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 2018 —— 咱們經常高估一天所能作的事,卻低估一年所能作的事 | 掘金年度徵文

1、覆盤 2017 定下的規劃

2017年末,給本身的 2018 定下了 4 項規劃:小程序

  1. 制定中長期計劃和目標,進行階段總結反思。

結果:給10分不能再多,只制定了中期目標,也沒有及時覆盤,沒有照着目標規劃來走,能夠說是隨意生長了。後端

  1. 提升 GitHub 開源貢獻

結果:給本身打60分,勉強及格,沒什麼好的思路去開源。設計模式

  1. 堅持閱讀寫做,已通過 1 輪的書籍過第 2 輪,再次消化感悟。

結果:遺憾沒能過第 2 輪,可是本年堅持閱讀,閱讀量達新高,且作到及時寫總結,聽書 30 本,閱讀 32 本書,完成回顧總結 42 本,給本身打70分。安全

  1. 學習理財知識,增長第二收入。

結果:80分,閱讀理財相關的書籍 4 本,對投資有個完整的認識,用大局觀來看股市,並留心觀察潛力行業(養老、醫療),付出了實踐,也當了一回韭菜。架構

  1. 和部門團隊更多的交流

結果:75分,仍是有惰性,也比較看心情,可是每次調研均可以主動和同事交流,review 時積極提出不合理之處,算是有改進。app

總體而言,2018 沒怎麼按以前的規劃走,也是和本身規劃能力差、沒及時覆盤有關係。雖然走偏,但連拿 2 個季度 S + 1個季度 A + 年度 S,也體現了開掛般的 2018 。框架

2、2018:隨意生長,收穫滿滿

1. 輸入

(1)閱讀

聽書 30 本ide

涉及產品設計、運營策略、團隊建設等方面。推薦:「參與感」、「瘋傳」、「上癮」、「從新定義團隊」、「增加黑客」、「流量池」、「刻意練習」、「娛樂至死」。工具

閱讀 32 本post

類別 書名 統計
Android Android源碼設計模式解析與實戰、Android 安全架構深究、App研發錄、Android高級進階、Android進階解密 5
後端 淘寶技術這十年、架構真經 2
基礎能力 敏捷軟件開發:原則、模式與實踐、軟件開發踐行錄、代碼整潔之道、如何閱讀一本書?、鳳凰項目 5
理財 小狗錢錢、彼得林奇的黃金投資原則、窮爸爸與富爸爸、鄰家的百萬富翁 4
思惟 影響力、你的燈亮着嗎? 2
自我管理 暗時間、深度工做、和時間作朋友、番茄工做法圖解、毅力: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 5
雜七雜八 腸子的當心思、醫本正經、怪誕心理學、白夜行、怪誕行爲學、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人工智能 7

(2)開源庫研究

研究了 4 個開源庫:Retrofit、Glide、hugoButterKnife

作得好的

  1. 7 月初買了個 kpw3,今後擺脫拎着笨重的技術書籍上下班的日子,堪稱本年度最高回報率的投資;

  2. 第二最佳投資是買了 FlatTomato 的會員,照着番茄工做法組織本身的時間安排和目標管理,找到本身產生焦慮和喪失注意力的根源,設立了通信工具靜時;

  3. 隨時記錄閱讀時間線,逼迫本身寫閱讀總結。

有待改進

  1. 肯定輸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從着力加強點和信息缺口出發,再去選擇書籍;

目前看書漫無目的,除了 Android 和理財投資,其餘都是想到什麼就看什麼,沒有選擇性。能夠說我沒有一天中止過閱讀,可是閱讀的方向亂七八糟,無腦的堅持可能會帶來虛假的知足感。

  1. 提升輸入速度和輸入質量,擴大輸入渠道

多研究優秀的開源庫開源項目,不要單閱讀書籍,多逛開源社區。

  1. 創建反饋鏈路

堅持及時總結書籍,及時實踐,創建主題閱讀。

2. 輸出

(1)寫做

發表 12 篇文章,平臺累計得到點贊 744 次,粉絲 193,291 次收藏,,單篇最高閱讀量 6152。

(2)技術分享

3 次技術分享質量逐步提高,《Android 權限機制》好評率達到4.94分(滿分5分),直播在線觀看平均時長高達32分鐘(分享包含討論時長 40 分鐘),得到季度分享之星;《怎樣分享?》得到季度第一名。

(3)規範和指引

  1. 跨部門組織修訂《Android 編碼規範》,是公司第一份完整的 Android 規範。
  2. 創建 Android 知識體系腦圖

(4)調研

  1. APM 調研
  2. 編譯速度調研
  3. lean Architecture 架構調研
  4. AOP 調研並閱讀無埋點 SDK

作得好的

  1. 博文更新數量很少,但質量有所提升,達成每個月至少 1 篇的小目標;

  2. 堅持寫做總結,堅持閱讀和學習新的技術,研究輪子。這些都讓我更好地理解需求,實現需求;

  3. 在產品需求不明確、同類競品沒法參考的前提下,推動指紋解鎖產品完整方案落地,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推進產品設計。輸出指紋博文,成爲了本年度全部博文中最熱門的一篇,爲後續的產出提供了參考和借鑑。

有待改進

  1. 佛系寫做,沒有規劃,不懂營銷,沒有推廣,每每自我感受良好時效果數據不如人意;

  2. 不敢開公衆號和知識星球,以爲沒有能力經營,一直想着成長到必定階段,提升影響力後再開通,卻不知這才能逼迫本身更快成長;

  3. 準備時間過長;

    • 培養隨手記的習慣,碎片化時間去完善,縮短寫做時間
    • 技術分享限制準備時間,培養本身自由發揮和臨場能力
  4. 不少有價值的調研都是從項目中來,應用到項目中去,要敏銳從業務中發現痛點;

  5. 創建進度時間線,寫做也好閱讀也好,進度更直觀。

3. 影響力

  1. 幫助其餘部門團隊管理代碼質量;

  2. 接手分享組織、CodeReview 平臺 pha、技術日報等團隊建設工做,創建分享指引,作到有引導有參考有方向,保證了技術分享的有序進行。

    從負責整個 app 端的分享組織工做開始,我愈發地以爲,看起來是簡單的跨部門組織溝通,實際上對我的的技術要求很高,爲了保證分享的質量,我須要審查每場分享的內容,對深度廣度、正確性進行把關,這要求了個人高速技術成長,也成爲了本身成長的動力之一。

  3. 擔任 2 次 PMO;

    在開發資源不足、時間緊迫、難度大等前提下保障了順利上線,還參與到抽象層的建模中,感覺很是深,架構時須要避免深刻到細節,多類型數據源就包裝成統一數據源,多類型規則就包裝成多類型的過濾器,這就是分類、分層、找相關性和總結的能力。

  4. 加入代碼評審委員會,促進技術團隊質量提升,並最高票當選代碼評審委員會優秀主席;

  5. 編寫 Android 自動驗證渠道包的腳本,減小測試的工做量。

3、思考

1. 須要確定本身的

  1. 吸取快,學到就能立刻用;
  2. 事無鉅細,天天都習慣詳細記錄工做內容,方便作總結和回顧。

2. 仍需增強的

  1. 思考強於記錄,須要詳細記錄本身天天的感悟;

  2. 擴大輸入,提升輸入速度,篩選輸入質量,多學習最佳實踐,尋找新的方案的思路,尋找新的業務場景需求;

  3. 創建人脈和社區影響力;

  4. 培養數據思惟,數據驅動改進;

  5. 實踐強於承認,承認但無實踐就不是真正的承認;

  6. 開會也好,討論也好,寫做也好,思考也好,不管要作什麼事,能夠先列出本身的想法,再看看別人的方案,比較下差距。

3. 這一年,想清楚了幾個困擾的問題

(1)須要學的不少,精力有限,我怎麼決定優先級?

做爲新人,最大的困惑和焦慮,來源於知識點的繁多和對自身快速成長的壓力。

通過一年的摸索,個人策略是:先肯定使用場景,再決定該不應學。

任何技術不用在實際的業務場景中,就沒有價值。做爲移動開發工程師,最接近終端用戶,多想一想如何才能讓用戶使用產品更加舒服?那讓 App 的體驗更好,更流暢、更穩定、功能更強大,全部能達到這些目的的技術,都值得一學。

其次,對本身的技術產物或者業務產物用數據來量化,理解這個技術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2)不管作什麼,抓住本質!

看透技術本質,好比很火的 Flutter、小程序等跨端框架,實際上是多端統一與複用的訴求下的必然產物。

寫做的本質:揣摩別人的寫做意圖,句式手法,經過什麼場景怎麼表達,文章讀起來很流暢,是什麼緣由?

(3)立體思考

再也不從單一領域看待一件事。

好比拿寫做這件事來講:

用戶思惟,讓我思考,文章面向的對象是誰?

產品思惟,讓我思考,個人文章要提供給你們什麼價值?

視覺思惟,讓我思考,多少句一個段落比較合理?排版要怎麼看起來才舒服?圖片插入在這裏是否合適?

營銷思惟,讓我思考,標題命名要怎麼才能吸引讀者?我的宣傳和軟廣植入呢?

項目思惟,讓我思考,我今年要寫什麼哪些文章?系列要怎麼去劃分,知識點要怎麼規劃?如何利用零碎時間?

4. 對團隊和公司

不僅僅侷限於自己,去思考公司業務運轉的流程,我發現技術不是惟一,瞭解其餘合做部門好比測試、產品、運營的 OKR,瞭解他們重要的評估指標中哪一項須要技術的支持,哪一項依賴於技術,技術怎樣能夠更好地服務績效指標,才能發揮本身更大的價值。

4、2019 規劃

1. 自我管理

  1. 堅持制定計劃,培養覆盤習慣 歸入計劃前問問本身,想清楚這件事情背後的價值和意義了嗎?只有這樣才能挖掘本身的完成的動力,同時中長期目標須要制定關鍵事件,做爲完成程度的評估。
  2. 提升專一力,嚴格區分深度工做時間和浮淺時間
  3. 進行主題閱讀和對焦練習,進一步培養多維度思考能力
  4. 培養方向性和目的性,避免虛假忙碌
  5. 鍛鍊
  6. 保護髮量(認真臉)

2. 技術成長

  1. 提升技術深度,實踐跨平臺,對新的趨勢新的技術保持敏銳度

  2. 從零開始實現一個應用

    我想要把所學到的技術或設計都付之實踐,平時只是在公司項目的基礎上去解決問題,沒有鍛鍊到本身在應用、架構和組織設計這種大方向上的能力,跟着公司項目走,我只是一個跟隨者,被別人的源碼帶領着的。

3. 團隊

  1. 協助更多的團隊,提升影響力
  2. 參考更多的開源庫和優秀實踐,優化項目和工做流
  3. 探索提升團隊產出質量的方法
  4. 制定的規範落實併成爲團隊習慣和團隊文化
  5. 養成技術調研輸出存檔的習慣

本篇完成耗時 12 個番茄鍾(300 分鐘)


我是 FeelsChaotic,一個寫得了代碼 p 得了圖,剪得了視頻畫得了畫的程序媛,致力於追求代碼優雅、架構設計和 T 型成長。

歡迎關注 FeelsChaotic 的簡書掘金,若是個人文章對你哪怕有一點點幫助,歡迎 ❤️!你的鼓勵是我寫做的最大動力!

最最重要的,請給出你的建議或意見,有錯誤請多多指正!


掘金年度徵文 | 2018 與個人技術之路 徵文活動正在進行中......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