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正在賦能各行各業,並逐漸深刻咱們的平常生活。據統計,僅國內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就高達500萬,而每一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僅爲20多萬人,即便該專業畢業生所有投身人工智能行業,也難以填補巨大的人才缺口。在國家政策與行業需求的共同推進之下,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增強人才培養力度,成爲了重中之重。網絡
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中,人工智能主要做爲研究生課程,本科生幾乎不多涉及相關專業或相關課程。直到2019年3月,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35所高校獲首批「人工智能」新專業建設資格。就這樣,人工智能出如今本科教育體系中。機器學習
在專業建設過程當中,人工智能選修課程也成爲關注的重點。人工智能選修課程如何定位?教師該如何開展教學?須要哪些配套資源?成爲很多專業負責人和授課老師苦思冥想的問題。特別是如何使學生在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動手能力,成爲很多教師面臨的教學困惑。分佈式
其實,選擇一本合適的非人工智能專業的選修教材,以上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學習
縱觀市面上的大多數人工智能教材講解內容都比較老舊,很多還停留在90年代及其以前的科研成果,對近年來熱門的「深度學習」等內容沒作任何介紹。而做爲「新工科信息技術基礎系列規劃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教材,可謂是一本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的人工智能精品教材。大數據
該教材前6個章節對之前的人工智能內容做了從新梳理,主要講解一些經典的人工智能知識;做爲全新內容的後6個章節則對國內外近4年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新進展和新成果進行了重點講解。考慮到本書內容較多,授課老師也可根據教學實際,挑選相關內容進行教學。雲計算
值得一提的是,該教材每一個章節均配套PPT,附錄有「梯度降低求最小值」、「線性迴歸」、「基於LSTM模型的股票預測」、「基於強化學習的‘走迷宮’遊戲」等在內的10我的工智能實驗。師生們還能夠利用雲創大數據開發的人工智能實驗平臺進行更多實驗,幫助你們學有所獲,在學會人工智能原理的同時,切實提升實戰技能。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3d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實現技術及其應用。該教材由清華大學博士劉鵬教授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後張玉宏副教授擔任副主編,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切實保證了該教材的前沿性、科學性和實用性!blog
1.深刻淺出地闡述了經典人工智能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知識表示、智能搜索、自動推理、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內容,使讀者對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構造方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排序
2.對人工智能熱點領域進行了深刻闡述,包括卷積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天然語言處理、分佈式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等內容;
3.對當前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領域進行了介紹,包括深度強化學習、生成對抗網絡、神經膠囊網絡和自動機器學習等內容。
部份內頁以下:
部分PPT以下:
本書強調實用性、前沿性和可讀性,可做爲高等院校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學習人工智能的教材,也可供從事人工智能教學和科研的人員參考。
關於做者
劉鵬教授:
清華大學博士,中國大數據應用聯盟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人工智能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201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命題人、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區雲計算選拔賽裁判長/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雲存儲組組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雲計算研究中心專家、2002 PennySort國際計算機排序比賽冠軍與全國挑戰杯比賽總冠軍。主持科研項目40多項,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業書籍30多本:《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數據挖掘》受到全國高校的廣泛歡迎。
張玉宏副教授:
2012年電子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2011年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後,現執教於河南工業大學。中國計算機協會(CCF)會員,YOCSEF鄭州2018-2020年度副主席,ACM/IEEE會員。《品味大數據》《深度學習之美》做者。主要研究方向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哲學。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國內外學術專著7部。雲棲社區專欄做家,博文累計閱讀逾百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