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一)

計算機組成原理

第一章 計算機系統概述

1.1 計算機基本概念

  1. 計算機按照指令和數據流的分類:
    (1)單指令單數據流:SISD,傳統馮諾依曼體系
    (2)單指令多數據流:SIMD,
    (3)多指令單數據流:這種計算機實際上不存在
    (3)多指令多數據流:MIMD,編程

  2. 軟硬件邏輯上等效:
    若是一個功能,既能用軟件實現,又能用硬件實現,則稱其爲軟硬件邏輯等效性能

  3. 高級語言-類天然語言 -> 虛擬機器M4
    彙編語言-符號語言 -> 虛擬機器M3
    ----------------------------------
    操做系統 - 虛擬機M2
    (一開始計算機並無設計這一層,後來爲了把每次編程都須要用到的文件管理,內存管理等抽取出來而造成)
    ----------------------------------
    機器語言-二進制 -> 實際機器M1
    微指令系統 -> 微程序機器M0
    【注】一條機器指令就是一條微程序,這條微程序是由多條微指令構成的,每一個微指令發送一個微命令進行一個微操做讓計算機前行。spa

  4. 計算機硬件基本組成:馮諾依曼機器
    (1)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
    (2)採用存儲程序的方式執行,數據用二進制形式表示
    (3)指令由操做碼和地址碼組成
    (4)指令在存儲器中按照執行順序存放,由PC致命要執行的指令的存儲單元。通常爲按順序遞增
    (5)馮諾依曼機以運算器爲核心,而現代機器以存儲器爲核心(總線結構能看出來)操作系統

  5. CPU:運算器ALU+控制器CU
    主機:CPU+主存
    硬件:外存
    IO設備:輸入輸出設備設計

1.2 馮諾依曼結構中的5大部件

  1. 運算器
    運算器的長度x代表,一次最多能夠對2個x位的數據進行操做
  2. 存儲器
    (1)存儲器由多個小房間組成,一個小房間存儲8bit數據,也就是1byte
    (2)\(2^{10}\)差生一個單位遞進
    (3)MAR:存儲地址的寄存器
             MDR:存儲數據的寄存器
    (4)MAR的位數和MDR的位數能夠算出整個主存的大小。
    MAR的位數給出了主存中有幾個小房間,而MDR的位數給出了每一個小房間的大小是多少。eg:MAR10位,MDR8位,則主存總共\(2^10 * 8bit\) 3. 控制器
    (1)任務:按照必定順序逐條取指令,對指令譯碼,而後執行指令的操做
    (2)控制器在一個取值週期到來後從內存讀取信息流(指令流),流向執行器
    (3)執行器再週期的從內存中讀取信息流(數據流),流向運算器內存

  3. 計算機的全過程
    (1)輸入程序和數據
    (2)程序首地址放到pc
    (3)啓動應用程序
    (4)把PC寄存器的值放到MAR寄存器中
    (5)按照MAR的地址從主存取得數據放到MDR
    (6)此時取得的數據是指令,因此再把MDR的數據放到IR(指令寄存器)
    (7)分析指令OP(IR):分解開操做數和操做碼,把IR的操做碼放到CU(控制碼)
    (9)執行指令:把IR的操做數(須要操做的數的地址)部分拿出來放到mar,按照mar的地址去主存取數放到MDR,再把MDR的數據放到ACC(ALU中的累加器)
    (10)最後執行PC+1放到PC
    (11)打印結果
    (12)卸載程序虛擬機

1.3 計算機性能指標

  1. 機器字長:參與運算的數據的基本位數。也是加法器,寄存器的位數
  2. 數據總線一次傳輸的數據位數稱做數據同路的寬度
  3. 吞吐量:指的是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的請求數量
  4. 響應時間:系統對請求作出響應的時間=CPU時間+等待時間
    1)CPU時間爲運行程序所花的時間
    2)等待時間:用於磁盤訪問,存儲器訪問,IO操做,操做系統的開銷時間
  5. CPU主頻又稱時間頻率,表示數字脈衝信號振盪的頻率。單位是時鐘週期/s
  6. 主頻的倒數就是時鐘週期
  7. CPI是每條指令執行時所需的時鐘週期數。CPI每每使一個平局數,使用機率論算出來的機率和
  8. IPC是每一個時鐘週期執行的指令數,和CPI成倒數關係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