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ArchLinux安裝(KDE桌面)

許多網友反映以前的教程安裝好後連不上互聯網,最近我恰好又安裝了一遍,總結出如下沒毛病的過程html

按照此教程須要你會基本的vim操做(或其餘文本編輯工具好比nano),基本的fdisk分盤操做(或其餘分盤工具),fdisk的使用我在上次教程中有傻瓜式的說明linux

一下爲我的在本身筆記本電腦安裝arch全過程shell

1. 聯網

wifi-menu

檢查是否聯通vim

ping www.baidu.com

2. 更新系統時鐘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3. 磁盤分區

用下面命令檢查你要安裝的磁盤bash

fdisk -l

這裏假設安裝到/dev/sda,而後用下面命令對磁盤分區(fdisk具體使用方法可參考個人另外一篇博客裏面有提到)網絡

fdisk /dev/sda

這裏我給出個人方案:app

類形 磁盤大小 磁盤序號
boot分區 500m /dev/sda1
swap分區 6G /dev/sda2
根分區 其他 /dev/sda3

home目錄我是在系統安裝好後進行的,大家也能夠在這一步進行工具

4. 格式化分區

將boot分區格式化爲 ext2字體

mkfs.ext2 /dev/sda1

將swap分區格式化爲swap編碼

mkswap /dev/sda2

打開swap分區

swapon /dev/sda2

將根目錄/home目錄格式化爲ext4

mkfs.ext4 /dev/sda3

5. 掛載分區

1. 先將根分區掛載到/mnt目錄

mount /dev/sda3 /mnt

2. 再在/mnt目錄下新建boot目錄

mkdir /mnt/boot

3. 最後將boot分區掛載在剛剛建立的/mnt/boot目錄

mount /dev/sda1 /mnt/boot

6. 開始安裝系統

1. 先配置軟件源(推薦選擇清華源)

搜索tuna將其粘貼到文件第一行

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2. 刷新一下

pacman -Syy

3. 而後開始安裝系統到/dev/sda1也就是掛載點/mnt

其中必須安裝的有base linux linux-firmware,推介也把base-devel安裝上

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base-devel

4. 安裝完成以後需生成fstab文件

genfstab -U /mnt >> /mnt/etc/fastab

7. 切換環境

1. 切換到剛剛安裝好的系統

arch-chroot /mnt

2. 配置時區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3. 設置硬件時間

hwclock --systohc

4. 安裝vim(我習慣了使用vim編輯)

pacman -S vim

5. 設置語言

1. 將/etc/locale.gen中en_US.UTF-8zh_CN.UTF-8的註釋去掉

vim /etc/locale.gen

2. 而後生成一下

locale-gen

3. 配置 /etc/locale.conf文件

/etc/locale.conf文件中寫入LANG=en_US.UTF-8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6. 設置root用戶密碼

passwd

7. 安裝網絡相關的包

pacman -S iw wpa_supplicant dialog net-tools networkmanager dhcpcd

設置網絡工具開機自啓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8. 按裝cpu編碼

若是是intelcpu

pacman -S intel-ucode

若是是amdcpu

pacman -S amd-ucode

9. 安裝引導

注意第二條命令是你安裝系統的盤符,若是你安裝在/dev/sdb就填/dev/sdb

pacman -S grub
grub-install /dev/sda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10. 給你的系統取個名字

echo yourname > /etc/hostname

到此係統就安裝好了,先別急着退出,接下來開始安裝桌面

8. 開始按裝kde-plasma

1. 安裝Xorg

pacman -S xorg

2. 安裝觸摸板驅動

pacman -S xf86-input-synaptics

3. 安裝字體

超級喜歡dejavu字體

pacman -S ttf-dejavu wqy-microhei

4. 建立用戶

將新建用戶移入wheel組並指定shell爲bash(之後可修改)

kain 爲我設置的用戶,大家能夠取別的名字

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kain

爲新用戶設置密碼

passwd kain

爲新用戶添加管理員權限(能夠使用sudo命令)

將文件/etc/sudoers中的wheel ALL=(ALL) ALL那一行前面的註釋去掉

vim /etc/sudoers

5. 開始安裝桌面

1. 安裝桌面及基本應用

其中plasma是必須的kde-applications是一些經常使用軟件包括終端和文件管理器等,還有許多小遊戲(爲了方便推薦安裝上)

pacman -S plasma kde-applications

2. 激活登陸窗口sddm

sddm已經被包含進plasma中,無需另外安裝

systemctl enable sddm

3. 安裝聲音

pacman -S alsa-utils pulseaudio pulseaudio-alsa

4. 其餘

解決kde中部分應用沒法使用全局菜單欄的問題,需安裝下面的庫

pacman -S libdbusmenu-glib

到這裏arch已經徹底安裝結束了

9. 退出當前環境

exit

10. 卸載分區

umount -R /mnt

11. 重啓

reboot

拔掉u盤

接下去就能夠對安裝好的arch作一些配置,和經常使用軟件的的安裝,我下次更新

原文出處:https://www.cnblogs.com/kainhuck/p/12457729.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