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背景:html
64bit系統下好多集成環境都不能用了!連我習慣的Vertrigo都不能用了!若是手工在windows下配置安裝一個環境,感受太蛋疼(配置太多,懶得弄!),因而只能安裝虛擬機了用習慣的32bit系統。web
虛擬機 VirtualBox:windows
爲何選它?免費不用找破解,界面簡單又有中文,沒有理由不用它。網絡
找個最新版下載安裝,如今最新的是4.1.4,可以安裝windows8(有時間能夠玩一下)工具
下載地址: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 找到 VirtualBox 4.1.4 for Windows hosts x86/amd64 spa
整個安裝包才87.43M,過小巧了。VirtualBox安裝太簡單了,看介紹下一步直到完成。htm
配置一個虛擬主機:內存
中文界面太好了(O(∩_∩)O哈哈~),在工具欄 - 新建 - 下一步ci
選擇須要建立虛擬系統類型,列表選項很是全面,主流與非主流的都有,本身找個合適的吧!而後get
起個好聽名稱,繼續下一步
內存看各自實際狀況選擇,千萬不要貪心選擇到最大,由於虛擬機一開啓就會從實體機中分配這內存大小。
選擇新的虛擬硬盤,另外還能選擇已經創建好的主機裏虛擬硬盤空間,繼續下一步。
虛擬硬盤的類型:
一、VDI 是VirtualBox本身的虛擬硬盤格式
二、VMDK 是VMWare等其餘虛擬化廠商支持的虛擬硬盤格式
三、VHD 是Microsoft支持的虛擬硬盤文件格式
四、Parallels 是一個虛擬化廠商(2008年成立),能夠指定8個虛擬CPU、8GB的RAM給虛擬機。
官方介紹:http://www.parallels.com/cn/products/desktop/pd4wl/support/
VirtualBox 貌似對多CPUs支持不太好,只能對特定硬件才能支持?
反正個人AMD II 905 主板880的芯片組不能開啓多核心支持。(求高手解答!)
其實這個虛擬硬盤仍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實體機中,默認是在C盤用戶文件夾VirtualBox VMs下建立。
好了!最後點擊「Create」虛擬主機的配置建立完成。
通過上面蛋疼的配置以後菜單欄就會多了一個剛纔配置的虛擬機,在正式安裝系統以前還須要簡單設置一下;
點擊虛擬機 - 設置
這裏的選項不一一介紹,主要想說的是Storage和網絡選擇;
Storage:
在紅色框框那裏選擇等會開始安裝的系統ISO文件,若是是經過介質光驅安裝就點選 Live CD/DVD。
網絡:
一、NAT 網絡地址轉換模式(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模式是最簡單的實現虛擬機上網的方式,你能夠這樣理解:Vhost訪問網絡的全部數據都是由主機提供的,vhost並不真實存在於網絡中,主機與網絡中的任何機器都不能查看和訪問到Vhost的存在。
二、Bridged Adapter 橋接模式
網橋模式是我最喜歡的用的一種模式,同時,模擬度也是至關完美。你能夠這樣理解,它是經過主機網卡,架設了一條橋,直接連入到網絡中了。所以,它使得虛擬機能被分配到一個網絡中獨立的IP,全部網絡功能徹底和在網絡中的真實機器同樣。
虛擬機與主機關係:能夠相互訪問,由於虛擬機在真實網絡段中有獨立IP,主機與虛擬機處於同一網絡段中,彼此能夠經過各自IP相互訪問。
虛擬機於網絡中其餘主機關係:能夠相互訪問,一樣由於虛擬機在真實網絡段中有獨立IP,虛擬機與全部網絡其餘主機處於同一網絡段中,彼此能夠經過各自IP相互訪問。
虛擬機於虛擬機關係:能夠相互訪問,緣由同上。
三、Internal 內部網絡模式
內網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內部網絡模式,虛擬機與外網徹底斷開,只實現虛擬機於虛擬機之間的內部網絡模式。
四、Host-only Adapter 主機模式
主機模式,這是一種比較複雜的模式,須要有比較紮實的網絡基礎知識才能玩轉。能夠說前面幾種模式所實現的功能,在這種模式下,經過虛擬機及網卡的設置均可以被實現。
更加詳細的介紹請上網搜索,推介一個地址:http://edu.kafan.cn/html/xuniji/11141.html
最後的設置完成就能夠正式安裝系統了,就很少介紹了,選擇剛纔配置好的虛擬主機點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