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連)七層網絡模型稱爲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是一個邏輯上的定義和規範。網絡
功能:以「0」、「1」表明電壓的高低、燈光的閃滅。界定鏈接器和網絡線的規格。ide
功能:互連設備之間傳送和識別數據幀。3d
功能:地址管理和路由選擇blog
功能:管理兩個節點之間的數據傳輸。負責可靠傳輸。路由
功能:通訊管理,負責創建和斷開通訊鏈接。同步
功能:設備固有數據格式和網絡標準數據格式的轉換。it
功能:針對特定應用的協議。io
概念:TCP/IP是一組協議的代名詞,它還包括許多協議,組成了TCP/IP協議簇。 TCP/IP通信協議採用了5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絡來完成本身的需求。class
功能:負責光/電信號的傳遞方式。好比如今以太網通用的網線(雙絞線)、早期以太網採用的的同軸電纜(如今主要用於有線電視)、光纖,如今的wifi無線網使用電磁波等都屬於物理層的概念。物理層的能力決定了最大傳輸速率、傳輸距離、抗干擾性等。 集線器(Hub)工做在物理層。
表明硬件:雙絞線(網線)、WiFi電磁波、集線器等。路由器
功能:負責設備之間的數據幀的傳送和識別。 例如網卡設備的驅動、幀同步(就是說從網線上檢測到什麼信號算做新幀的開始)、衝突檢測(若是檢測到衝突就自動重發)、數據差錯校驗等工做. 有以太網、令牌環網, 無線LAN等標準。交換機(Switch)工做在數據鏈路層。
表明硬件:交換機等。
表明協議:以太網、令牌環網、無線LAN、ARP、MTU。
功能:負責地址管理和路由選擇。 例如在IP協議中,經過IP地址來標識一臺主機, 並經過路由表的方式規劃出兩臺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的線路(路由)。路由器(Router)工做在網路層。
表明硬件:路由器。
表明協議:IP。
功能:負責兩臺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 如傳輸控制協議 (TCP), 可以確保數據可靠的從源主機發送到目標主機。
表明協議:TCP、UDP。
功能:負責應用程序間溝通,如簡單電子郵件傳輸(SMTP)、文件傳輸協議(FTP)、網絡遠程訪問協議(Telnet)等。
表明協議:HTTP、DNS、NAT、NATP。
注:物理層咱們考慮的比較少. 所以不少時候也能夠稱爲 TCP/IP四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