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那些事兒》讀書筆記

34:需求評估場景的提交物:需求規格說明書、需求評審會議紀要、需求變動備忘錄。提交人:需求分析師。
35:功能設計場景的提交物:功能組織架構圖、業務流程圖、功能組織邏輯圖、用例圖、產品設計方案說明書。提交人: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
36:產品評審場景的提交物:產品評審會議紀要、產品設計變動備忘錄、產品流程相關係列的圖表(功能設計場景下提交物的各類圖)。
37:交互設計做業場景下的提交物:交互設計文檔說明書(DRD)、交互設計方案原型演示Demo、交互流程圖等。提交人:交互設計師。
37:交互設計方案評審場景的提交物:評審會議紀要、變動備忘錄、定稿後的DRD文檔。提交人:交互設計師。
42:能夠經過一些專業化的工具來幫助交互設計師提升工做效率與準確率:流程設計用Visio、XMind;原型設計使用Axure、Justinmind;PRD使用:Axure、Word、PPT等。
52:一個優秀的IT項目頂層設計方案的大綱應該具備以下內容:概述、背景、項目目標、項目架構、項目服務框架、項目執行計劃方案、項目驗收計劃方案、總結。安全

55:註冊流程主流程示例:1.填寫註冊資料;2.驗證並激活;3.註冊完成。(這裏是一個主流程,也是業務流程,尚未細化到很是明確的分支流程)微信

57:需求的描述儘可能完整清晰,好比「通知提醒服務」,這條就沒達到要求。提醒是用郵件、短信仍是站內信。架構

77:客戶是否但願使用手機號做爲帳戶名,爲後期營銷和蒐集真實可驗證的用戶身份。  客戶是否但願在社交媒體作粉絲運營推廣營銷,那麼引入第三方社交媒體進行登陸是一個解決方案。  安全性以及找回密碼機制。  通用型,是否進行單點登陸設計全站和多線服務統一爲一個帳號。框架

78:用戶時刻須要知道當前位置可以隨時返回至上一操做。讓用戶迷失在你的產品邏輯迷宮裏是很是可怕的,用戶一旦嘗試退出或返回而迷失,最終會強制退出或卸載產品。函數

80:咱們在交互設計領域講的原型,是指根據產品需求,進行產品具體化形態設計後造成的Demo,咱們稱這個Demo爲原型。
80:線框圖是指用線條勾勒出一個產品的界面,用來展現創意和驗證需求。通常狀況下,不使用彩色設計,目的是爲了避免影響後面階段的界面設計效果。原型設計階段主要針對頁面邏輯、架構/結構設計低保真原型。工具

95:原型設計階段最好使用佔位符,不然會影響ui設計師對圖標的設計風格。學習

103:Axure:快速原型設計。快速原型處於項目初期,對頁面的精細要求並不高。測試

132:原型設計總結:ui

要點1:在設計過程當中儘可能不用色彩,最好使用灰、白、黑進行色階區分,目的是爲了讓ui設計師可以系統性地考慮界面風格,而不會受原型設計裏色彩的影響。設計

要點2:在設計原型的過程當中不要糾結於細節交互的實現,可靈活應用,完成你的方案,最終展現的交互流程讓你們看明白,弄懂你的頁面邏輯和產品架構便可。

要點3:原型設計必定要快速,原型是用來驗證需求和展現設計方向是否正確的驗證方式,經過快速原型設計能夠節約不少溝通成本。

要點4:在設計過程當中不要沉迷於高級複雜的交互設計事件,好比,Axure和Justinmind中的不少高級交互動做、函數、變量、中繼器等。也許你須要的只是用Visio畫幾個圖像展現一下邏輯,或者使用紙和筆理理本身的思路。當你陷入困惑時不妨使用紙和筆試試。

要點5:保持頭腦清醒,條理清晰,好比登陸流程要以登陸界面-登陸交互-登陸正常結構-登陸異常結果等爲主線,這樣才能保證在大項目中不會遺漏重要的交互步驟。

要點6:要及時預覽你的原型,這樣能夠隨時測試並驗證你的原型,保證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要點7:要善於加註釋,解釋你的交互設計思路,方便開發人員和ui設計師理解設計方案。

 

134:高保真原型是指一個利用原型設計工具(如:Axure)作出的交互原型+UI設計師切圖,造成一個與真實產品一致或高度類似的原型Demo。更簡潔的解釋是:線框圖+UI設計師的組合結果。
142:高保真原型的製做過程是比較繁瑣的。總之,一般有特殊要求時纔會建議你們製做高保真原型,不然平常工做中用低保真足以完成需求。

149:關於測試和評估原型的經驗分享以下:

從測試和評估的過程當中總結出一些經驗並記錄學習

把本身看成一個普通的具體的用戶

儘量地模擬真實場景來評估,這樣更具備參考意義

按照流程設計與邏輯設計方案走查本身的設計方案,找出問題

有針對性地屢次進行競品分析,例如:支付寶和微信

創新說得好聽,但作起來很是難,要作一件創新的事情,須要提早作好準備工做,而後說服全部的人,不然會打擊自信心與積極性

原型設計完成後,提交給開發人員或ui設計師看是否能實現設計。須要注意的是,太複雜的交互設計要視項目組中開發人員的能力來定

確保本身的邏輯沒有問題,核心的功能不能有錯誤,不然會浪費不少精力去解釋與修補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