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定律」網絡
向用戶提供額外功能而得到的費用補貼了向用戶提供免費的服務的成本。一般而言,一家網站會遵循「5%定律」,也就是說5%的付費用戶是網站的全部收入來源。這種模式之因此可以運轉下去,是由於給其他95%的用戶提供服務的成本是至關低廉的,能夠視爲零。網站
2.認爲世界就是一個交叉補貼的大舞臺,交叉補貼能夠有不一樣的做用方式:好比,用付費產品來補貼免費產品,用往後付費來補貼當前免費,由付費人羣來給不付費人羣提供補貼。遊戲
3.正如安德林感慨的「免費的含義歷來都不像字面上看上去那麼簡單」。免費這個詞,被衆誤解得太深了。這是說的免費,其實有所特指,專指互聯網統分雙層結構——基礎業務平臺與增值業務雙層經營中,平臺那部分資源的共享(好比騰訊的QQ、盛大和巨人網絡的遊戲自己、Google的搜索業務自己),而非增值(如Q幣、道具)那部分的共享。幾乎全部誤讀免費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腦子裏沒有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分離的概念,將免費誤會成全部業務或孤立商品免費,那確定跟互聯網這一行的人想的不是一件事,於是大錯特錯。不區分平臺和增值的免費,在比特經濟中必定是賠本買賣,在原子經濟中不過是安德林譏諷的打折生意。資源
4.「兼聽則明,偏信則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