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程序媛的灣區FLAGT面試求職經驗

原文出處: 逗比程序媛(@逗比程序媛)   html

兩年前寫的文章,如今讀來雖然有點幼稚可是仍是頗有價值的,但願可以幫助到你們。^_^面試

通過近半年的辛苦面試,總算簽約dream company。整理下思路,把本身的狀況寫出來,只是爲了給你們作個參考,但願能幫助到須要的人。算法

簡介:

2010年國內一本本科畢業(大學排名30之外),四年左右iOS相關開發工做經驗的女程序媴。有多家公司的工做經驗,囧。期間作過free lancer一年,和多家公司(團隊)合做過,認識了很多朋友。從2012年年末開始嘗試面灣區工做,G、F及多家startup所有都是一兩次電話面試就直接失敗,以後開始作各類online編程比賽,看Cracking the Coding Interview,天天關注@陳利人 的微博及評論,和@待字閨中 的微信,並Crack了全部Leetcode的題(開始花了一個多月作完大部分題,等到昨晚剩下的難題一共花了3個月左右)。2013年夏天進入國內某top互聯網公司,9月份只花了兩個多禮拜重作Leetcode,發現本身的代碼愈來愈簡潔了。以後開始面G,11月初面完進入漫長等待,12月中去美國onsite FB,直接悲劇。回國後,焦急的等待G的結果好久都沒有任何進展,以爲不能坐以待斃,14年1月底辭職飛去灣區集中精力找工做一個月,最終拿回LinkedIn,Amazon,Google,Twitter,和一個startup Tango的五個offer,所以標題簡稱爲FLAGT。以後和各公司hr、hiring manager周旋兩禮拜,總算塵埃落定。編程

剛回國後,感受全部公司的反饋都是很是好,心情很是激動。好像一切都來得太容易,忽然以爲本身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在和小夥伴們分享面經的時候,解釋什麼狀況要怎麼作、怎麼說,好像按照本身說的去作就必定能成似的。其實如今冷靜思考後,才發現,我這一路走來,有不少不少不可或缺的因素,履歷、工做領域、性別、人脈、努力,還有運氣,不過整體感受確實沒有我以前想象的那麼高不可攀。微信

可是找工做的過程確實很痛苦,但願你們能找到本身的「組織」,有小夥伴們一塊兒努力,互相分享經驗、互相打氣。從去年10月開始到2月,小夥伴們是愈來愈焦急,可是確實是不少人都在最後的時刻拿到了dream offer!貌似這趨勢仍是越到最後的拿得越好。畢竟從國內招過去的人最好狀況都要10月份才能開始幹活,因此不少公司到2月份纔開始啓動海外招聘。只有Google和Facebook的校園招聘是最先的,大概每一年八、9月就開始啓動了。因此請堅持到底,笑到最後的人笑得越好。架構

如今我不少面試的題目都記不太清了,面得實在太多,有時候都只是慣性的回答問題,慣性的寫出代碼。可是面下來看和別人分享的面經裏說的內容確實沒什麼差異。因此我就以問答方式分享下個人一點體會吧。app

1.灣區公司的面試題都很難?

我都沒有碰到特別難的算法題目,印象出現不少二叉搜索樹的問題。在Leetcode上難度排行的話,大部分也就中等水平。由於Leetcode上的題我都認真作了,不少題我都知道不僅兩種方法的解答。就算面試不必定出原題,但都是一些一樣的套路。關鍵是簡單的題,要能寫出漂亮且bug free的代碼,這個能力是須要花時間去鍛鍊的,並且必定能練出來。那些一直作題,一直找新題、難題作的朋友,也許到最後的收益就不會太多了。不如再花點時間提升其餘方面的能力。iphone

系統設計題也大部分都是我沒作過的,我徹底沒有經驗,就按本身的思路去說,也能過關。網站

要說難題,只有Twitter第一面碰到一個ACM拿過金牌的面試官,前面兩個簡單題我作得特別快,他很高興,並且以前咱們的聊天中他透露到中國區的ACM金牌在世界上算最難拿的,他很想挑戰我,出了道稍微難的題。我花了幾分鐘努力肯定我正確理解了題目意思,以後反正就那套路,brute force,或者greedy,他或許也忘記具體怎麼作了,反正就是一塊兒探討,因爲時間很少,他提示說動態規劃。我立馬就反應過來,而後列出狀態轉移方程。他看起來很享受討論難題的過程,本身也接過來寫下去,我就在旁邊叫好。url

因此,遇到難題並不用慌,尤爲在那一面最後的時候碰到難題,時間確定不夠,面試官也是知道的,因此通常就要個思路而已,那思路就那麼幾個套路去想就是了。就算作錯了其實影響也不會很大吧。最後這個面試官很高興的和我握手,祝我好運!

2.前面的熱身問題不重要?

有些面經說前面的熱身問題不要花太多時間了,省得影響後面的面試。我看倒也不全對。確實別花太多時間,但也要重視這幾分鐘。Google的前幾面我都很是緊張,一開始面試官想用幾個熱身問題讓我放鬆,可是發現我沒太多話和他們聊也就做罷。最後兩面,我當時已經自我感受很良好,面試開始進入狀態了,因此開頭能和麪試官聊上來幾句。面試官介紹本身作了哪些Google產品,我表示很是喜歡用,以後我透露了本身簡歷中「豐富」的項目經驗和「屢次跳槽經驗」-_-,以後纔有了strong hire,由於他們以爲我比較有眼光和系統設計答得很好。(我也不記得本身系統設計是怎麼答的了,反正是cache相關的。就記得他從很小的一個case開始問,而後不斷提出新的需求,而後我反應很快的給出新的解決方案,也許是由於整個流程比較順暢吧)。

以後去灣區的面試中,就更熟練了,他們首先會介紹本身作什麼的,而後我會表現很感興趣,適當問幾個問題。以後輪到我說,就說本身以前作了什麼什麼項目,我甚至拿了不少iOS設備去給他們作demo,有的面試官開玩笑問我到底有多少iphone。其實十分鐘時間能展示不少亮點。好比startup面試我會展示我以前和startup團隊合做的艱苦歲月,好比一個禮拜和CEO、CTO一塊兒工做90個小時之類的。和twitter我會說本身特別喜歡用weibo,而後weibo和twitter不一樣的地方,而後weibo特別的地方,那個manager聽了看起來挺驚訝的(畢竟Twitter多少年來都沒什麼花樣嘛)。其實我主要就是作demo,由於作過不少app,不一樣面試官我還會換個app來介紹什麼的。

3.最後問面試官的問題不如不問?

每輪面試的最後,通常面試官都會問,你有什麼問題問我嗎?有的面經上說最好不要問什麼問題啦,由於面試官並非真的感興趣去回答你的問題。但我以爲不對。我第二次去灣區的時候,幾乎每一個面試官最後我都會問好幾個問題,包括電話面試,並且他們都很是認真的回答我,一個問題都要回答好長一段,有時候我真的沒大聽懂,但也很差意思打斷。我以爲最後這個環節,若是能問比較好的問題,或者有趣的甚至有挑戰的,會讓面試官喜歡你。灣區人才緊缺,他們願意花時間來回答你感興趣的問題表示尊重,也是給你一個更多瞭解公司的機會。有的面試專門是爲了考察你對公司的感興趣程度的,你若是沒有任何問題問他們,也許他們會認爲你沒太多興趣,會懷疑你的求職動機,不少人只是想拿個competing offer不是麼?因此要表現本身的熱情。哪怕是帶我吃午餐的,也許都不列入最後評分的,我都會努力和他們交流,雖然其實我真的很想休息一會,節省體力。

Amazon onsite的午餐是我和一個組的hiring manager訂了盒飯在面試會議室裏吃的,整個午飯過程他都一直問我,還有什麼問題嗎?而後我擠一個,他回答。以後他吃幾口飯繼續問,還有什麼問題嗎?我又再擠一個。當時真的快崩潰了,幾乎把我常備的問題都榨乾了,並且我平時吃飯都不喜歡太動腦子的。

其實就抓住這個機會,側面反應你的思考能力,求職所關心的內容,和對他們的熱情程度。好比我會問code review的狀況,team有多少人,有時候開玩笑問幾男幾女呀?What kind of people are you looking for?這些公司我都應聘的是iOS開發,因此我還會問那個iOS app團隊怎麼分工合做的?如今team裏有多少人是熟悉整個項目的?像Twitter的app太大了,manager直接回答一個都沒有,我表示失望和理解。而後LinkedIn有個面試官說,只有他一個是懂整個iOS項目的,我表示很崇拜⋯⋯還能夠問,你對這個公司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地方分別有哪些。或者先問你最喜歡的地方是什麼,他回答完立馬問那你最不喜歡的是什麼呢?有時候我會針對面試官本身問一些問題,由於你對他們感興趣,他們也會以爲開心吧。好比問他以前在哪一個公司,爲何來這個公司的,來多久了,發財了沒有(不要每一個面試官都問這樣無聊的問題,換不一樣問題去問)。我還問過一個L的面試官,Do you think LinkedIn is better than Facebook?他聽了哈哈大笑,其實我不理解他爲何笑,也許外國人就是那麼容易笑吧。他想了想以爲這個問題很大,問我具體什麼樣,我以爲他笑了就達到目的了,就讓他介紹從engineer的角度來分析吧。而後他就說了一大堆Facebook的壞話,哈哈。其實面試官確定是多說本身公司的好話的,至於很差的地方仍是要靠本身私底下多作調查。

因此,多準備一些好的問題。

4.面試過程當中須要謙虛嗎?

我以爲必定要自信,態度要不卑不亢。哪怕本身回答錯了也沒關係。自信真的過重要了,就算你面失敗了,也並不表明真就是你能力的問題,不要看輕本身。不少面試官進來會握手問候,而後問你目前都進行得怎麼樣?我通常想都沒想就說,I think it’s good!我猜他們也許就至關於問how are you同樣,並不真的關心你怎麼回答,就是禮貌問候,那麼回答how are you通常都是Good how are you?那麼回答目前順利嗎?也要說Good。我猜的-_-

而後就是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也要勇於提出疑問。Facebook有一面我當時就是明知道本身對的,可是英語又解釋不清楚,那面試官又很堅持本身的觀點,而後我當時時差沒倒好特別困,意志力一薄弱就妥協了。掛得心甘情願。尤爲是面試官剛把問題提出來,其實一開始的問題都很簡單,你就得提出疑問,說什麼狀況怎麼樣。當時Amazon問我關於Goodreads的問題,相似於豆瓣讀書,我當時說我很是喜歡那個app,那個在Amazon的kindle組待了8年半的女principle engineer聽了深表欣慰說她本身也超級喜歡啊。她問要推薦書,因此求出一個person 2度關係之外的圈子內的星級最高的書。我當時問,有的書很popular可是評分不夠高也能夠推薦啊,有的書只有一我的給5 star也不必定那麼好。而後她很高興我說出這個,回答說那就求最popular的。

有個視頻說,兩腿打開站直,擡頭挺胸,兩手叉腰,而後用這種伸展的姿式保持五分鐘,你就會變自信不少。我一開始緊張的時候會用,好像有點用^_^

還有個視頻說,和別人交談的時候,能夠有意的去模仿別人的動做,能增長好感。固然要作得天然。好比說當他們忽然把手在胸前交叉,那你也作個相似的動做,好比他們一開始是趴桌子上討論,忽然向後靠了,那你也邊說話邊天然的向後靠。若是一開始大家倆的姿態都比較拘禁,好比都頷首、前傾,而後慢慢他們開始變得放鬆、天然了,你也要跟着改變。好比他們一開始是坐着的,而後站起來走到白板前面開始寫,你也站起來跟在旁邊看着。若是他們開始擦白板了,你也找個刷子一塊兒擦。若是他們在找筆,你也幫着一塊兒找。

因此,面試的時候哪怕本身真的很緊張,也請努力催眠讓本身變得無比自信吧!

5.只要能作對題就能有offer,沒有offer必定是題作得不夠快、狠、準。

顯然不是。我認識有個朋友一面能秒殺三道題的算法大牛都被Google無視了(不點名,偷笑ing)。借我一朋友的話來講,面試不如說是種社交。藉着討論算法、設計題,來社交。要和麪試官溝通,要和他一塊兒討論問題,要把你的思路簡潔明瞭的解釋明白,要讓他們以爲你很聰明。

你拿了題就開始coding,面試官在旁邊看着其實很無聊的,根本不知道你在幹嗎,也不知道你是否是已經作過在背答案。我通常會簡單畫個圖解釋下個人思路,而後中途有問題就請教面試官,有時候他們高興了會故意提示你讓你別卡住的。固然若是大家肯定了思路,你就開始coding,就能夠一句話都不用說了,最好是一鼓作氣,若是你忽然斷了,在思考一些問題,最好think aloud,讓面試官知道你在想什麼。

把面試官看成朋友吧,平等對待,朋友是願意幫你的。

6.若是本身狀態很差了要繼續撐下去嗎?

若是是由於累的,沒有辦法,面試確實很消耗體力,你得本身扛着,可是我建議能夠稍微透露給面試官。我很是後悔2012年Google電話的時候,前一天晚上加班到很晚,而後大清早狀態很很差,卻沒有主動要求reschedule。還有13年末的Facebook onsite也是,時差倒得一塌糊塗,只想睡覺。但我看開了,相信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There is a purpose behind every delay。後來有經驗了,Twitter onsite,一天六面,最後一面我在coding的時候,發現本身頭腦出現了短暫的空白,而後我就敲了敲本身的腦殼,說OMG I am too tired…而後面試官表示理解立馬說能夠用一些僞代碼什麼的。可是我休息了會仍是繼續寫了完整的代碼。以後他就不讓我寫code題了,改成聊天,哈哈。

Amazon的onsite也是六面,是我onsite的最後一個公司,我學聰明瞭,每次面試開始以前,我都要求去上洗手間,而後在裏面整理幾分鐘,哈哈,對本身說,上一面已通過去,把它拋到腦後,如今focus到當前這一面。

有時候我很是緊張,思路亂七八糟也不知道什麼纔是他們想要的答案的時候,我乾脆就停下來,不說話,看着窗外思考一分鐘,面試官會等你的^_^有時候靈感真的就忽然出現了。

LinkedIn第一面的系統設計短url系統,我歷來沒接觸過,一開始我給的設計他們(有兩個面試官)老是給我提出新的問題,若是request不少不少怎麼辦?你的設計在什麼什麼狀況下會出現什麼問題?我都快崩潰了,可是我後來望着窗外思考了的那一分鐘內,整理了下,就把以前的設計所有推翻,從新快速設計了一個,以後他們特別滿意,主面試官還謙虛的說他剛進LinkedIn的時候都不懂這些的。

Amazon第一面也是系統設計,park車的計費machine的系統設計,寫類和接口,我也沒作過相似的,不知道到底答到什麼程度纔算對。我本身一我的在白板上寫了又寫,而後擦了又寫,自言自語的,中途發現本身已經面紅耳赤了,乾脆停下來故做深思,喝口冰水(美國大冬天都喝冰的嗎?!)。真的是喝了那口水,本身的心跳立馬就恢復正常了,而後就想到本身要加一個和機器交互的模塊。加了以後,我發現面試官們仍是沒有任何反應,就回過頭問他們,還有什麼其餘需求嗎?而後他們說哦,沒了,你已經作了不少了。囧。

7.你以前的跳槽狀況那麼多,他們不反感嗎?

他們不反感。有些人徹底不care你以前的經歷,我猜是,在國外找工做是平等關係,你幹得不開心了,以爲公司不合適就走,很正常。另外個人工做經歷都是一個比一個好。

可是他們確實會有顧慮,其實如今跳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前面提到不少公司面試會專門考察你的熱情程度和求職動機。LinkedIn的最後一面仔細問了我每家公司離職的緣由。我解釋清楚當時的各方面緣由,有公司很差的地方,也有本身不成熟的問題。可是我強調此次我去找美國的工做是我花不少精力去認真挑選的,並且因爲身份問題,我必定會把下一份工做看成長期的事業。

話說回來,因爲個人工做經歷豐富,因此我也許比別人多一些推薦信,每段經歷都有一封。這個對個人幫助太大了,Google是我面得最差的一個公司,搞很差沒有這些推薦信我就掛了。謝謝大家!不過也只有Google要了這麼多東西,其餘公司什麼都沒要,就由於我有Google的pending offer,他們就都搶着要,可見Google招聘的品牌效應之大。

問啊-定製化IT教育平臺,牛人一對一服務,有問必答,開發編程社交頭條 官方網站:www.wenaaa.com 下載問啊APP,參與官方懸賞,賺百元現金。

QQ羣290551701 彙集不少互聯網精英,技術總監,架構師,項目經理!開源技術研究,歡迎業內人士,大牛及新手有志於從事IT行業人員進入!

http://cxy.liuzhihengseo.com/515.html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