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是騰騰爸 我是騰騰爸 今天網絡
最近幾天,輿論場上挺熱鬧的。學習
應朋友們的要求,我也湊個熱鬧,點評下熱點,發表下我的見解。spa
爲了改善話嘮形象,我儘可能簡短些,多配些插圖,努力讓你們看着不累。翻譯
這幾天最轟動最熱鬧的事件,非長春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莫屬。事件
各類解讀各類猜想各類傳說甚至各類謠言,漫天飛舞。微博
早上我散步的時候,還聽到一個清潔工老太太在垃圾筒旁邊,一邊幹活一邊罵疫苗公司:「再有錢,也是垃圾!」後臺
可見民意之洶洶。軟件
微博、雪球、公衆號後臺上,徵詢我對此事見解的朋友也不在少數。im
你們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兩點:經驗
一、之後國產的疫苗還能打嗎?
二、這事兒鬧這麼大了,怎麼上邊還一點動靜沒有——究竟是什麼樣的勢力在暗中保護這幫造假售劣的黑惡分子?
第1點咱們先放一放,待會兒再聊,關於第2點,如今不用擔憂了——最高層已經有了明確的批示:
「有關執法部門」也終於展開了雷霆行動——
以我對中國社會的瞭解,有了「最高指示」,再大的困難和問題都不是個事兒了。
因此,放心吧,生產和銷售假疫苗的人必定會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我要說的是:這還遠遠不夠!
一是從媒體披露出的情節看,假疫苗事件早在去年就被「有關部門」發現了,發酵了大半年,形成了今天這樣普遍的社會影響,「有關部門」才展開了「雷霆行動」,再聯想到幾年前發生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事兒,以及製藥行業繁雜的審批、生產、銷售、流通、使用諸環節,假藥劣藥的黑水之深,讓人毛骨悚然。
「有關部門」某些官員的腐敗和失職瀆職就明晃晃地寫在臉上——這些人不追究幾個,多少有點說不過去吧?
因此,咱們有理由相信,假疫苗事件的後續故事,必定更爲精彩——不用懷疑,等待吧,耐心點!
二是附着在中國醫藥機體上的真正的毒瘤恐怕還不是這幾個浮在面上的小蟊賊,如何創建更規範更嚴格的監督、問責和懲罰體制,可能更爲重要。
爲何這些年發生在食品醫藥行業的問題層出不窮?
我認爲緣由之一就是壞蛋的違法犯罪成本過低。
像長生生物這類型的事件,應該從法律上保證能多殺幾個、多判幾個、多撤幾個——別再雷聲大、雨點小,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事關國計民生的大是大非的問題,寧願一家哭,不讓一路哭。
個人意思是,長生生物以後,咱們連法律都應該改一改了。
這一點,不要婦人之仁。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騰騰爸有此擔心和評論,不是無來由的,看看「最高指示」以前,有關媒體和有關部門好笑的「拖地行爲」——
還有更好笑的——拖地把本身拖進了溝裏:
咱們的公信力,歷來都不是別人損害的——咱們本身作的好,別人想損害也損害不了哇——一般,都是被咱們本身人給搞殘的!
但願疫苗以後,有關部門的有關人士長點兒記性,碰到了事,別再睜着B眼在那胡浸海謗地大說瞎話!
先去調查調查,累不死人!
把真相說出來,人民不傻!
再看看下面的段子——你能確定它的生成必定是無聊者或居心叵測的「敵對勢力」所爲?
除了哂笑,滿滿地,全是辛酸和血淚哇——
再看看下面這張圖——不辨真假,可是一樣讓人不寒而慄——
能夠確定的是,在衆多的網絡評論中,必定有居心叵測者;在流傳的諸多信息中,也必定有虛假的混水摸魚者。
但是誰爲這一切的發生和流傳提供了豐厚的土壤呢?
這一點,是咱們最須要深入反思的地方。
當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對中國奶業形成了巨大的損失,多少年過去了,依然沒法徹底恢復。
是中國全部制奶企業都這麼差勁嗎?
顯然不是——在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下,恐慌的放大效應很容易形成相似的「一粒老鼠屎壞一鍋湯」的事兒。
能夠想見,這次長生生物疫苗事件,對中國的醫藥行業將形成多麼大的衝擊!
週一A股醫藥板塊的總體性大跌,就是最直觀的反應。
可是,理性地說,憤怒歸憤怒,做爲投資者,做爲中國投資者,做爲消費者,做爲中國消費者,咱們仍是要冷靜一些。
應該看到這些年咱們國家醫療事業的長足進步,應該看到中國的疫苗行業總體上取得的斐然成績。
國產的疫苗該打還得打——進口的疫苗價格昂貴不說,這些年也沒少發生假冒僞劣案例。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看,疫苗全靠進口,這事兒不靠譜,普羅大衆消費不起,國家也不能無論制。
因此,最理性的行爲,仍是羣衆和輿論都瞪起眼來,督促和監督政府把缺失的職責再承擔起來。
相信通過如此負面事件衝擊和洗禮的疫苗產業必定能在更規範更嚴格的環境下成長起來。
這是我對上文提到的羣衆關切的第1點的思考和回答。
順帶着聊聊個人操做:在昨天(週一)醫藥板塊的大跌中,我在45元之下,用這個月剛發的工資及其餘零星收入,買了點華東醫藥。
一個疫苗事件,影響整個醫藥行業股價下跌,這件事自己也是不科學的。
錢很少,表達的是一種態度和立場。
醫藥板塊目前的基本情況是:前景必定會很美好,但眼下的靜態估值並不低。
我對醫藥板塊的基本判斷是:這是一個值得觀察和研究的行業。
惋惜,騰騰爸是醫藥行業的門外漢,只能在此特殊環境下,拿點散碎銀子表達心意了。
但疫苗事件的後續影響,值得你們去關注和觀察。
被錯殺的白馬醫藥股,就是你們關注和觀察的重點!
其實,這兩天朋友們關注的消息,還有下面這個——
什麼?
這是真的假的?
不是說上半年中國的經濟情況很好的嗎?
幹嗎還要擴大消費、刺激內需?
一下子強調說要刺激,一下子又強調不要大水漫灌,究竟是啥意思?
別急——對中國官話,你不要光看他是怎麼說的,更重要的是看他是怎麼作的——
昨天下午,網上曝出這條消息後,微博上有朋友艾特我,說:騰騰爸,用大白話給咱翻譯一下!
我答:這條新聞的意思是說,央行借給下邊的商業銀行5000餘億人民幣,利率才3.3%,還不如十年期國債利率高,而後讓這些商業銀行拿着這些成本不算高的錢去朝更下邊的實體企業放貸……下邊的事,不用我說了,你懂的。
其實我仍是明白大眼地說出來了我想說話:就是釋放流動性的意思——俗稱「放水」。
固然,官方是不肯意直接認可的放水的,因此官方的文宣裏纔有「不能搞大水漫灌」這類說辭。
嘿,這就是中國特點。
通常地講,這樣的消息,對股市屬於利好。
今天我最想說的話是:上邊那些消息、新聞,看起來都很重要吧?其實對股市投資者來講,屁都不是!
咱們整天要是靠關注這些東西來進行股市投資,非得虧死!
以長生生物爲例,在發生疫苗事件以前,有幾我的能準確地預測或推斷出疫苗事件將會發生在長生生物身上?
我能夠說,除少數幾個知情人外,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
但咱們對企業的分析,能幫助咱們質疑或排除這家企業。
好比騰騰爸,就徹底沒有買過它一手的股票。
緣由很簡單:它的估值它的分成甚至它的成長都徹底不能達到個人持股標準。
因此說來講去,它只會坑它該坑的人。
再以信貸放水爲例,在消息曝出前,有幾人能預測出?
預測出的人又有幾人能推斷出放水的規模和流向?
再退一步,即便分析和推斷出了上述那一切,推測得出哪一家企業會所以受益或者會所以遭爆炒?
因此,宏觀的分析和預測,也八成不靠譜。
剩下的兩成,靠譜也沒對你手中的股票起多大做用。
昨天下午下課後,我在校園裏散步,打開手機,看了下個人交易軟件。
我毛估估地推算了一下,今年以來,到昨天收盤爲止,我總體上是盈虧持平的。
從年初的3200餘點,到現在的2800餘點,我又跑贏了大盤三四百點。
下半年若是再漲,剩下的就是盈利了。
我是怎麼作到的呢?
顯然,我不是靠關注和打探股市的小道消息,我也不是靠分析國家經濟的宏觀基本面,更不是靠推測和押注國家的政策變化,個人兩把刷子能夠簡單地總結歸納以下:
一、看估值:經過估值的高低來判斷股市的高低;經過估值的高低來判斷板塊的高低。
二、看企業:低估值+高股息+穩定的經營或適度的成長。
三、逆向思惟:在估值不高的大跌中,選擇被錯殺的優質股,大膽地進行加倉和調倉操做。
四、知行合一:怎麼想的就怎麼作,不受外界干擾。
心中有價值之錨,手中有企業分析,腦中有逆向思惟,行動上能知行合一。
我跑贏大盤的絕對盈利之道,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這是我十幾年來至少經歷了兩輪世紀性大股災、生存並很好地發展下來的經驗總結。
它像基因同樣沉澱在我了思想和行爲之中。
不動聲色,而又鏗鏘有聲。
隨意天然,而又堅決不移。
我有信心,在將來的日子裏,它能伴着我繼續發展和成長。
晚上,衆友在餐廳裏歡聚一堂,觥籌交錯,笑語喧譁。
我步出餐廳,在樓頂的露臺,隨手又拍到了這樣一番景象——
除了我,空無一人。
剛下過雨,桌椅溼漉漉的,空氣潮乎乎的,但天邊的樹和雲,仍是給了我十足的愜意和安逸。
這樣的環境,很是適合獨處和思考。
因而,隨手,我在微博上記錄下這樣一番思惟的片斷:
「投資者不須要喧鬧。
也不須要打探和分析各類小道消息。
我認爲我從公開渠道上獲得的信息已足夠使用。
若是個人投資結果不能克服掉各類意外和負面因素的影響,那必定是個人投資交易體系出了問題」。
這就是我不喜歡扎堆、不喜歡參加任何投資交流活動、不喜歡參加股東大會、不喜歡打探任何小道消息的根本緣由。
我就相信數據,相信事實,相信我本身的分析和判斷,相信投資仍是有一些基本規律是永遠不會失效的。
好比咱們今天重點談到的長生生物,即使經過企業分析咱們也不能把這顆大雷排掉的話,咱們也應該能經過分散和倉位管理的辦法把它的殺傷力大部分地規避掉!
因此,我不喜歡喧鬧,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多看書,多學習,多實踐,多思考,經過我的努力來打磨本身的投資交易體系。
完善的投資交易體系,這纔是股市投資者的第一大殺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