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斷的‘試水溫’,全球各行各業對雲計算的認知逐漸趨同。在達沃斯,已不多有人質疑雲計算對將來科技進步的重要做用。」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總裁胡曉明23日在瑞士達沃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2018年將是雲計算與產業深度結合的元年。安全
以「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爲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當天在達沃斯拉開帷幕。與前兩年同樣,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及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治理還是本次達沃斯年會的熱點。佈局
「2018年,人們將看到各國的基礎設施愈來愈緊密地和雲計算結合起來,更多的製造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始用‘雲’,雲計算將促進科技金融提升效益。」胡曉明預測。大數據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全球性話題,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在胡曉明看來,將來5年,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有望走在世界最前列。一方面,中國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這將加快中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另外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政府、企業、消費者、科研機構協同推動新技術創新和應用的機制,可以以最高效的方式將社會資源組織起來,在中國社會迸發出巨大活力。阿里雲
「相比一些西方國家,中國消費者接受新技術的速度更快,高校的科研正與產業深度結合,企業也在深度參與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再加上政府資源的注入,」胡曉明說,以阿里云爲表明的中國雲計算企業遇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得以將技術快速轉化爲產能。雲計算
據胡曉明觀察,在本次達沃斯年會上,外國企業家對中國企業的「興趣」不只在於商品買賣,更在於技術的應用和管理。他說:「外國企業家對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興趣愈來愈大,中國的數字化發展經驗是世界關心的問題。」人工智能
他表示,人口衆多和改革開放以及對將來判斷的前瞻性,造就了中國這個年輕的大市場,孕育了一批全球領先的互聯網企業,更積累了豐富的數字化實踐經驗。資源
「過去,中國主要是輸出資源,現已慢慢轉變爲以技術爲主、資源爲輔、進出口兼顧的市場體系,大大激發了商業活力。」get
胡曉明說,今天的中國是一個全球數字化轉型的試驗場,中國不只對外提供商品,更提供數字化轉型的能力、方法和經驗,包括提供給部分發達國家,這將促進各國共同繁榮進步,對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承擔人類社會發展責任具備很大幫助。基礎
據他介紹,阿里雲抓住中國企業全球化和中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機遇,已在日本、美國、阿聯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佈局海外數據中心,首先知足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須要,進而逐步向服務外國企業「引進來」以及海外本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延伸。cli
關於發展瓶頸,胡曉明認爲,目前人們的擔心主要集中在數據保護。不過,辦法總比困難多。「咱們必須一手抓數據安全,一手抓數據驅動經濟社會進步。」
他還說,人類全球化的步伐不可阻擋。信息全球化、數據與產業結合、商品流通加快是大勢所趨,「企業家應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並承擔推進社會進步的責任」。(完)
來自新華社記者沈忠浩的精彩報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