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存的故事

前幾天按照Node.js中文社區上的教程,用Node.js搭了一個簡單的靜態文件服務器,其中有一個功能是提供緩存支持,在實踐這一部分的過程當中,我從新學習了緩存的相關知識,在這裏做簡單的梳理。php

關於緩存的相關介紹,網上有很多文章,這裏推薦三篇我認爲不錯的文章:css

緩存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訪問頁面時不須要從新請求瀏覽器已經緩存的資源(如圖片、css、js等),前提是這些位於服務器的資源並無發生變動。因此,如何肯定這些資源沒有發生變動、如何控制緩存過時的時間成了必須解決的問題。這些內容在以上三篇文章中都有詳細的介紹,我這裏僅從四種使用情景來分析瀏覽器和服務器的交互過程。node

情景一:用戶第一次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或者經過連接訪問某個網站web

瀏覽器(客戶端)發出請求,請求網頁上的全部資源,一個資源對應一個請求,服務器端收到請求後,向客戶端發送200的狀態碼,表示該資源請求成功,並返回響應頭(response header)和數據體。其中,響應頭包含了如下幾個重要的頭信息:瀏覽器

  • last-modified:該資源(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爲UTC格式
  • Expires:該資源的緩存過時時間,爲絕對時間,即過了這個指定時間後緩存失效,爲UTC格式
  • Cache-Control:一般經過max-age指定緩存過時時間,爲相對時間,表示某次請求成功後多少秒內緩存可用,單位爲秒

Cache-Control的出現是由於服務器端的時間可能存在偏差,其優先級高於Expires。瀏覽器接收到響應後,會記錄這些信息,方便以後的緩存控制。緩存

情景二:用戶第N次(N大於1)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或者經過連接訪問某個網站服務器

瀏覽器首先檢查待請求的資源的狀態,先檢查Cache-Control,沒有則檢查Expires,若是緩存未過時,則瀏覽器不向服務器端發送請求,直接返回200 from cache,代表是從緩存中獲取的資源。也就是說,就算服務器端該資源已經發生變化,只要緩存未過時,就不會從新請求資源,因此刷新的做用就體現出來了。學習

情景三:資源已經緩存,用戶刷新頁面(按F5)網站

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資源請求,請求頭中包含如下兩個頭信息:.net

  • Cache-Control:其中max-age=0(刷新時置爲0),表示本地緩存已過時,要向服務器確認
  • if-modified-since:這是時間等於上一次成功請求該資源後從last-modified獲取的時間,爲UTC格式

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將待請求資源的最後一次修改時間和if-modified-since進行對比。若是前者與後者不相等,則說明文件已經變更,則從新下載該資源,並返回200狀態碼;若是前者與後者相等,則從本地緩存中獲取,並返回304 Not Modified

情景四:資源已經緩存,用戶強制刷新頁面(按Ctrl + F5)

強制刷新時,請求頭中的Cache-Control的值設爲no-cache,表示強制發送請求,此外請求頭中無If-Modified-Since頭信息,這樣,不管緩存是否過時,不管服務器端文件是否發生變動,都會強制下載請求的資源,這就是所謂的「強制刷新」。



最後,附上用node.js實現靜態文件服務器的教程:

用NodeJS打造你的靜態文件服務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