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框架基礎筆記

認識 Spring 框架

Spring 框架是 Java 應用最廣的框架,它的成功來源於理念,而不是技術自己,它的理念包括 IoC (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轉) 和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編程)javascript

什麼是 Spring:

  1. Spring 是一個輕量級的 DI / IoC 和 AOP 容器的開源框架,來源於 Rod Johnson 在其著做《Expert one on 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中闡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來。
  2. Spring 提倡以「最少侵入」的方式來管理應用中的代碼,這意味着咱們能夠隨時安裝或者卸載 Spring
  • 適用範圍:任何 Java 應用
  • Spring 的根本使命:簡化 Java 開發

儘管 J2EE 可以遇上 Spring 的步伐,但 Spring 並無中止前進, Spring 繼續在其餘領域發展,而 J2EE 則剛剛開始涉及這些領域,或者尚未徹底開始在這些領域的創新。移動開發、社交 API 集成、NoSQL 數據庫、雲計算以及大數據都是 Spring 正在涉足和創新的領域。Spring 的前景依然會很美好。php

Spring 中經常使用術語:

  • 框架:是能完成必定功能半成品
    框架可以幫助咱們完成的是:項目的總體框架、一些基礎功能、規定了類和對象如何建立,如何協做等,當咱們開發一個項目時,框架幫助咱們完成了一部分功能,咱們本身再完成一部分,那這個項目就完成了。
  • 非侵入式設計:
    從框架的角度能夠理解爲:無需繼承框架提供的任何類
    這樣咱們在更換框架時,以前寫過的代碼幾乎能夠繼續使用。
  • 輕量級和重量級:
    輕量級是相對於重量級而言的,輕量級通常就是非入侵性的、所依賴的東西很是少、資源佔用很是少、部署簡單等等,其實就是比較容易使用,而重量級正好相反
  • JavaBean:
    符合 JavaBean 規範的 Java 類
  • POJO:即 Plain Old Java Objects,簡單老式 Java 對象
    它能夠包含業務邏輯或持久化邏輯,但不擔當任何特殊角色不繼承或不實現任何其它Java框架的類或接口。

注意:bean 的各類名稱——雖然 Spring 用 bean 或者 JavaBean 來表示應用組件,但並不意味着 Spring 組件必須遵循 JavaBean 規範,一個 Spring 組件能夠是任意形式的 POJO。html

  • 容器:
    在平常生活中容器就是一種盛放東西的器具,從程序設計角度看就是裝對象的的對象,由於存在放入、拿出等操做,因此容器還要管理對象的生命週期

Spring 的優點

  • 低侵入 / 低耦合 (下降組件之間的耦合度,實現軟件各層之間的解耦)
  • 聲明式事務管理(基於切面和慣例)
  • 方便集成其餘框架(如MyBatis、Hibernate)
  • 下降 Java 開發難度
  • Spring 框架中包括了 J2EE 三層的每一層的解決方案(一站式)

Spring 能幫咱們作什麼

①.Spring 能幫咱們根據配置文件建立及組裝對象之間的依賴關係
②.Spring 面向切面編程能幫助咱們無耦合的實現日誌記錄,性能統計,安全控制。
③.Spring 能很是簡單的幫咱們管理數據庫事務
④.Spring 還提供了與第三方數據訪問框架(如Hibernate、JPA)無縫集成,並且本身也提供了一套JDBC訪問模板來方便數據庫訪問。
⑤.Spring 還提供與第三方Web(如Struts1/二、JSF)框架無縫集成,並且本身也提供了一套Spring MVC框架,來方便web層搭建。
⑥.Spring 能方便的與Java EE(如Java Mail、任務調度)整合,與更多技術整合(好比緩存框架)java

Spring 的框架結構

  • Data Access/Integration層包含有JDBC、ORM、OXM、JMS和Transaction模塊。
  • Web層包含了Web、Web-Servlet、WebSocket、Web-Porlet模塊。
  • AOP模塊提供了一個符合AOP聯盟標準的面向切面編程的實現。
  • Core Container(核心容器):包含有Beans、Core、Context和SpEL模塊。
  • Test模塊支持使用JUnit和TestNG對Spring組件進行測試。

Spring IoC 和 DI 簡介

IoC:Inverse of Control(控制反轉)

  • 讀做「反轉控制」,更好理解,不是什麼技術,而是一種設計思想,就是將本來在程序中手動建立對象的控制權,交由Spring框架來管理。
  • 正控:若要使用某個對象,須要本身去負責對象的建立
  • 反控:若要使用某個對象,只須要從 Spring 容器中獲取須要使用的對象,不關心對象的建立過程,也就是把建立對象的控制權反轉給了Spring框架
  • 好萊塢法則:Don’t call me ,I’ll call you

一個例子

控制反轉顯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咱們舉一個鮮明的例子來講明。web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要用到同樣東西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找到這件東西,好比想喝新鮮橙汁,在沒有飲品店的日子裏,最直觀的作法就是:買果汁機、買橙子,而後準備開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是你本身「主動」創造的過程,也就是說一杯橙汁須要你本身創造。spring

然而到了今時今日,因爲飲品店的盛行,當咱們想喝橙汁時,第一想法就轉換成了找到飲品店的聯繫方式,經過電話等渠道描述你的須要、地址、聯繫方式等,下訂單等待,過一下子就會有人送來橙汁了。數據庫

請注意你並無「主動」去創造橙汁,橙汁是由飲品店創造的,而不是你,然而也徹底達到了你的要求,甚至比你創造的要好上那麼一些。express

編寫第一個 Spring 程序

  1. 新建一個空的 Java 項目,命名爲【spring】
  2. 新建一個名爲【lib】的目錄,並添加進必要的 jar 包,導入項目

僅僅爲一部分,下方還有一些包

  1. 在 Packge【pojo】下新建一個【Source】類:
package pojo; public class Source { private String fruit; // 類型 private String sugar; // 糖分描述 private String size; // 大小杯 /* setter and getter */ }
  1. 在 【src】 目錄下新建一個 【applicationContext.xml】 文件,經過 xml 文件配置的方式裝配咱們的 bean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bean name="source" class="pojo.Source"> <property name="fruit" value="橙子"/> <property name="sugar" value="多糖"/> <property name="size" value="超大杯"/> </bean> </beans>
  1. 在 Packge【test】下新建一個【TestSpring】類:
package tes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pojo.Source; public class TestSpring { @Test public void test(){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new String[]{"applicationContext.xml"} ); Source source = (Source) context.getBean("source"); System.out.println(source.getFruit()); System.out.println(source.getSugar()); System.out.println(source.getSize()); } }
  1. 運行測試代碼,能夠正常拿到 xml 配置的 bean

  • 總結:
  • 傳統的方式:
    經過new 關鍵字主動建立一個對象
  • IOC方式:
    對象的生命週期由Spring來管理,直接從Spring那裏去獲取一個對象。 IOC是反轉控制 (Inversion Of Control)的縮寫,就像控制權從原本在本身手裏,交給了Spring。
    獲取對象方式的轉變

參考地址:這裏編程

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賴注入)

  • 指 Spring 建立對象的過程當中,將對象依賴屬性(簡單值,集合,對象)經過配置設值給該對象

繼續上面的例子

  1. 在 Packge【pojo】下新建一個【JuiceMaker】類:
package pojo; public class JuiceMaker { // 惟一關聯了一個 Source 對象 private Source source = null; /* setter and getter */ public String makeJuice(){ String juice = "xxx用戶點了一杯" + source.getFruit() + source.getSugar() + source.getSize(); return juice; } }
  1. 在 xml 文件中配置 JuiceMaker 對象:
  • 注意:這裏要使用 ref 來注入另外一個對象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bean name="source" class="pojo.Source"> <property name="fruit" value="橙子"/> <property name="sugar" value="多糖"/> <property name="size" value="超大杯"/> </bean> <bean name="juickMaker" class="pojo.JuiceMaker"> <property name="source" ref="source" /> </bean> </beans>
  1. 在 【TestSpring】 中添加以下代碼:
package tes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support.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import pojo.JuiceMaker; import pojo.Source; public class TestSpring { @Test public void test(){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 new String[]{"applicationContext.xml"} ); Source source = (Source) context.getBean("source"); System.out.println(source.getFruit()); System.out.println(source.getSugar()); System.out.println(source.getSize()); JuiceMaker juiceMaker = (JuiceMaker) context.getBean("juickMaker"); System.out.println(juiceMaker.makeJuice()); } }
  1. 運行測試代碼:

總結:IoC 和 DI 實際上是同一個概念的不一樣角度描述,DI 相對 IoC 而言,明確描述了「被注入對象依賴 IoC 容器配置依賴對象」swift

IoC 如何實現的

最後咱們簡單說說IoC是如何實現的。想象一下若是咱們本身來實現這個依賴注入的功能,咱們怎麼來作? 無外乎:

  1. 讀取標註或者配置文件,看看JuiceMaker依賴的是哪一個Source,拿到類名
  2. 使用反射的API,基於類名實例化對應的對象實例
  3. 將對象實例,經過構造函數或者 setter,傳遞給 JuiceMaker

咱們發現其實本身來實現也不是很難,Spring實際也就是這麼作的。這麼看的話其實IoC就是一個工廠模式的升級版!固然要作一個成熟的IoC框架,仍是很是多細緻的工做要作,Spring不只提供了一個已經成爲業界標準的Java IoC框架,還提供了更多強大的功能,因此你們就別去造輪子啦!但願瞭解IoC更多實現細節不妨經過學習Spring的源碼來加深理解!

引用地址:這裏


Spring AOP 簡介

若是說 IoC 是 Spring 的核心,那麼面向切面編程就是 Spring 最爲重要的功能之一了,在數據庫事務中切面編程被普遍使用。

AOP 即 Aspect Oriented Program 面向切面編程

首先,在面向切面編程的思想裏面,把功能分爲核心業務功能,和周邊功能。

  • 所謂的核心業務,好比登錄,增長數據,刪除數據都叫核心業務
  • 所謂的周邊功能,好比性能統計,日誌,事務管理等等

周邊功能在 Spring 的面向切面編程AOP思想裏,即被定義爲切面

在面向切面編程AOP的思想裏面,核心業務功能和切面功能分別獨立進行開發,而後把切面功能和核心業務功能 "編織" 在一塊兒,這就叫AOP

AOP 的目的

AOP可以將那些與業務無關,卻爲業務模塊所共同調用的邏輯或責任(例如事務處理、日誌管理、權限控制等)封裝起來,便於減小系統的重複代碼下降模塊間的耦合度,並有利於將來的可拓展性和可維護性

AOP 當中的概念:

  • 切入點(Pointcut)
    在哪些類,哪些方法上切入(where
  • 通知(Advice)
    在方法執行的什麼實際(when:方法前/方法後/方法先後)作什麼(what:加強的功能)
  • 切面(Aspect)
    切面 = 切入點 + 通知,通俗點就是:在什麼時機,什麼地方,作什麼加強!
  • 織入(Weaving)
    把切面加入到對象,並建立出代理對象的過程。(由 Spring 來完成)

AOP 編程

  1. 在 Packge【service】下建立 【ProductService】類:
package service; public class ProductService { public void doSomeService(){ System.out.println("doSomeService"); } }
  1. 在 xml 文件中裝配該 bean:
<bean name="productService" class="service.ProductService" />
  1. 在【TestSpring】中編寫測試代碼,運行:

  1. 在 Packge【aspect】下準備日誌切面 【LoggerAspect】類:
package aspect; import org.aspectj.lang.ProceedingJoinPoint; public class LoggerAspect { public Object log(ProceedingJoinPoint 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start log:"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Object object = joinPoint.proceed(); System.out.println("end log:"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 return object; } }
  1. 在 xml 文件中聲明業務對象和日誌切面: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si:schemaLocatio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spring-tx-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3.0.xsd"> <bean name="productService" class="service.ProductService" /> <bean id="loggerAspect" class="aspect.LoggerAspect"/> <!-- 配置AOP --> <aop:config> <!-- where:在哪些地方(包.類.方法)作增長 --> <aop:pointcut id="loggerCutpoint" expression="execution(* service.ProductService.*(..)) "/> <!-- what:作什麼加強 --> <aop:aspect id="logAspect" ref="loggerAspect"> <!-- when:在什麼時機(方法前/後/先後) --> <aop:around pointcut-ref="loggerCutpoint" method="log"/> </aop:aspect> </aop:config> </beans>
  1. 再次運行 TestSpring 中的測試代碼,代碼並無改變,可是在業務方法運行以前和運行以後,都分別輸出了日誌信息:

部分文章出處:我沒有三顆心臟。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