全打通,讓工廠本來的全部信息孤島實現連通。這個時候,就從徹底的自動化和部分的信息化,進入了徹底的自動化和徹底的信息化,也就是工業3.0大圓滿階段。 本階段不須要將某個單點功能作到盡善盡美,不須要作到深刻,可是已有數據的融合是必須的。
真正實現了基於工位制生產方式在製造環節的貫徹實施,是精益生產不可或缺的的有力支撐體系。
從MES系統應用層面來進行價值分析,主要體如今:
1、創建了工位製爲核心的MES企業級信息化管理平臺,做爲產品製造及關聯部門的平常業務操做與管理平臺。包括:
一、MES系統業務流程管理:實現生產、質量、物料、供應、工藝等各個環節業務的科學管理、規範運行、高效執行;提供業務流程的全過程管理功能,包括流程的梳理、優化、固化;
二、MES系統信息採集管理:實現操做和管理業務的過程跟蹤管理等;快速、準確地採集現場工位、人機料法環測等相關數據和相關生產實時信息等,爲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監控手段和優化的支撐;
三、MES系統信息資源管理:讓工位可便捷地獲取所須要的工藝文件、檢驗標準、工藝標準等相關資料或信息支持;實現生產、質量的各環節信息的快速查詢、追溯;
四、MES系統知識積累和管理:創建了知識經驗積累傳承體系,相關數據都被有效的記錄和傳承;創建文件資料的規範化管理、查詢功能等,相關文檔經過電子化流程進行固化和傳遞。
2、MES系統實現一體化、電子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精益生產模式,提升現場執行力和管理水平。
一、一體化:將相互孤立、分散式的各環節業務和活動歸入一體化的管控,改變了工位相關各環節信息相互割裂的狀態,有效的強化了產品實現全過程的管理力度;
二、電子化:改變依靠紙質記錄、人工傳遞、手工統計等傳統業務模式爲無紙化、電子化的操做模式;梳理業務流程、對錶單進行結構化處理,提升業務效率和業務實現的效果;
三、網絡化:與其餘系統集成,消除信息孤島,構建公司級的管理信息網,造成網絡化的信息傳遞與業務執行、監控環境;提高製造環境的信息化水平,並把生產的實時信息反饋給上游系統,實現整個公司的閉環管理;
四、智能化:實現生產前、中、後各環節的閘口管理;自動整合、分析各種信息,實時提供給須要的管理人員,輔助管理決策;動態的電子看板管理、實現了基於數據的精細化、智能化、可視化監控和決策。
3、MES系統優化提高了現有的業務流程,造成了信息化體系下的新業務模式:
一、職責更加清晰:經過與ERP等系統的集成,經過現場掃條碼收料,經過例外轉序的有效跟蹤監控,經過有效的閘口管理,使得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越發清晰,是倉庫的問題,仍是工位的問題,是上個工位仍是下個工位的問題,一目瞭然,避免了不少職責不清的問題;
二、考覈體系量化:經過與短信平臺的集成,現場的各類問題被實時有效的傳遞到各職能部門,改變了過去各部門響應現場的工做模式,並且各部門對生產現場的響應狀況被真實的記載,提高量化了人員考覈的手段,優化了對現場問題的響應速度。例如質檢員接到短信即去現場服務,響應時間和效率大大提升,考覈更加有效和量化;
MES系統管理人員信息實時化、決策清晰化:將工位現場的各類數據實時記錄,經過各類展現方式實時的彙報給相關的領導,改變了領導聽報告、看紙質圖表、跑現場的工做模式;管理人員輕鬆的獲取第一手的有效信息,問題判斷更清晰,實時的決策更加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